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垃圾分類是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關係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和生命健康,關係首都城市的有序運行和可持續發展。早在1955年,北京就率先提出了“垃圾分類”的概念,至今仍在不斷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

1955年 北京首辦垃圾展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北京的垃圾分類肇始於上世紀50年代。為了讓市民先期瞭解這種做法,1955年10月2日,本市在中山公園內的衛生教育館舉辦了“改進環境衛生展覽會”,介紹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對於改進環境衛生和為國家積累資金的好處。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據北京日報1955年10月20日2版《垃圾裡有的是財富》報道,這是一個很別緻的展覽會,玻璃櫥窗裡陳列著破鞋、破布、碎銅、爛鐵、紙屑、瓜果皮屑、魚鱗蛋殼等,展覽會上的大標語寫得很明白:為了進一步改善環境衛生,為國家增產節約,我們應該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和改良燒煤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雖然運走了很多積存的垃圾,但垃圾處理還存在著很大問題。因為之前垃圾是混合收集的,爐渣和容易腐爛以及傳染疾病的有機物體如菜根、果皮、魚鱗,廢品如破布、碎銅、爛鐵等混在一起,骯髒不堪,臭味難聞,運到郊外不但影響衛生,如用來填路基也會使路基不穩。參觀展覽後人們才知道,其實垃圾堆裡的許多東西是可以利用的:有機物體可以積肥;破鞋、破布可以打格褙;碎銅、爛鐵可以製成鋼筋、鐵條。但是,如果不對垃圾進行分揀,就無法變廢為寶,非常可惜,所以,需要實行垃圾分類處理。比如,每院準備幾個垃圾箱,把有機物體和爐渣等分開收集。有機物體可以運去積肥;爐渣、爐灰可以運走墊平坑窪路段或加以利用;各戶收集的廢品如破布、碎鐵等留在家中,待合作社來收買,經過加工後可以做成有用的東西。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1955年,在“改進環境衛生展覽會”上,家庭主婦對煤球爐改裝成煤磚爐很感興趣。圖為講解員告訴大家使用煤磚可以節約燃料、減少垃圾。李祖慧/攝

展覽室裡陳列著各種燒煤磚用的爐子,還有用原來的煤球爐改造成的煤磚爐。這是展覽會的另一部分,介紹了改良燃煤工作的重要性。當時,北京的垃圾裡,有一半以上是煤球爐爐渣,這是因為許多北京人家裡都用煤球爐,而煤球裡是摻有大量黃土的。這樣,就增加了運輸費用。如果用燒煤磚爐(蜂窩煤)代替煤球爐,煤渣就會大量減少,運費也可以大大地節省,同時,燒煤磚也比燒煤球節省。

這個展覽會對當時的觀眾觸動很大。一位觀眾寫道:“這個展覽會使我認識到生活的每一細節都關係著國家的建設,甚至將垃圾的處理方法改進後也能給國家積累資金。”

1956年 城區率先試點垃圾分類

1956年3月,宣武區白紙坊街道辦事處的五個居委會、約2810戶居民率先試點垃圾分類。

根據北京市檔案館記載,當年3月22日正式開始分類收集垃圾。第一天組織檢查了1125戶的分類情況,其中有940戶分類很好,142戶未分清。未分與未分清的原因包括:垃圾箱內有舊存的垃圾、未準備好土箱、把分類的時間記錯了,另有少數人不重視或不習慣。經過指導,第二次抽查時,全部分清戶已佔90%以上。在這一地區試點基本成功的基礎上,5月21日,宣武全區實行垃圾分類,轄區各街道辦事處發動群眾使用“公用大垃圾箱”,並“按站定戶”,試行“翻牌隔日分類收集”的制度——即今日收髒土,明日收爐灰,循環隔日分類收集。(1998年7月28日《北京日報》5版,《五十年代的垃圾分類》)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此後,城區陸續實行垃圾分類收集。人們在改變將垃圾混合倒在一起的老習慣的同時,還創造了許多管理垃圾站的辦法。西四區許多居委會採用“按站定戶、專人負責”或按門牌輪流保管公用垃圾筐的辦法。西單區有很多居委會實行了按時搖鈴或吹哨拿出垃圾箱的辦法。西單區北鬧市口居民朱玉山已經70多歲了,他對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很熱心。從開展這項工作以來,他每天晚上都在人們抬出垃圾箱的時候逐箱查看,發現誰家沒有分清,就去向人家講解。(1957年12月12日《北京日報》2版,《城區將分類收集垃圾》)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垃圾分類對於支援農業用肥起到了重要作用。本報1961年9月18日2版《大家動手做好垃圾分類》這樣寫道:當時,城區每天運出垃圾2000多噸,其中一半是有機垃圾,含有大量的氮肥。如果把有機垃圾分開運到郊區,就等於城市每天供應農村50噸化肥。而且,用有機垃圾堆肥上地,既有利於保護農田土壤,又不妨礙農事操作和作物生長。至於無機垃圾中的爐灰,對鹽鹼地和膠性土地也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但對一般土地,特別是沙土地,則有破壞土壤的作用,適於分開專用。

1993年 垃圾袋裝化得以推廣

很多北京人還有這樣的印象:雖然大街小巷都設立了垃圾桶和傾倒處,可是垃圾桶“敞著蓋,冒著尖,地上一大攤”,那個時候,處理這些散亂的垃圾成了環衛部門的一塊“心病”,即便每天花費很大力氣清理後,嗆人的異味和無法洗刷的汙跡同樣使人產生不快的情緒。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傾倒散亂、垃圾源頭暴露成為影響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居民垃圾袋裝化提上了議事日程。

1993年5月,石景山區八角街道辦事處貼出告示,居民今後所有的生活垃圾均需要用塑料袋包裝,並投放到指定地點。當時,很多居民並不太理解:垃圾,本身就是廢棄物,還要用袋子裝,豈不多此一舉?垃圾袋裝,這項首先在“雙氣”樓房推行的垃圾收集方式一問世,支持者寥寥。

不過,隨著垃圾袋裝化的推廣,人們也慢慢接受了這種方式,畢竟,實行垃圾袋裝化後,可以避免垃圾通道堵塞、氣味散發和招引蚊蠅。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到1996年底,全市有61萬戶居民和1萬多家單位實行了垃圾袋裝,使用面佔到全市的三分之二。嚐到甜頭後的市民開始主動使用塑料袋裝垃圾。雖然有的人沒有像環衛部門規定的那樣用統一規格和質地的袋子裝,但是已經開始自覺地給那些已經用舊的、到超市和自由市場買東西時所給的包裝袋找了個“物盡其用”的歸宿。居住樓房的一位女士說:“一開始動員我們用塑料袋裝垃圾,從樓上提到樓下,有點不習慣。後來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辦法,不然我家的那些舊塑料袋本身也就成了垃圾,現在習慣成了自然。”(1996年12月4日《北京日報》2版,《垃圾為何要“包裝”》)

垃圾袋裝化的推廣和普及,為後來實行的垃圾分類處理打下了基礎。

1996年 西城誕生垃圾分類第一院

1996年,《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發佈,其中,提高環境質量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強垃圾處理工程建設,發展密閉清潔垃圾收集站,逐步實現垃圾分類收集”。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上世紀90年代,西城區大乘巷居民院利用12個大紅桶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廢舊物品可以再生利用。劉平/攝

當年,西城區大乘巷家委會給全院住戶發了一封信,主要內容是:從12月15日起試行垃圾分類收集。之後,這個院的300多戶居民家家戶戶的廚房犄角兒擺著4個垃圾袋,分別裝廢塑料、廢玻璃、廢電池和廢紙,再生利用。家委會還出資買了10多個大紅塑料桶,放在樓前樓後,居民出門時順手將垃圾袋扔進桶裡。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三個多月後,這個小院共分揀出了廢玻璃100多公斤、廢塑料150多公斤、廢紙400多公斤以及一些廢電池,成為一顆點燃全市垃圾分類的“星星之火”。後來,有人將這個小院譽為“垃圾分類第一院”。(1997年5月20日《北京日報》1版,《垃圾分類第一院》)

1999年 首家垃圾分類回收系統運行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1998年,中山公園將過去的單一果皮箱改為垃圾分類果皮箱,起到了美化環境、垃圾分類的作用。臧玉缽/攝

垃圾分類後卻找不到“下家”,只能又混合清運填埋,這使許多居民的積極性一再受挫。1999年4月23日,京城首家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宣武區環衛局再生資源分選站在白紙坊投入運行。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此前,垃圾分類的回收處理一直是困擾環衛部門的一個難題。為此,當時的宣武區環衛局做出了嘗試。一方面,該局與其他單位共同研製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備,可將菜葉、瓜果皮、剩菜剩飯等生物垃圾經發酵處理生成有機肥料,解決了生物垃圾回收處理的問題;另一方面,建立了再生資源分選站,並在全區20個密閉式清潔站建立了回收點。站裡的工作人員跑遍了河北一帶的造紙廠、塑料廠、煉油廠,幾乎為所有能夠再生的非生物垃圾資源找到了“下家”。分類垃圾收集後,由該部門集中分選,統一送有關廠家回收再利用,使垃圾分類實現了最終目的。(1999年4月25日《北京日報》1版,《京城有了垃圾分類回收系統》)

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關於垃圾分類,65年前北京就有人開始做了

1999年,北京科技周,人們在科普畫廊前瞭解垃圾分類回收知識,並用撿拾的廢塑料袋換取環保布袋。史佔清/攝

到1999年底,全市首家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共從垃圾中回收塑料、廢紙、金屬、玻璃等24種垃圾資源1000餘噸,其中僅白色泡沫一項就回收了15.9噸,減少了土地佔用2271.43立方米。(1999年12月28日《北京日報》7版,《城八區環衛局聯合倡議分類回收垃圾》)

來源:北京日報

文:賈曉燕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數據庫

流程編輯:tf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