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汪建平|春節話幸福

「隨筆」汪建平|春節話幸福

幸福屬於個人的精神情感世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儘管對幸福的理解不同,感受不同。

“一簟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樂”。好學仁人的顏回,他認為他的這個狀態就是幸福的。

古希臘哲學家狄奧根尼的所有財產僅有一個木桶、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個麵包袋,且常年居住在一個木桶中,以身體力行苦行主義。當亞歷山大大帝去見他,問他需要什麼幫助時,他唯一的回答是:“請不要遮住我的陽光。”他,在享受著他自己的幸福時光。以至於亞歷山大大帝后來說:“我若不是亞歷山大,我願是狄奧根尼。”

農民過去有“闔家團圓瓜棚坐,閒對風月笑呵呵”的幸福,現在大多數父母卻常年獨守“空巢”。在外人唏噓、感嘆之際,父母想到的卻是兒女在外地學習或打拼,都有看得見的成效和可期許的未來,內心很是寬慰,油然而生的難道不是一種幸福感嗎?

幸福的來源遠不止於此。“知音其難哉”,“樂莫樂兮新相知”;“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如果真有一個信你懂你的和而不同的朋友,真有一個可以託付並相伴終身的愛人,無疑是十分幸福的。

幸福需要各種條件,如和平、溫飽、健康等,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條件或曰“幸福指數”,但擁有了這些條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很難想象一個對事冷漠,對人無情的人會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雖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但有一個共同點:因愛生情而幸福,會“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幸福千千萬,人人有幸福。要說出一個為十四億中國人或海外華僑一致共有的幸福,那就是每年的春節了。在春節,人人的幸福感最強,因為家國情懷在此時此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詮釋。


作者簡介:汪建平,原中國銀監會安康監管分局調研員,金融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於《人民鐵道報》《金融時報》《陝西日報》《星星詩刊》《中國金融文學》《金融文壇》等報刊,入選《中國當代散文精選300篇(2018卷)》、《中國詩歌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