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隨著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也越來越熱衷於對比中外教育,尤其是中國和美國教育的對比,一直是個熱門話題。

很多人認為:美國的教育理念先進,注重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造力;教育成果豐碩,培養了大量的諾獎得主。中國教育只注重分數,學生高分低能,諾獎得主極少。因此中國教育飽受批評。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

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一.美國為首的西方教育所謂成果優勢從哪裡來?

1.先發優勢。

18世紀60年代,西方社會進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彼時的中國處於清朝中期,依然是封建社會老一套,閉關鎖國,逐步趕超清政府。鴉片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用工業時代產物強迫叩開了中國的農業社會大門,此後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中國一直任人宰割,毫無喘息機會,直到新中國1949年成立,才開始了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探索,我們的教育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如果從時間緯度比較,西方現代化的啟動時間早中國200年,所以他們佔據了先發優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在部分領域已經完成對西方的超越,並將在更多領域超越歐美國家。


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2.美國充分利用了二戰的戰略機遇期。

美國的確諾獎獲獎人數較多,其中二戰對美國的影響較大,二戰期間美國有專門的諜戰部隊負責蒐集軸心國的尖端武器信息,蒐羅科技人才。另外,美國遠離主戰場,國內環境穩定,加上優厚的人才引進條件,大量的德裔、蘇聯裔、華人、亞裔、猶太頂尖人才進入美國,為美國帶來了大量的發明創造。

3.只用諾獎來衡量教育的成果不科學。

中國教育飽受抨擊的一點是一考定終身、唯分數論,很多人認為這樣的選拔方式會產生一批高分低能的人。實事果真如此嗎?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中國的政治穩定、經濟高速發展、軍事力量增強,國家建設所需要的人才都是在這樣的制度下選拔出來的,但仍然滿足了國家的需要。

與此同時,由於美國經濟發達,大量中國培養的高智商精英在留學美國後留在了美國,為美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即便沒有這部分人,中國傳統教育培養的人才照樣為國家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美國的教育不如中國公平。

1.教育資源的公平性。

從公平性的角度說,中國的教育完勝美國。歐美是精英式的教育,說得通俗一點有錢人的孩子更能接受最優質的教育。

以美國為例,優質的學校基本都是私立學校,但在中國優質的學校大部分都是公立。在中國,除一二線城市有一定數量的私立學校,其他城市尤其是廣大區縣以公立學校居多。老百姓不需要高額的學費就能接受國內最優質的教育,而在美國完全不可能。

2.中國的選拔機制更公平,美國的機制綜合性更強。

高考一考定終身成為很多人口誅筆伐的重點,事實是,在中國沒有比高考更公平的制度。全世界主流文化圈是歐美文化圈和東亞文化圈。從選拔機制來說歐美文化圈普遍沒有統一高考制度,而東亞文化圈中、日、韓三國都有高考制度,而韓日都屬於發達經濟體、科學技術水平也較高。

中國高實行文理分科+特長生考試,既保證考試的公平又讓有特長的孩子有升學的機會,同時還對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等領域有特長的孩子有優先錄取的政策,確保頂尖學科人才能進入知名院校。韓國高考跟中國類似也實行文理分科,日本則是先書面考試再面試,會給到有特長的學生一些機會。

美國高校錄取採取“三合一”甚至可以說是多合一進行考核:學業水平考試主要是SAT和ACT(不要求必考,如果在某領域特別優秀的可以免考)、高中平時成績、綜合素質(包括課外學術活動、文體活動、社會活動、公益義工、有償工作等)。謝老師承認,美國大學的錄取有其科學性,但也有較多的不確定和不公平因素。1.SAT考試一年有多次,每次試題不同,不具備完全的公平性。2.學生平時成績和綜合素質受關係和評價人影響較大。

3.綜合性選拔的弊端

很多人提倡所謂的綜合選拔,即用分數+能力的方式進行人才選拔。問題是,能力怎麼評價?通過面試評價?面試官的主觀意見影響較大難以保證公平性。通過社會實踐評價?也存在主觀性影響交大、舞弊等各種弊端。通過論文創作?大學以下的孩子能寫文章的有幾個?何況論文還可以作假,中國有人作假、國外照樣有人作假。前幾年開始國家開放了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但照樣存在舞弊的問題。

而在歐美國家,舞弊是堂而皇之的,還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重要的是國情的不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學生數量巨大,每年高考超過900萬人,如果實行復雜的評估系統,工作量巨大,將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且因為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公平性難以保障。

高考也許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最公平的制度。

三,教學方法各有利弊。

普遍認為,中國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更能幫助孩子在較小的年齡段養成良好的習慣、打牢基礎知識,美國教育對於啟發孩子的思維更有利,依據是美國的諾貝爾獎得主、科學發明更多,這裡有前面提到的先發優勢和引進人才的原因,另外諾獎背後也有政治因素,中國具備諾獎實力的科學家絕不只是屠呦呦一人。

自創立以來一共有2位中國籍+7位美籍華人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分別是:屠呦呦、莫言、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高行健。屠呦呦、莫言均在國內接受教育。李政道、楊振寧都是在國內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崔琦是在國內接受的小學教育。高行健也是在國內接受教育,47歲才移居法國。事實證明中國的教育一樣能培養出頂尖的科學家和文學家。

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客觀原因看,中國因為人口眾多,學校普遍班額大於國外,50人以上的大班額班級較多,而國外班級人數則較少,如果照搬國外的所謂小組課堂、開放式課堂,我們恐怕沒有足夠的師資和硬件。假設國內中小學班級人數平均為50人,如果我們要調整為25人的班額,那教師供應量需要增加一倍。


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四,中國教育體系如何優化?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教育制度和方法自然不同,適合本國國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中國的教育當然不完美,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

比如除了文化課成績、競賽、藝術、體育特長外,我們能否給到更多有特長的孩子成才的機會?

全面恢復高考制度43年來,對中國考試製度的批評從來沒有停止過,但缺少的是可行的意見,國家有大量的人大代表、智庫,但都沒有研究出一個更好的方案來。很多人,連國外都沒去過、更沒接受過國外的教育,就對中國的教育制度橫加指責,這是不負責任的。

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妄自菲薄。

中國的教育一無是處?國外教育都很好?請收起你的無知。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