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假LV包原材料大案告破 揭祕黑色產業鏈

涉案2億餘元,50餘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4月17日,全國首例假冒LV箱包原材料大案被上海警方告破。該案上下游分工合作比以往更嚴密,暴露出奢侈品造假領域侵害註冊商標權益、逃脫執法打擊的新變化。

全國首例假LV包原材料大案告破 揭秘黑色產業鏈

新假冒奢侈品鏈條曝光

本次案件,上海警方經過8個月偵查,抓獲以張某為首的50餘名犯罪嫌疑人,搗毀產、儲、銷窩點12處和生產流水線11條,查獲假冒品牌皮包1.3萬餘個、假冒品牌五金件2萬餘枚、生產皮料600餘卷、各類加工生產設備200餘件,涉案金額2億餘元。

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廣東東莞設立皮料加工廠,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私自非法印製帶有知名品牌“LV”、“GUCCI”等標識的皮料,再通過犯罪嫌疑人謝某進行銷售;犯罪嫌疑人朱某等則利用在廣東廣州、韶關等地設立的加工廠,將購得的皮料,自行加工成假冒知名箱包後出售給犯罪嫌疑人鄭某等,最終通過線下實體店和網絡社交軟件對外銷售。

目前,犯罪分子利用新科技、新手段、新平臺實施犯罪的趨勢明顯,比如售假活動從傳統的網購平臺向移動終端延伸、“零庫存”下單訂製、“貨、標分離”拼裝銷售等。此起案件向公眾展示了一條新的假冒奢侈品的嚴密鏈條。

為什麼在執法部門的高壓下,假冒奢侈品箱包案件依然層出不窮,背後的巨大誘惑到底是什麼?

全國首例假LV包原材料大案告破 揭秘黑色產業鏈

“高仿”的巨大利潤空間

高仿貨一直是假冒奢侈品市場的重要流通商品。很多的假包生產商都擁有專業製作箱包、服飾的背景,有些直接就是奢侈品品牌的代工方,生產加工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為了仿製,它們常常會將正品進行拆解,然後按1:1的比例進行高仿復刻。仿製出的產品可能會在材料和標識等方面與原包有所不同,但已經有了極高的相似性、迷惑性。有的高仿皮包不經專業人士的仔細辨別,很難被發現造假。另一方面,它的價格可以縮水幾十倍之多。

全國首例假LV包原材料大案告破 揭秘黑色產業鏈

“72變”滿足各種消費需求

這些價格低廉的高仿品,生產出來後以各種面目出現,擾亂市場。它們可能是商家口中的高仿貨,也可能變成正品國外代購,還可能美其名曰二手正品……正品售價2萬元的包,高仿的出廠價可能僅為幾百元。高仿品流通環節中可觀的加價空間,吸引著許多人拿出各種說頭,參與到它的銷售之中。

以高仿品的假代購為例。如果一個銷售商以1200元的價格拿到一個標牌價為1.2萬元的LV包的高仿品,再以標牌價8折進行處理,把它當做從海外代購回來的正品賣給消費者,利潤率便可高達700%!伴隨高仿代購衍生開的是購物票據、物流及後續處信息理的造假,以證明該商品是在境外購買的。缺乏辨別水平的消費者,很難對這些銷售手段進行甄別。

低價擾動海外市場

低廉的價格吸引的不僅僅是國內的消費者,國外的消費者對其也同樣“青睞”。2019年,上海、廣東警方聯合阿聯酋迪拜警方端掉了一群跨國組織生產、銷售假包的團伙,涉案金額達17.89億元人民幣。案件中,廣州的生產廠進行加工製作。阿聯酋的商人則非法進行採購、分銷,他們在境外分銷商多達200餘家,輻射整個中東地區。

全國首例假LV包原材料大案告破 揭秘黑色產業鏈

打擊違法侵權案 法律從未手軟

2019年,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在全國查處商標、專利等違法案件3.9萬件,案值5.1億元,罰沒款4.7億元,移送司法機關724件。

據2019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海關總署開展“清風”行動,截獲假冒偽劣商品173.8萬件。

2019年7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崑崙”行動,其中的“崑崙3號”行動,集中打擊食藥環犯罪裡,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的市場活動。3個月的時間,“崑崙3號”行動共破獲案件2668起,打掉製假窩點204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197人,涉案價值約人民幣69.8億元。

在打擊違法侵權案件上,法律從未手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與實踐,生產銷售假冒奢侈品,將面臨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假冒註冊商標罪及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等多項指控,情節嚴重者將面臨無期徒刑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的嚴厲懲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