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他沒管過我,現在老了想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小時候他沒管過我,現在老了想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導語:離異家庭的孩子,到底該如何教育,才不至於走向偏激?


應侄女媽媽之邀,參加了侄女的訂婚宴。作為女方,是不必早早到酒店等著的,於是受邀的眾人都聚在侄女媽媽家裡等待。

侄女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弟弟,在侄女8歲時去北京打工,獨留妻子在家照看孩子。僅僅幾個月光景,弟弟的老婆就紅杏出牆,鬧著離婚。不得已,弟弟回來給她出了離婚手續。孩子跟隨她媽媽生活,弟弟又去了北京。

當年弟弟在北京發展的也不好,也沒掙著多少錢。再加上遭逢背叛,心情自是不好,更是不把錢當錢,過起了掙一個花倆的生活。所以當初確實沒給過多少撫養費,而這卻成了這一生中弟弟與他女兒之間永遠化解不了的仇怨。

“小時候他沒管過我,現在老了想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隨著弟弟在北京的發展越來越好,對於他女兒的每一次金錢要求,弟弟都極力滿足,從幾千塊錢到幾萬塊錢。最近幾年,弟弟花在他女兒身上的錢不止10萬。可是,不管怎麼在她身上付出,侄女始終咬著小時候她爸爸沒給過多少撫養費為由,不停的抱怨不停的指責,哪怕是在她訂婚的當天,仍舊絮絮叨叨的在我耳邊抱怨她的爸爸。

“人家孩子從小爹媽離婚的多了,都幾千幾千的給撫養費,他給過我啥?現在他老了,想著來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小時候他沒管過我,現在老了想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說實話,不是看在弟弟的面子上,我是不會來參加侄女的訂婚宴的。這些年,侄女對家族中的人都存有深深的仇恨,親情淡漠不說,還一點不懂事。這孩子被她媽媽教育得又偏激又冷漠。

小時候她爸爸確實沒給過多少撫養費,可是哪年也沒落下過。那時他自己尚且自顧不暇,哪來更多的餘錢給她?後來條件好了一點點,不也大把大把的給錢了嗎!給她出錢買那種超貴自行車給她出錢學電腦給她出錢買大專文憑給她出錢還信用卡……這一筆筆一宗宗都不算數?

弟弟沒念過多少書,在北京也是靠力氣掙錢,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就算是小時候有所虧欠,條件好點之後也極力補償了,這樣還不行,從侄女嘴裡始終聽不到一句滿意她爸爸的話,每次一提起她爸爸不是抱怨就是指責。

這一切的根源都與侄女媽媽從始至終的給孩子灌輸的仇恨思想有關。

還在侄女讀初中時,她的班主任是我的同學,我想著讓侄女媽媽買幾箱子水果,我給侄女的幾個老師送送禮,也好給多提點著點學習,誰知我這頭一打電話,那頭侄女媽媽就不說人話了。我說你掏點錢買幾箱水果我給孩子的老師送去……沒等我說完,那頭就爆豆子一樣發話了:讓你弟弟掏錢,他要是不掏錢的話我就不讓我丫頭認他這個爹!聽到這麼蠻不講理的話,我頓時沒了興致,到底也沒給老師送禮。

聰明的媽媽是不會這樣教孩子的。


“小時候他沒管過我,現在老了想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這下好,侄女被教的自私又偏激,我就不明白了,把孩子教成這樣,對孩子有啥好處呢?如今侄女訂婚了,日後結婚了與婆家人能不能很好的相處?這種性格,能夠很好的處理婆媳關係嗎?萬事以自我為中心,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對不起她一樣。心靈的陰暗,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光明嗎?

你紅杏出牆也好,移情別戀也罷,總歸是不要這段婚姻了。那好,隨你所願。如果夠聰明的話,離婚之後就不能在孩子跟前故意貶低孩子的爹,更不應該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播種下仇恨的種子,讓她去仇視自己的親爹仇視自己的奶奶姑姑。這些人中,誰不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幸福?

播種仇恨,收穫的是孩子扭曲的人格,這影響的會是孩子一生的幸福。


“小時候他沒管過我,現在老了想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那個把《卷珠簾》唱得蕩氣迴腸的霍尊,也是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爸媽離婚,霍尊跟著媽媽仲小萍一起生活。

兩個人離婚,肯定會有怨氣,肯定會有矛盾。仲小萍和她的前夫火風之間自然也不能免俗。

仲小萍從來沒有在兒子跟前貶低過孩子爸爸,相反,她極力在兒子跟前維護火風,她告訴兒子爸爸是愛他的。

這一點是多麼的睿智多麼的豁達。

正是媽媽這樣的教育,才讓兒子覺得自己並沒有被爸爸拋棄。能感覺到被愛,這一點對於單親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來講,至關重要。

如此,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霍尊溫潤如玉就不難理解了。

“小時候他沒管過我,現在老了想認我了讓我管他,咋淨想美事呢”


結束語:夫妻雙方,當感情不再,當離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時,不論孩子選擇跟隨哪一方一起生活,都請不要在孩子面前無休無止的抱怨指責對方。你的任意宣洩,潛移默化間會讓自己的孩子性格扭曲。沒有好的性格,哪來好的人生。請不要用你的抱怨、指責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我是羞畫麟臺,感謝您的閱讀。

所有圖片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