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拼命工作時長12小時+,月收入確只有2k—5k

不久前小齊看了近幾年國家統計局發佈了《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調查報告,月入2-5K的人群工作時間最長,每天照料孩子的時間僅為34分鐘,並且月入2-5K被定義為“中等收入群體”。儘管這一定義標準被官方澄清與一般意義上的“中等收入群體”劃分標準沒有關係,但調查數據依舊暴露出了這一群體內心的酸楚。

扎心!拼命工作時長12小時+,月收入確只有2k—5k

工作月努力,薪水就越高嗎?

如果我們稍加審視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會發現工作幾乎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上班路上要忙著回覆工作郵件,到公司打開電腦有各種忙不完的瑣事,至於下班...對不起,我們這一屆年輕人沒聽過下班。

“這麼拼,月薪還不得好幾萬?”曾經很多人都這麼想。

但現實當中,只要翻開朋友圈,幾乎所有人都在抱怨每天累死累活卻依舊水深火熱的日子。這不是為了博取同情而精心準備的營銷,而是每個人最真實的狀態:拼了命,依舊沒錢。

扎心!拼命工作時長12小時+,月收入確只有2k—5k

刷新我們“三觀”的事實:幹得多≠掙得多。

宏觀上,拿去年的數據做對比:2018年我國居民一天有酬勞動時間平均為4小時24分鐘,比2008年減少4分鐘。別小看10年,我們一天才減少4分鐘的工作時間,要知道有酬勞動時間減少1.5%的同時,人均GDP增長約為1倍!我們每個人的單位時間產出的提高,反映的是10年間我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對應到收入群體,這個結論更扎心

2018年,中間收入組(月收入2000—5000元),每天工作時間最長,為7小時51分鐘。這個工作時長比低收入組(月收入2000元以下)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組(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多9分鐘,比高收入組(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多27分鐘。中間收入組可以說是“又忙又窮”的扎心一組。

扎心!拼命工作時長12小時+,月收入確只有2k—5k

錯誤的努力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

在日本一位以“毒舌”出名的作家,曾經在《喂!你的方向錯了》一文中寫到:“現在的年輕人真是的,稍有些精力就不顧一切地加班,實際上這些精力放在另一個工作上,早就制霸同齡人好吧?”

現在有一種失敗的狀態叫“無用的努力”,很多人每天都在超負荷的工作,埋頭苦幹,簡單的重複,沒有時間去休息,沒有時間去思考,更沒有時間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甚至還幻想工作都是“熟能生巧”,做多了工作能力就強了。

而事實上,你需要想辦法提高的是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每一個小時的工資,而不是靠延長工作時間,透支生命,來獲得更多的收入。

扎心!拼命工作時長12小時+,月收入確只有2k—5k

努力工作很重要,妥善管理收入更重要

另外,努力之餘,也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資產。在這個處處宣傳超前消費活在當下的世界裡,“投資”、“儲蓄”似乎成為了中年人才應該做的事情,而最應該趁此階段充實自己的年輕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為自己制定詳細的投資計劃,同時明確支出,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避免陷入過度消費的怪圈。妥善打理自己的收入,讓每一分錢都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做好儲蓄備戰未來,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努力呢?

正如巴菲特所說,努力固然重要,但世界上每一個富豪都不是靠工作發家,合理的投資所帶來的“被動收入”,才是致富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