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嫂和行政祕書,誰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育兒嫂和行政秘書,誰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在看這篇文章的正文內容前,大家可以先試著回答一個問題:

兩種職業,一個是育兒嫂,另一個是行政秘書,如果是你做選擇,你會優先考慮哪個職業?你認為這兩個崗位哪個更有前途?

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會不假思索就回答道:“當然是行政秘書了,這個畢竟屬於白領階層,學歷和素質都比育兒嫂要高得多。”

還有人會說:“育兒嫂說到底也就是一個伺候人的工作,能有什麼前途?”

從傳統觀念上來說,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行政秘書一定比育兒嫂未來更有前途嗎?

現在看來,答案還真不一定!

因為我們面前都有一個強大的對手——人工智能。

“麥肯錫”全球研究估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3.75億人的工作,也就是大約全球14%的勞動力可能被自動化。

馬斯克也曾公開說過:“人工智能是我們人類文明有史以來面對的最大威脅”。

按照北大光華學院副教授香帥老師的話來說就是:

“‘可編碼’型的工作崗位最有可能會遭受人工智能的“降維打擊。”

育兒嫂和行政秘書,誰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01 什麼是“可編碼型”的工作崗位?

簡單來說就是,未來很容易被計算機軟件代替的工作。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行政秘書的崗位。

原因也非常簡單,公司文秘的主要工作就是資料整理、數據統計、會議記錄等。

這些工作內容可以說未來是非常容易被計算機軟件實現的,因為這些工作“可編碼”。

那麼,為什麼育兒嫂這種看上去比較低端的崗位卻不容易被替代呢?

這就要說到一項最新研究了,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難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能主要有三類:

  1. “社交智慧”(social intelligence)
  2. “創造力”(creativity)
  3. “感知和操作能力”(perception and manipulation)

“社交智慧”包括社交洞察力、談判能力、同情心等社交和情感能力;

“創造力”包括原創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感知和操作能力”主要指手指靈敏度、協調操作能力和應付複雜工作環境的能力。

這幾種技能主要包括“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或者是那種抽象的能力,非常動態和不可預測 。而這正是人工智能的命門——所以任何對這三種能力要求高的職業,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都極低。

育兒嫂和行政秘書,誰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02 社交智慧型職業、創意型職業、感知和操作型職業

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下這幾種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職業,以及這三種職業類型裡面有哪些典型的代表。

(1)社交智慧型職業

社交智慧型的職業重點在於社交和情感的能力,就拿我們上文中說到的月嫂來說,表面上看這是個伺候人的差事,但其實這個職業就屬於典型的社交智慧型職業。

她們的工作除了洗衣做飯、拖地打掃等機械性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與孩子的溝通,一個優秀的育兒嫂可以幫助孩子在動作技能、智力開發和人格發展方面進行早期訓練。由於受過專業的訓練,甚至在某些技能上都比孩子自己的父母要厲害得多。

另外,因為中國式的家庭一般都是幾代人同堂,至少是三代。因此育兒嫂除了要和孩子溝通外,和家庭成員的溝通反饋也很重要,這就體現了她們的社交智慧。

我們從身邊或者是市場行情上都可以看到,優秀的育兒嫂絕對是一個“香餑餑”,在一線城市中更是處於供不應求的情況。

而且根據數據顯示,育兒嫂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僅為8.4%,遠遠低於秘書的96%,甚至低於專業經濟學家的43%。

現在,你清楚行政秘書和育兒嫂未來誰會更有前途了吧?

(2)創意型職業

如果問到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時候不少人都會嚷嚷著以後要做一名科學家、藝術家、設計師、作家等等,這些其實都屬於創意型的職業。

我自己本身從事的就是文案策劃的工作,對於創意本身的要求並不低。有時候為了甲方的一個創意,經理會把我們“關”在一個會議室裡面,除了上廁所、喝水外,基本上半天都在那裡面耗著,創意的數量和我們的髮量有了明顯的反比效果。

再比如說軟件應用開發工程師,你以為他們的工作應該就是敲敲代碼這種重複的內容?實際上它也屬於創意型的職業,因為他們往往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來設計新軟件,開發軟件新功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也只有4.2%。

育兒嫂和行政秘書,誰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3)感知和操作型職業

這個崗位可能你聽起來會有點陌生,但其實換個說法你就很容易明白了。

我們常常形容某個女生“心靈手巧”,或者跨某個男生“方向感十足,簡直就是一個活地圖”......

這些其實就是形容某些人感知和操作方面的能力比較突出,他們往往有著靈活的應變能力和協調能力,在職場中是屬於比較受歡迎的一類員工。

那麼,哪些屬於感知和操作型的職業呢?我舉三個典型的例子給大家做參考:

1.美容美髮師

可千萬不要小瞧了美容美髮師,雖然說這個行業的准入門檻不高。但對千人千面的顧客,美容美髮師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臉型和需求設計適合他們的造型,這裡就要用到許多非標準化的精細操作,是典型的感知和操作型職業。

2.急救科醫生

要說所有行業裡哪個風險最大?急救科的醫生絕對算得上一個。畢竟送過來的一般都是情況非常危急的病人,稍一不留神,病人的性命就不保了。

所以他們需要對病情迅速變化、病況複雜的患者,在短時間內作出及時、精準的判斷,採取精細專業的搶救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生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也僅有4.9%。

3.飛行員

看過《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的人,就知道對於駕駛飛機這樣一個巨無霸來說有多難了。拋開復雜的操作按鈕和步驟不說,更考驗的是飛行員對於突發情況的應對方式。可以說這是個對精細化操作極其嚴格的崗位,容不得一絲差錯。

育兒嫂和行政秘書,誰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因此每個機組人員都會配好一個清單,清單的種類也非常多,包括常規操作清單、緊急情況操作清單、飛機遭遇故障時候的操作清單等等。

當然,也有人會說上面說的三種職業類型並不能完全獨立開來,有不少崗位都會涉及到這三個方面。

比如我們周圍的醫護人員,他們就是典型的“全能型”職業:

一方面他們需要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給予病人人文和心理關懷,這裡用用到的就是社交智慧;

另一方面,由於在工作中要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他們就需要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作準確判斷,並給出不同的“治療藥方”,有時候如果出現新型的病毒和病例,他們還得靠自己去獨立摸索,這些就都需要創造力;

另外,在手術、理療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更需要大量的精細操作,這就要考驗他們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一個職業入如果包含以上三種能力,可以說未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會越來越低。

03 如何運用人工智能助力“好職業”?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人工智能的到來的確會對現有的崗位結構產生巨大的變化,這讓不少職場人都產生了恐懼的心理狀態。但這也不是一件絕對的壞事,因為社會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我們要做的不是排斥,而是應該學會如何藉助它們強大的力量為我所用。

上面所提到的一些職業,都是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有潛力的職業。它們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共同特徵:

職業發展主要依賴於“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社交能力、創造力、感知和操作能力,難以被“編碼”。

所以,年輕人在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需要去優先考慮人力資本增長速度快,折舊慢的賽道,這樣就相當於選擇了更有潛力的財富創造賽道。

換句話說,屬於上面說到的三種類型的職業不但不會被取代,人工智能反而會給它們提供助力。

育兒嫂和行政秘書,誰更有前途?答案出乎所有人意料

因為一個富於創造性的職業,其實也包含著大量的重複性勞動:

例如一個新媒體作者每週都要選題、找素材和撰寫某一個類型的文章;一名優秀的飛行員每天都要接受相關的飛行訓練,即使他們每個月飛的都是同一條路線;一位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需要重複千萬次的實驗......

而以上的這些繁瑣的程序化勞動,人工智能都可以取而代之。這樣做的一個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讓人類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需要更多創造力、判斷力、社交力的部分,提高這些“不可編碼”技能的溢價,這無形中又為這些職業提高了價值,增強了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人工智能時代,究竟什麼行業更有前途?

不妨從社交智慧型職業、創意型職業、感知和操作型職業,或者以上都要具備的全能型職業中進行選擇,也許你會發現看待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不錯的角度。

最後留幾個問題給大家,期待大家在留言區踴躍發言:

  • 你目前的工作屬於這三種職業的哪一種?
  • 你認為它未來會如何發展?
  • 如果以上三種都沒有的話,你會做點什麼來讓自己靠近它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