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羿为尧帝攘外安内、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淮南子·本经训》:“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其中的第一个被杀的猰貐有可能不是一个部族而是一个失节之臣。猰貐又写作窫窳,原本是天神,长着人首蛇身,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的神所杀,天帝不忍将他救活,但他活过来后性情大变,专爱吃人,并且模样也变成了龙首猫身。唐朝储光羲被迫在安禄山占领的洛阳任职,写诗“轩后青丘埋猰貐”(出自《同张侍御宴北楼》)用猰貐自比自己的失节和羞愧之情。


战神羿为尧帝攘外安内、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猰貐)

十日神话里是天帝的亲儿子,就像部落联盟中的十个部落一样。猰貐之臣原本对部落联盟和尧帝忠心耿耿,结果遭受奸人所害,九死一生逃出来性情大变,调拨十个部落反叛联盟,造成人民死伤很多。羿得到尧帝命令,首先诛杀了挑唆的猰貐之臣,镇压了反叛的部落。

凿齿氏部落活跃在南方沼泽地带,羿在这里打败了他们。该部落的习俗是成年后拔掉上颌两边牙齿,国内外很多民族很长时期保留此习俗,至今仍有。


战神羿为尧帝攘外安内、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九婴)

《淮南子•地形》:“海外三十六国,自东北至西北方向,有句婴民。”高诱注:“句婴读为九婴,北方之国也。”《山海经•海外北经》有拘癭国,读为“九婴”。凶水在北方河北一带,句婴民就是因缺碘集体患瘿病(大脖子病)的部落,羿打败的第三个势力。

大风应该是著名的防风氏,即大人国,巨人部落,善于治水,生活在浙江。而青丘在山东菏泽一带,《山海经》记载盛产以九尾狐,属于东夷地盘。应该是防风氏大军北上,利用地形与羿的大军于青丘之泽展开大战,但依然失败。后防风氏跟随大禹治水功劳最大,但因会稽山开会防风氏首领迟到了,被禹处死,由此防风氏没落。


战神羿为尧帝攘外安内、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羿断巴蛇雕像)

巴即蛇的意思,巴人起源于大巴山和江汉平原,属于支持蚩尤的三苗部落,初以大黑蛇为图腾,故称巴蛇。尧派后羿统帅华夏大军南下与巴蛇爆发洞庭大战,巴蛇大败,岳阳巴人尸体堆积如山,故称巴陵。巴人失去江汉平原,西入湖南武陵山区和大巴山之西。舜的弟弟象受封在湖南道县,巴蛇灭其国,此为蛇吞象的来历。至春秋,巴蛇的图腾先后变为鸟和鱼,巴人的中心位于湖北西部清江流域,在一个叫廪君的首领死后,巴人的图腾变为了白虎。巴人好武善战,连同为蛮夷的楚国都看不起。巴人在同楚人的战斗中,因为失利政治中心逐渐西移到重庆,建立了巴国,巴国的主要对手变成了西边的蜀国。战国时期蜀国和八国分不出胜负,引狼入室,结果一起被引来的秦将司马错先后灭亡。巴人至此融入华夏民族,主体民族为土家族。


战神羿为尧帝攘外安内、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猪石刻图案)

​封豨应该是豕韦氏,最早养猪的部落,比伏羲氏还早的霸主,因为最早掌握了养猪的技能,粮食得到大幅度提高,部落实力大增,形成了最早的部落联盟,雄霸一方。《庄子》“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桑林在河南滑县一带,豕韦氏的部落联盟仍在此生息,尧部落联盟由羿率领大军将之吞并。

羿部落是尧部落联盟中擅于射箭的部落,远程武器的加强,军事科技领先于时代,所以能够南征北战,为尧帝开疆扩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