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治“癬”經驗,成為“他山之石”

漳州治“癬”經驗,成為“他山之石”

漳州治“癬”經驗,成為“他山之石”

清理前

1

漳州治“癬”經驗,成為“他山之石”

清理後

2

近日,寧德市借鑑漳州治“癬”經驗,成效頗顯。近年來,漳州治“癬”經驗不僅得到了省文明辦等有關部門的肯定,也頻頻成為他山之石,龍海市和龍巖市等地推廣和複製,三明市、成都市等地專門派人前來取經,成功經驗在福建電視臺、福建日報、東南衛視、漳州電視臺等主流媒體深度報道。這些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漳州城市管理工作者的探索和創新。

印象中,十幾年前的漳州,辦證、刻章、貸款、開鎖、房屋出租、招工......各種各樣五顏六色小廣告隨處可見,有的地方新貼著的小廣告甚至覆蓋了好幾層舊廣告,這些野蠻生長的城市“牛皮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讓城市管理工作人員十分頭疼。為徹底根治“頑疾”,還市民一個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漳州城管人多方取經,不斷探索,於2004年起開始採用市場化運作模式,通過政府購買外包服務的方式,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漳州治“癬”經驗,成為“他山之石”


購買外包並不意味著徹底脫手,漳州城管人更是在監管方面下功夫,與外包公司“約法三章”,統一管理標準;將無“癬”城市創建工作納入數字城管平臺實施高位監管,通過網格化信息採集員巡查發現問題採集上報,對承包服務區域進行“拉網式、全覆蓋”的專線數據普查,問題排查信息通過系統平臺或《督辦件》形式派遣,普查信息與處置結果作為績效評價依據;每月採取“檢查不預告、抽查隨機式”的方式對治“癬”成果持續抽查;開展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每月合同價款撥付的重要依據,並以評價等次結果作為三年中標有效期限內合同續簽的依據;同時,還採取“公眾舉報+媒體曝光+部門轉報+領導批示”等多種監督方法,利用“12319”城市管理服務熱線受理市民投訴舉報,形成《接報件》,通過系統平臺或《督辦件》形式派發處置令。

漳州治“癬”經驗,成為“他山之石”


漳州治“癬”經驗,成為“他山之石”

經過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的整治,成功探索出一條“依託市場、突破創新、服務便民”的治理之路。2016年6月,經市文明辦、城管辦聯合驗收,漳州城市達到“無癬城市”的創建標準,成為全國首創。


大膽的機制創新,嚴密的監管環節,如今,在漳州主城區,這些小廣告蹤跡難覓,市容環境清爽乾淨,這便是城市牛皮癬漳州模式帶來的成果。


來源:漳州城市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