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

一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

每一次宣誓的背後,都會有一份莊嚴的入黨志願書,記載著申請人對黨最初的理解和認識、入黨的目的和動機。11月3日,漢川市收藏達人楊一評將珍藏的入黨志願書捐贈給漢川市檔案館,這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見證了入黨人對黨的感情,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一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

這份志願書填寫於1956年2月22日,申請人是王生財,家住漢川縣劉隔鄉王家棚村,農業生產合作社主任,時年38歲,如果老人健在,應該是102歲。

在“為什麼入黨”一欄中,“在各種艱苦工作中,不向困難低頭,堅決克服和戰勝困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無產階級思想,走上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並將革命進行到底。”

一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

“批准黨委意見”欄用寫明:“劉隔革委會根據支部意見,批准入黨”,漢川縣委組織部批准入黨,更有意義的是時任漢川縣委書記董玉森簽字,時間是1956年10月31日。

一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

董玉森,曾任長清縣六區青年救國團團長、中共博平縣區委書記 黃安縣西工委書記。建國後,歷任中共黃陂縣委組織部部長,漢川縣委書記,孝感專署專員,中共孝感地委書記,湖北省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一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

楊一評告訴記者,入黨志願書作為重要的檔案材料,通常由組織人事部門妥善保管。他收藏到的這份入黨志願書,不知是什麼原因流失到了民間。這些入黨志願書雖然已經泛黃發舊,但認真閱讀就會發現,幾十年歲月滄桑,但要求入黨的人信念不變,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普通農民對黨的執著追求,他們在自己普通的崗位上默默堅守著,忠於黨,忠於祖國。

一份64年前的“入黨志願書”

紅色檔案是中國共產黨誕生、成長、奮鬥光輝歷程的真實見證,是弘揚民族精神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入黨志願書等實物檔案具有一定史料價值。楊先生將這份入黨志願書捐給檔案館,向建黨100週年盡一份心意。他表示將繼續收集、保存和利用好漢川的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