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度】寫在視覺中國(000681)連續三次黑天鵝事件之時


【公司深度】寫在視覺中國(000681)連續三次黑天鵝事件之時


作者:小咔啦

經過幾次事件,視覺中國的關注度大幅提升,但針對其經營模式的分析文章寥寥無幾 故自己寫一篇 待持續跟蹤。


中國互聯網圖片競爭群體可分為三類,即官方圖片庫、商業圖片庫以及微利圖片庫,官方圖片庫包括新華社,人民網等; 傳統民營商業圖片庫包括視覺中國,東方 IC,全景視覺等; 微利圖片庫近年也逐漸發展起來。


目前國內圖片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前 5 家企業市場份額超過70%。其中視覺中國在創意類及編輯類圖片兩大領域的市佔率分別為50%和30%,綜合市佔率高達40%+,在圖片版權市場一家獨大。


隨著創意設計、廣告營銷、互聯網媒體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圖片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市場買賣雙方的數量和規模都在持續擴大,但因盜版嚴重,正版圖片市場規模一直偏小。


與傳統廣告公司使用圖片相比,網絡是圖片侵權“重災區”,自媒體、互聯網公司,都是圖片侵權的多發地,圖片的侵權率在眾多作品類型中位居第二,近些年,圖片版權訴訟案件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


美國的圖片行業市場規模佔廣告市場規模的比例約為2.5%,國內圖片市場規模在廣告市場佔比不足 0.5%,正版圖片市場規模佔廣告市場規模的比例則不足 0.3%,版權圖片市場滲透率約10%。


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及打擊盜版的政策不斷完善和加強,公民維權/付費意識提升、追蹤技術的快速推進,正版化的加速將推動付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視覺中國集團(華蓋+CFP等品牌整合)與超過40萬名簽約供稿人以及240餘家專業版權內容機構合作,每日更新圖片超過2億張,獨家代理Getty,後收購圖庫Corbis和攝影社區500px。


除主網站外,旗下擁有veer微利圖片庫,獨家代理Getty的iStock,視覺.ME等。

公司此前曾參與唱遊/億訊/司馬彥字帖等一些與主營無關的業務 後期逐漸剝離並聚焦核心主業視覺內容與服務。


關於收購Corbis後公司將其關閉,不再接收新的圖片,視覺中國獲得Corbis在中國的版權業務,Corbis的國際銷售業務則落入Getty負責,視覺中國獲得部分分成,此舉造成海外市場的擴張機會幾近喪失,這或許也是出於謹慎考慮,畢竟Corbis作為Bill Gates創辦的企業一直也無法撼動Getty的地位,初入茅廬的視覺中國又怎好直接開戰,況且與Getty的合作更有利於發展自身國內的業務,遠水接不了近渴,沒有必要冒著風險捨近求遠,抓好國內市場還是正確的選擇,後續再尋找機會進行擴張也不是著急的事。


關於視覺中國收購500px攝影社區是個很明智的決定,這裡有個故事方便理解,今天我們都知道洛杉磯不再是同性戀的聚集地,而是集中了不同的社會經濟體、種族和少數民族聚集地,包括韓國城、沃茨鎮和貝弗利山,洛杉磯的周圍還聚集著很多商圈,現在的每個商圈都不是由城市設計者在地圖上畫出來的,而是自組織的自發過程,其中韓國人與其他韓國人更緊密,會搬到韓國城,隨著人口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會聚集在韓國城附近,這樣這個自組織的社區又被自身所加強,沒有什麼中心管理者為所有人做決定,城市就這樣自發地進化和自行組織起來,而500px則為全球最大的攝影社區,由於攝影愛好者的集聚,因而會吸引更多的攝影愛好者進入,形成自組織的強化過程,而這些攝影愛好者又是後備的圖片供稿人,低成本優勢不言自明。


同時公司還具備規模效應也就是越多人用越好用,這裡可以參考類似於微信(同軟件方便溝通)、網通電信(打遊戲需在一個服務區)Ios(非相同系統無法組隊)由於視覺中國佔據一定的市場規模,行業內話語權相對較高,圖片質量與數量具有絕對優勢,會增強對圖片需求方的吸引力,而更多的合作企業購買圖片,又會推動更多攝影師有意與視覺中國簽約,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在供給需求端,因影視音樂類業務,上游對應明星藝人等高端群體(需要價格戰爭取版權授權)並且需要預先付費,則獲權成本高昂,而需求端則大多面向個人(無法承擔過高費用)因而客單價極低,且盈利模式除付費業務外多為廣告植入,此點與顧客需求相駁,行業的激烈競爭導致虧損時常發生,反觀圖片市場則不存在此類問題,上游面對廣大攝影師群體,因而可以獲得海量圖片授權委託,下游則更多面對企業主以及各大媒體廠商(個人佔比小),並且採取圖片銷售後分成模式,無需佔用企業自有現金流,具備低成本高回報的優勢。


在邊際成本方面,由於獲得一張版權圖片的授權後,在對外銷售的過程中,成本並不會隨著出售的次數變多而增加,購買的客戶數量越多,反而會使得邊際成本遞減。


關於圖片的時效性問題,白酒強大的一個基因在於,存貨基本不存在折舊與減值等風險,同時留存的越久越具備升值潛力,而圖片也具備相似的優勢,一個時代的變遷勢必無法重現,唯有寶貴的影像資料能使其長存,攝影作品可以真實的再現時代的變遷,在這裡我們很少會去尋找黑白默片去付費觀看,也幾乎不會去付費收聽曾經風靡一時如今卻早已塵埃落定的經典歌曲,而圖片可以說是越老越值錢,如果你迫切的需要一張經典的老照片,而又無處可尋,此時付費已經無法避免。


關於知識付費方面,我們從曾經的全網搜視頻,全網找歌曲,到如今看視頻進行會員付費,甚至二次付費,包括各大音樂會員,甚至我們隨手可得的網頁版小說,如今也變成了付費形式的有聲書以及各大互聯網書院,知識付費的概念已初步形成,隨著侵權成本的提高(盜版變少)現代人對時間的緊迫感(難於尋找),少有人會再苦苦尋找盜版(質量無法保證),短短几年間,視頻和音樂的正版化在不經意間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估計用不了多久,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所有圖片只剩兩種,授權圖片和原創圖片。


關於公司發生的黑天鵝事件:

由於黑洞照片所引發的關於版權的討論,個人看來是由於視覺中國方對上傳圖片審核不嚴所造成,並非是有意而為之,事件之後,公司進行了全方位的積極整改,同時公司成立獨立的內容安全審核團隊,整體提升其內容質量與合規服務能力,作為圖片行業的龍頭公司 經過整改,再次發生此類現象的可能性較低。


因為公司在未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情況下開展新聞編輯類圖片業務,個人看來算是常規整改,(簡書網、趣頭條、新浪、搜狐、百度、今日頭條、華爾街見聞)等均因各種問題被約談整改過,這一點算是行業通病,而目前除官方圖庫外,商業圖庫以及微利圖庫均未取得該項資質,本次整改主要涉及編輯類新聞圖片,不足圖片數量和收入的5%,對公司整體運營影響較小,但短期內勢必影響部分業務的開展,未來可能會通過合作等方式進行此類圖片業務,同時公司後續可以進行相關資質的申請,此點構不成對基本面的威脅。


近期的視覺中國被雷騰律師事務所公開舉報,《關於視覺中國公司涉嫌詐騙罪和虛假訴訟罪的公開舉報函》同時舉出視覺中國公司涉嫌的違法犯罪行為,嚴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極大損害國家司法秩序和裁判權威,嚴重衝擊社會誠信體系,確應依法懲治,希望公安機關及時查處視覺中國公司涉嫌詐騙和虛假訴訟的犯罪行為,維護法律應有的尊嚴,舉報函指出,視覺中國公司宣稱其獲得相關圖片著作權人— Getty的授權,進行維權索賠、訴訟,事實上, Getty只是一家圖片分銷平臺,不享有相關圖片的著作權,因而Getty無法將相應權利授予視覺中國方,綜上所述,目前為事務所一家之言,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對此視覺中國回應:目前沒有收到相關函件,該“舉報函”所涉內容嚴重不實,已經嚴重損害了我司的商業信譽,對此,我司已對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屢次誹謗我司的內容進行了證據保全,並將追究其法律責任,目前該律所暫無答覆,不過,這並不是兩者第一次發生交集,雙方“開撕”至少有4年,由於各類案件的複雜性就不展開討論,但視覺中國作為一家有盈利需求的企業,遵守相應法律法規的同時積極維護自身的權利也並無不妥,至於侵權還是被侵權,只要知識產權保護還在,爭議將永遠存在。


該公司生意模式簡單易懂,無非是中間商賺差價,一倒一賣,上游拿授權,下游售圖片,常年毛利60% 淨利30%,是一門不錯的生意,因其擁有的部分圖片無法重現以及替代,疊加規模效應等,企業自身具備一定的護城河,目前與眾多新興互聯網公司簽署長期合作協議,與人民網構建人民視覺網等,通過與大流量平臺的API對接,提升優質正版內容觸達長尾用戶的可能,獲客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上下游均呈愈發分散趨勢,不依賴單一供稿/客戶,渠道優勢話語權明顯。


至於人民網、阿里雲等進軍圖片市場是否會對視覺中國現有業務造成威脅,個人看法是影響一定會有,但並非那麼大,一是歷史類影像資料很難複製,對新進入者算是一個門檻,再者從供給和需求端想形成一定規模效應也絕非短期可為,並且目前視覺中國已與上述多家展開合作,後續有待觀察。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黑洞以及後續事件並不會改變企業基本面(需求推動為主 口碑影響有限--行業普遍現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行業發展,正版化率的普及,以及提升群體知識產權的認知度--習慣了免費,需要逐漸適應(招黑 招罵)(攝影師也不容易)至於互聯網新聞資質,也是該行業的普遍問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行業不會消失,需求會一直存在,看好行業的未來發展,目前無非是各企業佔有多少市場份額而已,還在吃增量階段,距離存量競爭還有些距離。


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