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公文要會"抄"!體制內"抄"稿六條法則!你到底會"抄"嗎?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會抄不會抄。”那麼,體制內如何才能“抄”得合理呢?今天同讀友分享六條法則。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會抄不會抄。”這句話,在體制內寫材料同樣適用。

其實,體制內寫材料,有點像寫社科類的學術論文,既要全面梳理研讀有關文獻,做好文獻綜述,又要結合自身思考,搭建框架,有機抄錄。寫得質量高低,既取決於思維、視野、見識,又取決於“抄”的廣度、深度、高度。

體制內有些文稿,其實完成可以毫不猶豫、大膽得“抄”,有時甚至“套改”,即:在既有成熟範例或模板上改改最新數據、添上最新進展和思考後,即可短時間應對遭遇戰。

但近年來,因“文抄公”而違紀的案例,也時常見諸報端。那麼,究竟如何才能“抄”得合理呢?其實,只要遵守以下六條“抄”的法則,既能避免文稿撞衫,又能以文輔政鼎新。


寫好公文要會

一,形神兼顧“抄”

關於文稿的“形”,要重點“抄”體例之形。

機關文稿多種多樣,難免會遇到不常寫、不常看的文種或者業務領域,在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不妨多蒐集幾篇比較權威、典型的文稿,以便照貓畫虎“抄”其形。

如果想抄具體表述,一定要逐字逐句推敲論證,免得抄上別的區域名稱、單位名稱,抄出個違紀,貽笑於大方。近幾年因這方面違紀的案例層出不窮,要牢記,越忙的時候,越要花時間逐字逐句讀稿子、校稿子、統稿子,避免“抄”上不該抄的。

“抄”形抄多了,文稿容易散、碎、偏,乍看文字表述驚豔,細品邏輯凌亂、思緒混亂、內容粗糙、斧鑿氣十足。這時,就需要“抄”文稿的“神”了。

何為文稿的“神”呢?主要就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公文邏輯。

所有的機關公文,都離不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一邏輯。要結合文稿的慣例特點及實際需要,把上情下情內情外情前期後情貫通於“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中。

這在講話稿中體現得最為充分。講話稿的全篇文章、每個部分甚至每一段基本都是一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邏輯鏈。當然了,如果是耳熟能詳的概念、觀點,通常會省掉“是什麼”。關於“為什麼”呢,若是好的事項,就呈現在講意義、講必要性、講緊迫性、講重要性等方面;若是壞的事項,就呈現在講危害、講緊迫性等方面。而“怎麼辦”,主要講對策。建議各位讀友在平時精讀文章時,要有時地進行“練功”,揣摩段落語句分別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哪一塊,在表述上有何特色?有哪些地方值得揣摩學習、豐富到自身寫作技法庫中。堅持如此“練功”後,對於文稿的駕馭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很多。


寫好公文要會


二,上下結合“抄”

在“抄”文稿時,既要抄“上情”,又要抄“下情”,做到“上情”和“下情”的有機結合,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的統籌安排。

在擬向上級的彙報材料時,要全面梳理上級的有關指示要求,以備“抄”在點子上。可以把其“抄”在冒段,作為工作開展的總體靶向目標和遵循;可以將其掰成一組詞句,“抄”在每段的小標題裡,作為工作開展的主要做法措施。要把有特色、有亮點、有創新的自選措施提煉出來,放在文稿突出位置,必要的時候加黑。

在擬活動部署材料時,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既要“抄”上面的主要精神,比如重要意義、主要目標、安排舉措、時間步驟等等,當然了,要作好必要的歸納和提煉;又要“抄”下面的實際情況,讀起來、聽起來,具有本單位的特色,像是本單位開展的工作。


寫好公文要會


三,新舊對照“抄”

在“抄”文稿時,原則上,儘量“抄”新不“抄”舊。

關於同一項工作進展的總結類、彙報類材料,一般情況下,儘量“抄”最新的材料。但有的時候,由於種種原因,新材料並不一定兜得全,不一定全面汲取了之前系列材料的精華。

這就需要,我們在“抄”時,要新舊比對“抄”,根據文稿起草的具體要求,把所有新舊材料都讀一讀,把精華部分都汲取到位,做到大而成、新且全。


四,“抄”多不“抄”少

如果只抄了一兩篇,那叫“抄襲”,是很容易出問題的!文章的廣度、深度肯定有所欠缺,內容上也不夠接地氣。

因此,“抄”材料時,要儘量多蒐集些材料,全面梳理上情、下情、內情、外情、前情、後情有關材料,根據需要,有機“抄”到文稿中,以提升文稿的廣度。


五,“抄”外拓思維,“抄”內遵慣性

遇到緊急性材料,可以蒐集並“抄”外面的範例,既可開拓思維,又能短時間強化對工作的認知。且同級兄弟部門、外域同系統部門的文稿,也更具有可借鑑性。

對於同一類別工作,單位裡通常有慣性措施打法。在“抄”材料時,要做好調度梳理,遵其業務歷史慣性。


六,“學”“抄”相融合

愚拙常說,要把功夫下在平時。無論平時,還是戰時,都要做好“學”“抄”相融合。

平時,在研習學悟有關資料時,要多問問自己:這些資料,以後可“抄”於哪一類文稿;以後具體可如何“抄”;為了以後“抄”時能夠迅速檢索到,應該怎麼保存等等。

戰時和戰後,要不斷思考:為了以後能“抄”得快、“抄”得好,平時應重點“學”點什麼,具體應怎樣“學”,應怎樣利用好學習成果。

最後,說是“抄”,實際上廣泛佔有資料、深度研究業務,掰開揉碎抄,結合實際寫,求真務實幹!如此“抄”,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