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让你我更近

有效沟通--让你我更近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最底层开始,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层层递进,只有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人类才可能会去寻找更高一级的需求。而在这些需求中,我们可以发现,沟通对于实现各个层次的需求都是必要的,我们不可能脱离沟通而存在。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却不太会沟通,要不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因此引起别人的曲解,要不就是在沟通中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导致自己对他人的误解。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如何提高我们的沟通技巧,在《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中给了我们全面的解答。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改善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

有效沟通--让你我更近

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Ronald B. Adler),以沟通写作为专业。

拉塞尔·F·普罗科特(Russell F. Proctor Ⅱ),北肯塔基大学教授。

黄素菲,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现任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教育中心副教授。

李恩,自由译者,吉林大学心理学学士,海外工作四年,曾于联合国亚洲总部实习。

王 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读博士。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给我们总结了沟通的技巧:

第一:重视印象管理(即管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管理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分别是:举止、外貌、配备。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基本上决定了给别人的整体印象。

社会科学家提出“光环效应”来说明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例如,面试官对外貌条件好但资质平庸者的评价就高于外貌平常者。

所以,行为举止,衣着打扮都需要我们去修炼,要努力让外在成为我们人际交往中的加分项。

第二:让我们的朋友多起来的方法:自我袒露。

这来自于著名的乔哈里视窗。

自我袒露是我们交友的一种手段,研究得出:一个自我袒露的行为会引发另一个自我袒露的行为。比如你告诉同伴:最近有点无聊。会引起同伴同等程度的坦白:我也有这种感觉。

如果你告诉同伴一些家里的情况,那么同伴也愿意和你坦白他家中的一些情况。

在我们刚开始一段关系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袒露的。

自我坦白还可以用来自我澄清。当别人误解我们时,用自我坦白可以让别人更准确的了解我们,拉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沟通中怎样准确无误地明白对方表达的意思---用知觉检核。

知觉检核: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工具,它包括三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的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求情对方对行为做出澄清。

例如:“你说你喜欢我所从事的工作(行为),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除了澄清意义,还能以一种保留颜面的方式使我们在跟别人讨论问题时不至于直接威胁或攻击对方。

比如:“你是打算稍后再洗碗,还是忘了今天轮到你来洗?”

你可能知道对方根本不想洗碗,但比起直接对质,知觉检核可以不具威胁性的指出他们的行为。

第四:维持人际关系的策略。

1、积极性---保持关系的氛围是有礼貌和积极向上的,避免批评。

2、开放性---袒露自我的需求和关注。

3、保证---从语言或者行为上让对方知道他是重要的,而且你是重视这段关系的。

4、社交网络---关注彼此的生活、朋友、家人、趣事等等。

5、共享任务---帮助彼此打理生活或工作中的琐事和义务。

有效沟通--让你我更近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是一本既关注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介绍,也加入了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的书。学习、理解并运用其中的沟通技巧,可以减少双方在沟通中产生的误解,拉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让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四海之内皆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