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也有我的一份力

今年4月24日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週年紀念日。本報全媒體平臺推出的“銘記第一星,精神永傳承”系列新聞文化傳播活動將迎來高潮。

該系列活動旨在大力弘揚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激勵新時代航天人在航天強國建設征程中砥礪前行。

活動主要內容包括:“說出你的故事·我與東方紅一號”有獎徵集活動、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週年有獎知識競賽活動、“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全景式口述歷史主題採訪活動。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全景式口述歷史主題採訪活動,我們通過尋訪當年參與該工程研製的科研人員,帶您一起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也有我的一份力

講述人陳克明:發射那天,我登上了高高的發射塔架

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離不開長征一號火箭的一臂之力。當年我有幸參加了這枚火箭固體發動機的研究、設計、試製、試驗直至發射的全過程,現在回想起來仍十分激動和自豪,往事一一湧上心頭。

1965年1月,毛澤東主席親自下達了研製人造地球衛星的任務。我當時所在的七機部四院(中國航天科工六院前身)接下了一項艱鉅而又光榮的任務——研製東方紅一號衛星的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的第三級固體發動機。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是由導彈改型研製的,其第一、二級液體火箭最多隻能把衛星加速到3.8公里/秒,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必須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這最後的加速就要靠我們研製新的固體發動機來實現。

那時候液體發動機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固體發動機技術在國內還是空白。技術水平有限,生產條件也差,沒有任何技術資料可以參考,我們只能自己研究固體推進劑。好不容易,我們弄到一本《火箭推進》的蘇聯原版教材,大家就自己翻譯、反覆學習。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也有我的一份力

設計組在當時簡陋的環境中開展研究工作

在摸索中前進的道路總是艱難的。最開始配置出的固體推進劑不達標,燃燒溫度上不來,推力時大時小。沒技術,我們就用最笨的方法一點點摸索推進劑原料配比。3年多的時間,換了三四十種配方,一次次失敗之後,我們終於獲得了成功。

推進劑原料配比的問題解決了,燃燒室殼體材料的難題又來了。我們一行人帶著圖紙和技術文件,拿著七機部和國防科委的介紹信,跑遍了十幾個省市,走訪了30多位專家,始終沒有找到一家能封閉獨立研製燃燒室殼體的廠家。無奈之下只好化整為零,把任務分解給不同廠家加工,最後再拼裝。

1967年6月,發動機的試製工作按照工藝路線全面展開。先後投產兩個批次共6臺試驗件,研製進度十分緩慢,問題很多。到1967年底,6臺產品僅有1臺達到了設計驗收水壓指標要求。沒有合格的燃燒室殼體,發動機的所有地面試驗工作無法進行。

我當時是駐211廠設計組組長,壓力很大。在這個舉步維艱的階段,七機部副部長錢學森要我們每週向他彙報一次第三級發動機的研製情況。他問得最多的是:這種事情你們設計時怎麼考慮的?聽完彙報後,錢學森說,這種新鋼材只是在實驗室條件下做過小型容器試驗,沒有進行生產條件下的工藝擴大試驗,直接上產品試製,沒有按程序辦事,違背事物客觀規律,出現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奇怪。

研發期間,錢學森還多次提醒我們,要把安全係數都放在設計者自己的口袋裡,應該給新材料、新工藝留有加工餘量,“不然設計再好,中國人生產不出來,外國人也絕不會為我們生產,設計有什麼用處?”

周總理也對這個工作很關心,我們常向他彙報情況。雖然壓力如山、困難重重,但我們心裡都明白,這是國家和民族的需要,決不能在困難面前退縮。

在錢老的親自指導下,我們設計組很快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並按照錢老幫助擬定的措施開展攻關。主要攻關措施是:重新處理試製中的設計問題;與七機部一院一部共同修改設計方案,將燃燒室殼體壁厚增加0.2毫米,為材料及工藝留有必要的加工餘量,為此發動機增重11.3千克;配合生產廠家改進熱處理爐。在鋼鐵研究院等單位的大力協同下,經過3年攻關,鞍鋼終於研製出了符合航天標準的超高強度的硅錳鉬釩鋼,燃燒室殼體的強度關隨即迎刃而解。

1969年6月,院領導決定按原計劃交付一臺正式發射“東方紅一號”用的發動機,再備份一臺。7月6日,兩臺發動機運到了北京211廠總裝車間。經過19次地面試車實驗,我們成功交付了2臺固體火箭發動機,確保了發射任務如期進行。

1970年3月27日,試驗隊一行18人乘專列從呼和浩特出發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從4月1日開始,按照技術陣地檢測工作程序表,第三級運載火箭的準備工作全面展開。在技術陣地經過12天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全系統通過了3次總檢查,星箭已經具備了轉場的條件。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也有我的一份力

長征一號固體火箭發動機試驗現場

4月24日,我和試車臺臺長董樹欣一起登上高高的發射塔架對固體火箭點火管做最後校對檢查,此時距離火箭發射只有兩個半小時。董樹欣是三子級火箭點火線路連接的操作手,我則負責對每一道程序進行監護,每一根線都要仔細核對。這是最危險的一個環節,一旦發生意外就有可能當場爆炸。但我並不害怕,只是有些緊張。我不怕被炸死,只是擔心最後一刻出現失敗,無法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

當天晚上9點35分,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震耳的隆隆聲中離開發射塔架,緩緩上升,噴出幾十米長的火焰,光輝照人。火箭越飛越快、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直衝蒼穹。

聽到不斷傳來的“星箭分離正常”“觀察傘打開正常”“衛星入軌”的報告,壓在我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已經落地。當時高興的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們盡情地歡呼、跳躍,相互熱烈握手、擁抱表示祝賀,許多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回到北京後,我接到通知住到了國務院招待所,和我一同去的還有七機部四院的李德春和董樹欣。去了以後才知道,我們有17個人要在“五一”當天登上天安門城樓。知道消息的那天晚上,我整晚都激動得睡不著。

5月1日那天,我與錢學森、任新民、戚發軔等17名代表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到現在我還記得周恩來總理那天對我們說的話:“你們都是有功之臣,為國家、民族爭了光。新中國在成立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成功發射了衛星,很了不起。”

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六院研製生產的第一個參與宇航發射的固體發動機,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雖然已經過去50週年,但50年來,這種精神不斷得到發揚光大,助推中國航天固體動力事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

當年周恩來總理對航天事業和航天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始終記在心裡,並一直用這些標準要求自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航天事業;沒有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央領導人的決策與支持,就沒有如今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雖然現在我已經退休在家,但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還是一名老航天人,只要黨需要我、航天事業需要我,我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文字整理 劉喆)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也有我的一份力

講述人宋慶元:難忘的時刻 幸福的回憶

還記得那是1970年的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它奏出的《東方紅》樂曲響徹五洲四海,撥動著億萬人民的心絃。為了響應毛主席提出的“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偉大號召,我們國防科研戰線的同志們勤勤懇懇、埋頭苦幹、嘔心瀝血、忘我工作,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貢獻給祖國的航天事業。

當年我工作的七機部二院計算站(中國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前身),承擔著東方紅一號衛星軌道計算和運載火箭彈道計算的艱鉅任務。

當時,計算站裡使用的計算機還來自蘇聯,雖然功能有限,但依然是我國那個年代最先進的計算工具之一,被當成寶貝。這種計算機無法一次計算出一條彈道,完成一次彈道測算要三次計算,耗時兩三個小時。為按時保質完成計算任務,我們差不多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兩三點,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

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科研生產陷入癱瘓狀態,全靠我們自己主動工作。說實話,家顧不上了,孩子也顧不上了。我家小孩在兩歲那年患了肺炎,可當時我工作太忙,顧不上照顧,只好請鄰居幫忙送到醫院打針治療。作為母親,我肯定疼愛著孩子,但我同樣熱愛航天事業,也明白自己工作的意義。每天晚上去加班時,孩子都哭著喊媽媽,但我只能硬著心腸去加班。

50年過去了,現在中國航天仍然是全國人民的驕傲,每當我看到中國航天事業又取得新的光輝成就,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1970年那個難忘的“五一”之夜。

1970年的春夏交替之際,我們在熱烈祝賀我國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的歡慶聲中,迎來了70年代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4月30日,單位領導對我說:“你去開個會,衣服穿得整齊一點。”當天下午,我和我的同事們就乘車趕到總參某部招待所,一些兄弟單位和部隊的同志也陸續來到這裡,但誰也不知道是開什麼會。

晚飯後,國防科委的一位領導同志才告訴我們,科委系統組織了一個17人的代表團去天安門參加“五一”慶祝活動。這17人來自參加研製和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各條戰線,有老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解放軍指戰員,大家聽了都非常高興。

5月1日下午,領導告訴我們,在周總理的關懷和指示下,我們代表團的席位安排在天安門城樓上。大家都無法按捺激動的心情,總覺得牆上的時鐘走得太慢,都盼著那幸福的時刻早些到來。

夜幕剛剛降臨,雄偉的天安門廣場紅旗招展,燈火輝煌,數十萬人云集在這裡,匯成了歡樂的海洋。晚上9點整,大家盼望的時刻來到了。在《東方紅》樂曲聲中,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門城樓,在周總理的陪伴下向我們走來。我當時的心臟激動得都快要跳出來了。

毛主席、周總理來到我們身邊,周總理指著我們高興地向毛主席介紹說:“這些是參加發射人造衛星工作的同志。”毛主席微笑著和我們一一握手。我仰望著毛主席那慈祥的笑臉,握著他那溫暖有力的大手,再也抑制不住感情的閘門,幸福的熱淚奪眶而出。

晚會開始了,我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沉浸在無比的自豪和幸福之中。我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工作,國家卻用這麼大的榮譽表彰我們,我們更應該努力把航天事業建設得更好,才對得起祖國和人民。

50年來,每當我想起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我們的關懷和教誨,一種獻身航天事業、立志振興中華的激情便油然而生。如今,我們不僅可以成功地發射各種人造衛星,而且掌握了衛星迴收技術。航天事業飛速發展,能把自己此生的智慧和精力都貢獻給祖國的航天事業,我感到既驕傲、又自豪。

(文字整理 任悅鳴)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也有我的一份力

講述人張龍貴:東方紅一號衛星上有我們研製的晶體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當衛星劃破長空,傳來熟悉、清脆的《東方紅》樂曲時,我們在遠離北京的軍墾農場的學員們和全國人民一樣,都情不自禁地歡騰起來。大家互相擁抱,高興極了,當時不少學友都來問我:“星上有你們室研製的晶體吧?”我激動地大叫起來:“有,有呀。”

4月25日,新華社向世界宣告中國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情況。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其中頻率元器件就是當年的七機部二院計量站(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前身)研製的石英晶體。

作為穩頻關鍵元件,衛星、火箭和地面跟蹤測試系統都少不了石英晶體。當時,七機部領導宋健、任新民曾多次指示:“石英晶體是關鍵元件,是成敗的關鍵。”203所石英晶體研製室在1957年成立,當時是為航天各型號提供所需石英晶體產品的唯一單位。1960年經歷了大發展後,所裡增加了不少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我也作為其中之一於4月初來到了所裡。

當時條件很差,工藝設備和測試儀表很少。在室主任、老專家高景浩的指導下,石英晶體工程組下分高、中、低和標準4個專業組,我和同年級同學陳仲倫負責低頻晶體的研製工作。當時,大家克服困難,白手起家,自力更生,邊幹邊學,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都緊密配合。工作中,大家都任勞任怨,互相配合,加班加點習以為常,為了工作從不叫苦。從1961年起,我和陳仲倫、王秀英一起,先後研製多種低頻晶體。

1964年前工作條件很差,如在研製12.8千周和16千周晶體時,由於其環境條件要求苛刻,我們對支架結構進行了多次設計和試驗,特別是在耐振、耐衝擊方面。每次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很辛苦,要把測試設備從西院搬運到東院例行試驗室,當時沒有現在的運送工具,用推車運送怕振壞了儀表。於是,每次我都要和陳仲倫一趟又一趟用雙手託著走,生怕不小心磕著、碰著,出了故障耽擱了試驗進度。

最困難的還是搬運從計算處借來的又重又大又笨的1兆周計數器,它的重量相當於現在的洗衣機大小,約150斤,還沒有軲轆。每次去做試驗都是我和陳仲倫用大竹槓子來回抬,要輕起輕放,生怕它出事,一路提心吊膽。做試驗時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我們克服了無數次的高頻振動引發的震耳欲聾聲。當時為了儘早完成任務,做到元件先行,大家都很少考慮個人得失。

工藝師王秀英也與我們配合得非常好,雖然不斷反覆進行製作與改進,但她從不厭煩,每次都精心操作保證質量,總是提前完成任務。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各型號需要的幾種低頻晶體的研製都按時完成了任務。

今天回想起來,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初期,我們做了一點點貢獻,如今深感這是一種光榮。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實力大大增強,我國航天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大揚了我國國威和軍威,我作為一名航天人也感到很自豪。現在,203所的石英晶體元器件室先後經過幾次技術改造,通過大家的努力,不論是研製生產手段還是產品種類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更好地為我國航天事業服務,望各位同志加油,再加油!

(文字整理 苗珊珊)


編輯/ 劉喆

美編/ 張萍

採用圖片除本報資料圖片外均由相關單位提供

審核/ 李淑姮

監製/ 索阿娣

東方紅一號衛星升空,也有我的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