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工資條個稅為啥扣那麼多,原因竟然是……

近日,拿到8月份的工資條後,市民李小娟順便瞄了一下扣稅額。一看之下,發現一個小問題:這個月的個稅竟比上個月多扣了幾百元,“工資沒變化,為什麼稅卻扣多了?”

8月份的工資條個稅為啥扣那麼多,原因竟然是……

李小娟碰到的問題,並不是個案。今年以來,隨著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實施,一些中等以上收入群體發現,在工資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月度納稅卻出現了“前低後高,逐漸增加”的現象。

對此,市稅務部門專業人士做出權威解答:這並非是稅負增加,而是個稅採用了累計預扣法,超過一定限額後,稅率會“跳檔”,因而出現了“月度納稅增加”的現象。

“出現這一現象並不是因為稅負增加,而是新個稅法中,個稅申報(扣繳)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市稅務局所得稅科 解釋說。

他說,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個稅法,對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的申報方式,由之前的按月代扣代繳,改成了累計預扣法,“隨著累計收入的增加,適用的稅率從低到高,達到一定數額後,就會產生稅率跳檔,月度納稅也隨之增加。”

什麼是稅率跳檔?據介紹,居民個人在繳納個稅時,在扣減免稅收入、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其應納稅所得額按照7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稅,

“應納稅所得額超過的部分,將按所對應的稅率級次分別計稅,這就是稅率跳檔。”

他舉例說,比如,市民李小娟每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在扣除所有不計稅部分後,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元。1-7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為3.5萬元,低於一檔規定的3.6萬元。所以,1-7月均按3%的稅率,即每月繳個稅150元。

但到了8月份,累計應納稅所得額就達到4萬元,超過了3.6萬元。這時,就需要進行“稅率跳檔”,即適用二檔稅率10%。所以,8月份應繳個稅500元,比之前多了350元。之後幾個月,只要累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4.4萬元,則均適用稅率10%。

由於應納稅所得不同,所以每個納稅人遇到“稅率跳檔”的時間不一樣。總之,應納稅所得額高的人,更早遇到“稅率跳檔”,而且下半年當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萬元、30萬元等臨界點時,“稅率”還會繼續“跳檔”。

“新的計稅方式會產生‘前低後高,逐漸增加’現象,但全年繳納的個稅總額是一樣的。”

8月份的工資條個稅為啥扣那麼多,原因竟然是……

他解釋說,今年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轉變為累計預扣法後,採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按照一個納稅年度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不同的預扣率。從一個納稅年度來看,前後兩種計算方式所繳納的個稅總額是一樣的,但累計預扣法讓納稅人可以在最初的幾個月優先享受較低的預扣率,能夠獲得充裕的現金流。

新的計稅方式,對月度收入波動大、一些月份免稅額度不足扣除的中低收入群體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低稅負。

個稅逐月增加的事,大家現在可以放下心了,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對於負責這塊業務的小夥伴可就要注意了:累計超過部分,需要“稅率跳檔”。

幾百個人的個稅還能輕輕鬆鬆計算,但像人力資源公司需要計算上千上萬人的個稅就比較複雜了,不只要“稅率跳檔”,還要計算應發工資、補貼、扣減項等幾十個項目,想想頭都要大了。

為了讓大家計算個稅更便捷,優辦人力打造了薪資核算系統,只要上傳薪資表便能輕鬆完成個稅計算,不用手動一一分檔計算啦~輕鬆計算個稅,就用優辦人力薪資核算。​關注

“優辦人力”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