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4月15日,“鍾南山談到妻子滿臉幸福笑容”相關話題衝上熱搜第一,這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的真情實感、生活的另一面不由流露出來,即將出版的《收穫》雜誌長篇專號2020春捲上,作家熊育群採寫的十幾萬字人物傳記作品《鍾南山:蒼生在上》將頭條首發。鍾南山生活和工作中的大量鮮活細節將浮出水面。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圖說:鍾南山談到妻子滿臉笑容 網絡圖

《鍾南山:蒼生在上》作者熊育群為廣東文學院院長,曾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他從高鐵上那張迅速在網上傳開的照片寫起,從新冠肺炎與非典兩場疫情鍾南山的忘我投入寫起,筆觸伸入他的精神世界,努力接近他內心的風暴;以穿越時空的視角,對災難進行沉痛反思。六個獨立而又相連的章節,兩場相隔12年持續的觀察與採寫,從鍾南山家庭成長環境,到他的求學之路、愛情與婚姻、醫學追求……從最普通平凡的日子到充滿挫折的人生命運,在時代變遷與複雜嚴峻疫情的廣闊背景中,以大量翔實豐富的細節,刻畫出了一個立體又真實的上醫形象。智慧與拙樸,硬朗與寬厚,堅毅與脆弱,不屈與妥協,尊嚴與隨和,鐵面與柔情……這些性格在他身上實現了對立統一:前者更多表露在他那張堅毅的臉龐上,後者卻深藏於內心。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圖說:鍾南山 新華社圖

17年前的2003年,非典疫情暴發,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衝鋒在前,主動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我這裡來”。2020年,84歲的鐘南山再次臨危授命,擔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回應疫情熱點、會見中外專家、研究治療方案、接受媒體採訪……他一直奔波在抗擊疫情前線。從坐上赴武漢高鐵的那晚開始,84歲的老人就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圖說:鍾南山坐上赴武漢的高鐵 網絡圖

鍾南山早年留學英國時,他曾挑戰過英國醫學權威牛津大學雷德克里夫醫院克爾教授。鍾南山在愛丁堡研究人工呼吸對肺部氧氣運輸影響時,發現他的實驗結果與克爾教授論文的結論完全相反,毫不猶豫提筆寫出了論文。

非典時期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有人宣稱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鍾南山當場開炮:“什麼叫控制?現在病源不知道,怎麼預防不清楚,怎麼治療也還沒有很好的辦法,特別是不知道病源!現在病情還在傳染,怎麼能說是控制了?”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圖說:鍾南山 網絡圖

鍾南山,他的哀傷連接了萬家悲痛;他的眼淚,落成一個國家的淚水。他念茲在茲的是搶救病人。他不唯上,不信邪,敢擔責任,以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表現了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據瞭解,這次合作是《收穫》文學雜誌社和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出版2019收穫文學排榜的中篇小說集和短篇小說集。收穫長篇專號迴歸上海,落戶上海文藝出版社,意味著上海在發揮優勢資源、構建原創出版高地走出了堅實一步。

《收穫》雜誌首發鍾南山長篇傳記:一個醫者的仁愛之心和道德風骨

圖說:《收穫》 網絡圖

作為全國最有影響力的綜合文學刊物,《收穫》有著強大的作者資源和頂尖的編輯策劃能力,同樣有些悠久原創出版傳統的上海文藝出版社,此次持續深入合作佈局長篇作品的發表與出版,對提升上海文藝原創活力,做強上海出版碼頭,打響上海文化品牌都有著可以想見的推動作用。(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