三峽大壩魚有多大?

用戶8452711610019


首先要說得是,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是有問題的,題主問的應該是三峽水庫裡的魚有多大?

三峽水庫是三峽大壩建成後,儲水後形成的水庫。三峽水電站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的規模最大的工程項目,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庫的儲水總面積達到了1084平方千米,整個水庫範圍涉及湖北省和重慶直轄市的二十一個縣市,共計1711個村莊,規模極其宏大。


三峽水庫裡的魚有多大?

三峽水庫建成後,由於水庫的儲水量非常大,水庫的儲水高程達到175米,總庫容達到393億立方米。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利於大型水下魚類的繁衍,同時由於水深的緣故也給保護魚類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峽水庫建成之後,成為了我國最大的水庫漁業基地。三峽水庫裡淡水魚眾多,其中最有名、體型最大的魚種就屬中華鱘了。中華鱘有“長江魚王”之稱,常見個體為50-300公斤,最大的中華鱘重達600公斤。


除了中華鱘之處,之前在網絡上還流傳著漁民在三峽水庫裡抓到了巨大的淡水墨魚。

三峽水庫對長江的淡水魚有沒有什麼影響?

其實建造三峽大壩對水裡生物的生存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一些影響。而在建造三峽這項大工程前,專家們就有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修建三峽大壩時,會在大壩的旁側專門挖出一條溝渠,這時候水裡的魚都可以順著這條溝渠向上游去,而上游的魚兒們也可以往下游。

有人會說落差大,聰明的工程師們還會在魚道里多挖幾個小水池,魚兒們遊的累的時候可以在這裡稍作休息,另外這些小水池具有緩衝水勢的作用,所以魚兒也不用擔心被水沖走了。


為了魚兒們的生存,工程師們還在三峽大壩中使用了升降機,等魚聚到特定的水箱內,然後抬升水位與上游水位保持同一高度,這時候魚就會被送到上游,從而達到保持長江水域魚兒繁衍生息的基本條件。


觀景說史


昨天我看到有條478.26斤的魚在離岸201.5米的地方遊。


在0777


三峽大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位於湖北宜昌三鬥坪鎮境內。

三峽大壩距下游的葛洲壩僅有38公里,大壩工程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主壩工程,二是導流工程,全長有三千多米。

大壩壩頂高度為185米,水電站大壩高度為181米,長度為2335米,正常蓄水175米,目前的裝機容量為2240萬千瓦。

通俗的講,人工修築起來的擋水壩體工程,我們就稱之為大壩或水電站,而將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湖泊稱之為水庫。

也即是說,三峽大壩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就叫三峽水庫。這個水庫總面積為1084平方公里,涉及湖北和重慶21縣市。

如果蓄水高度達到175米,則水庫總容量將達到393億立方米,水深將超過一百米。那麼這麼深的水中有多大的魚呢?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瞭解一下長江流域都有哪些魚類資源。

長江水系現有魚類400餘種,其中有350多種是淡水魚類,河海洄游性魚類有11種。

在洄游性魚類中又有9種是溯河洄游性魚類,如中華鱘、鰣魚(shí)等。還有鰻鱺、松江鱸等降河洄游性魚類。

長江中的鯉形目魚類有260多種,鯰形目魚類有41種。

據統計,長江中的特有魚類有147種,佔長江魚類種類的42%,僅上游的特有魚類就有117種,剩下的分佈在中下游。

長江盛產青魚、草魚、鰱、鱅、長吻鮠(wéi)、黃顙(sǎng)魚、鯰、鯉、鰣、圓口銅魚、鯽、刀鱭和鰻鱺。

達氏鱘、中華鱘、白鱘(已滅絕)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花鰻鱺、貝氏哲羅鮭、胭脂魚、金線䰾、松江鱸屬二級。

近年來,長江流域中特有的一些野生魚類數量和種類都在持續減少,其中不少大型洄游性魚類的減少趨勢最為明顯。

比如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白鱘,就在去年底被宣佈滅絕。白鱘體重可以達到300公斤,體長最長可達7米左右。

這種魚主要生活在長江宜賓至江口的干支流中,春季溯江而上至上游進行產卵,白鱘是僅次於中華鱘的古老大型魚類。

葛洲壩截流蓄水後,白鱘上溯繁殖的通路被阻攔,儘管在葛洲壩壩下江面曾出現過新繁殖地,但最終未能挽救其滅絕。

三峽庫區蓄水後,中下游銅魚的捕撈比例從33%下降到十年前的6%,而上游的比例變化不大,這一數據來自西南大學。

據專家介紹,三峽水庫蓄水後,庫區的急流險灘消失,水文環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流水性魚類來說,影響非常大。

像圓口銅魚、黃顙魚和長吻鮠等流水性魚類急劇減少,鯉魚、白鰱等靜水性魚類明顯增加。庫尾魚種要比庫中心豐富。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長江魚類產卵地的變化。據西南大學姚教授介紹,三峽庫區的蓄水主要對半洄游魚類影響比較大。

三峽庫區重慶段的魚類產卵場幾乎消失,流水性魚類繁殖需要水流速度。當流速減小到一定程度後,魚卵會沉底腐爛。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以來,重慶三峽庫區已組織數十次大規模的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計放流魚種700萬尾。

目前庫區的魚類主要有鰱魚、鯉魚、草魚、鱅魚、胭脂魚等,大部分都是人工增殖放流的魚,野生魚的數量不容樂觀。

像中華鱘這種大型的野生洄游性魚類已經很難尋覓,與白鱘一樣,中華鱘也是在夏秋季洄游到上游金沙江一帶去產卵。

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先後蓄水後,中華鱘的產卵通道被阻攔,雖然有洄游通道,但對於這種大型魚類來說就是有去無回。

如果三峽庫區中還有中華鱘,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放流的,都會是庫區中最大的魚。

中華鱘被稱為“長江魚王”,通常能長到300公斤,體重最大可達600公斤。中華鱘不但體型大,而且壽命長,能活40年。

中華鱘一千多斤的體重,絕對是三峽水庫中的龐然大物。

中華鱘在長江上游繁殖,幼魚順江而下,在長江口稍作停留,後在大海中成長。產卵一次需要往返洄游5000多公里。

2012年後,中華鱘的自然產卵未被監測到,直到2017年才再次發現魚卵,據聲吶監測,洄游壩下產卵的魚僅有個位數。

如果三峽大壩中還有中華鱘,那無疑它就是水庫中最大的魚,保護中華鱘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