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儒亦醫,"雙重屬性"的明代文人:上兼濟天下,下救民於苦難之中

一部《女醫明妃傳》劇的熱播,讓更多的人瞭解到了明代女醫這個職業,但是若把範圍再擴大一點,明代的女醫也屬醫療行業的範疇。就明代時期的醫療來說,不僅職業醫生的數量眾多,還有一些社會群體是兼職做醫生的,也將醫者仁心的理念貫徹進了自己治病救人的行為當中。

這些社會群體中,以文人士子為代表,先生的狼毫毛筆,寫得了詩詞歌賦,寫得了八股駢文,寫得了象笏奏章,更寫得了懸壺濟世的藥劑藥方;先生的眼睛,看過了官場的奸詐詭譎,看過了民生的人情冷暖,看過了君主和百姓的灼灼目光,更看得見病人的病容和脈象。

明代文人和醫生的結合,既有文人妙手著文章的儒雅,也有醫生誓要妙手回春的赤子心腸。那麼,明代的文人從醫有哪些盛況?他們又為何要從醫?

亦儒亦醫,

一、明代的儒醫盛況

1.亦儒亦醫,那些自帶雙重屬性的明代文人們

明代兼學醫理的文人眾多,甚至一時間都成為當時文人界的標配,並且也有幾個傑出代表,就是儒醫皆通的文人。王肯堂便稱得上是明代儒醫的代言人,他從小就對醫學藥理頗感興趣,也曾在少年時期專心鑽研過醫學,但是因為他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親希望他專心科舉,將家族的榮耀延續下去。

王肯堂聽從父命,果然在科舉考試中考取進士並進入翰林院供職,但是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上班後不久就因為和當權者政見不合被貶。但是家裡有礦的王肯堂是不會care為官的這一點俸祿的,他乾脆以養病為名辭官回鄉,在後來的人生中,他重新拾起少年時喜好的醫學,憑藉著醫學上的造詣開始了行醫之路。

亦儒亦醫,

王肯堂不但刻苦鑽研醫書和藥典,還積累了豐富的行醫經驗,最後著成《證治準繩》,在醫學史上堪稱全書。

除了王肯堂以外,明代還有不少儒生是棄文從醫,或者儒醫兼修的。如楊士雲和李元陽,他們也是考取了進士,但是志不在此,最後辭官回鄉行醫,又如陸懋修,一直就是以儒醫的人設行走江湖,還有楊慎,以狀元出身,在醫學方面同樣成就頗高,論著豐富,代表作有《滇南本草》、《男女脈位圖說》等。

亦儒亦醫,

2.世代儒醫的家庭成為明代社會整個儒醫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醫學的專業性較強,並非可以一蹴而就的技能,且經驗越豐富的醫生醫術越高,因此醫學更適合在一個家族中的父子之間世代相傳。而當一個書香門第也開始進軍醫學領域時,往往也就意味著儒醫的世代承襲。

明代就有很多儒醫家庭,他們將讀書明理和治病救人實現了有機的結合,因此不僅是醫術,就連他們的醫德也要顯著高於其他醫生群體。

亦儒亦醫,

而儒醫家庭的典型代表就有蘇州人王治曾經考中進士,如此精通儒家義理的他卻並沒有為官,而是選擇了醫學行業,自他而始,他的子孫後代們皆為在儒學思想中有一定成就的人,但是也同時精通醫學領域。

如果說,個體儒醫的出現只是代表了特定年代的儒醫狀況,那麼當儒醫家族出現的時候,往往也就意味著一個時代中這個群體的發展狀況。結合前面所述,我們能夠得出結論,那就是明代時期的儒醫並不只盛行於一代君主統治時期,而是貫穿於整個明朝,不管是單個的儒醫還是世代的儒醫家族,都能體現出儒醫在明朝的發展盛況。

亦儒亦醫,

3.用實力說話的明代儒醫們

明代的儒醫們不僅僅人數眾多,他們在成就上也是當仁不讓的。就著作來說,由於儒士們本就熟讀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因此對著書立說充滿了執念,這一“職業病”也被他們帶到了醫生行業當中。

明代的儒醫們都有著豐富的代表作品,除了至今人們耳熟能詳的李時珍寫就了《本草綱目》,還有一些至今醫學生們或許都不會陌生的著作,如《傷寒脈賦》、《滇南本草》、《洞天秘典》、《醫門攬要》等,皆為在各個領域集前朝之大成的經典作品

亦儒亦醫,

除了理論方面的豐富成果,明代儒醫們在行醫的實踐當中也是成就斐然,在萬曆年間爆發的一場規模較大的疫情中,朝中御醫和民間醫館都自顧不暇的時候,儒醫作為民間的重要醫療隊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但是,為何明代會出現如此之多的儒醫?為何儒生和醫生能夠在明朝實現完美的結合?

亦儒亦醫,

二、明代為何會實現儒生與醫生的融合?

1.醫生懸壺濟世的思想與儒士仁愛的道德觀念不謀而合

在中國傳統觀念下,儒士們大多秉持著儒家思想的核心觀念——“仁愛”,在行為上又要求儒士們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具有人文情懷是儒士們顯著的共同特徵。

無獨有偶,醫生們也是秉持著醫者仁心的精神,力求幫每一位患者都脫離苦海,再加上每一位醫生在煉就的過程中,首先要識字,要先接觸傳統的儒家文化,形成儒家思想指導下的價值觀,並且自西漢時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推行,儒學就確立了在傳統思想中的正統地位,此後歷朝歷代的文人們都是在儒家思想的氛圍中浸潤著的。

簡言之,就是具有一定的儒學教育背景。在此基礎之上,可以說醫生和儒士的價值觀念都是相通的,既然能夠相通,就說明這兩種職業本身就具有能夠融合的前提。

亦儒亦醫,

因此,很多醫者在行醫的時候,一直遵守著儒家的道德和行為規範,並且將這一規範和行醫的具體融合起來,同時又具有自己的特色,“醫乃人術”“醫者仁心”這些詞語,不僅成為了醫生們的準則,更是醫生和儒士相結合的產物。

同時,儒家思想中所強調“孝悌”之義,體現在儒醫的身上就是努力鑽研好醫術,孝順父母,盡孝於病榻之前,可見對父母的孝順也成為吸引文人們從醫的重要推動力。

而儒士和醫者早在宋朝時期就有了結合的先例,《宋會要輯稿》中就有“伏觀朝廷興建醫學,教養士類,使習儒術者通黃、素,明診療,而施於疾病,謂之儒醫,甚大惠也”可見宋人已經大致明瞭儒醫能夠給民間帶來的實惠,並且在宋朝開始,就已經有人世代從事儒醫這個行業了,發展到明朝時期,經過數個朝代的累積和積澱,儒醫已經有了較為深厚的歷史基礎和傳統,因此在明朝呈現出較為繁榮的發展盛況。

亦儒亦醫,

2.明代時期科舉考試競爭激烈,許多讀書人落榜後棄文從醫

科舉考試製度自從隋朝創立以來,在往後的歷朝歷代都經過統治者的發展和完善,到了明代,制度已經漸趨完備,各項程序也較為成熟,運行機制也是更加的規範化,和我們現在的高考一樣,每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這樣的制度下對人才的篩選要求也就變得越來越嚴格。

因此每年科舉落榜的人數也是不斷增加,許多人考了很多年也沒有考上,范進中舉的事例更屢見不鮮,那些落榜的考生大多也是懷著濟世的心情去參加科舉考試的,但是不隨人願,而醫生的行為和道德規範又剛好符合他們一直以來所接受和形成的儒家思想價值觀,因此棄文從醫便成為他們在科舉落榜之後所選擇的新的道路。

亦儒亦醫,

就另一方面來說,科舉也如同一場博弈,在漫長的備考過程中,考驗的不僅是考生們的心態和學習能力,還對物質基礎和經濟實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富家子弟自然不需要在意延師、購買筆墨紙硯、書籍的費用,但是對寒門子弟來說這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因此很多寒門學子在備考的過程中備受煎熬,既有對前程和未來的希冀,也承受著來自家庭的巨大經濟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行醫是較為折中的道路,因此很多讀書人在科舉落榜或備考過程中,往往會選擇從事醫生這個職業,既能夠緩解備考時的經濟壓力,又能夠為科舉落榜提供一條退路。

亦儒亦醫,

三、結語

文人不僅只懂得錦心繡口,醫生也不僅只懂冷漠枯燥的病理知識,當這兩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職業碰撞在一起的時候,所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更是成為歷史的重要見證。

文人的浪漫和醫生的嚴謹在儒醫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結合,而明代的儒醫之所以興盛是時代造就的產物,也是科舉制度和文人們的經濟現狀相互作用之下不可避免的結果,任何歷史事物都和時代中的特定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我們更是需要用發展和辯證的目光看待儒醫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