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何時再獲諾獎:一個沉默的話題

科學網作者:李明陽

  諾獎中的和平獎、文學獎,由於多多少少涉及了一些政治因素,或者評價標準比較模糊,其公正性、權威性存在些許爭議。其他四個獎項,尤其是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學科的諾獎提名,通常都沒有多大爭議。諾獎設立以來,並非所有在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都有幸斬獲桂冠。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以上三大學科的獎項中,不少成果極大地推動了自然科學、人類社會進步。因此,作為人口占世界近四分之一、擁有眾多科研人員的中國,摘獲諾獎,是中國人對科學進步、人類福祉作出巨大貢獻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無論如何強調榮獲諾獎的重要性,對於中國科學家來說,都不為過。

國人何時再獲諾獎:一個沉默的話題

  與往年不同,在諾獎提名前,那種紛紛猜測國內諾獎級成果是否能順利摘冠、中國何時繼屠呦呦後再獲諾獎的熱烈討論的現象在各大熱門網站已經風光不再。這種驚人的沉默後面的潛臺詞就是:國內的科研環境離諾獎產出的要求相差太遠。與其討論遙不可及的未來,還不如抽出時間攢點科研績效、發篇SCI論文。

  無論”四唯“也好,”五唯“也罷,所產生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環境與諾獎誕生的土壤格格不入,其背後其實是科研經費資助導向、人才評價、學科評價、職稱評定等深層次機制、體制問題。慶幸的是,高層領導認識到了急功近利科研環境對我國科技生產力的巨大危害,科技部、教育部也在職稱評定、科研經費使用方向、人才分級方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文件。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政策的制定、實施、產生成效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這種涉及N多人切身利益的格局調整。根據筆者在教學科研部門工作的朋友的觀點,時至今日,各種人才帽子一個沒少,仍然大行其道;許多高校以”四唯“為標準的科研績效越演越烈;職稱評定、人才引進、工資待遇制定方面的”四唯“傾向仍然沒有扭轉跡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切的一切,基本還是老樣子。

  也許,這種沉默,反映了大多數科技工作者者對科研環境迅速改善、國人在可以預見將來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信心嚴重不足的一種消極心態。沉默的背後,提示了一種信息:科技體制改革,已經到了壯士斷腕的關鍵時期!

國人何時再獲諾獎:一個沉默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