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央行数字货币赶超支付宝为时尚早,百姓关切的问题却是其软肋

支付宝在如今的移动支付时代,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接近6成。

如果考虑微信的4成,如今可谓是支付宝一家独大,微信紧随其后,两者相加,占据移动支付领域的9成以上。

如今,按照央妈计划,本月央行数字货币DCEP钱包将在苏州、深圳、成都、雄安开启试点之路,更为直接的是,苏州本月起,部分人员的工资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到个人数字钱包里面。

其他试点城市,据报道,成都最先开始试点的应用场景是太古里的商户;雄安则是将试点场景拓展至了零售、娱乐、餐饮等生活场景。

谈论央行数字货币赶超支付宝为时尚早,百姓关切的问题却是其软肋

现在支付宝和微信已经非常普及了,小摊小贩、超市饭店,几乎所有消费地点的显著位置都同时挂着或贴着、摆着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

现在央妈突然又来个数字人民币,真的有必要吗?云闪付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有这么回事,但是要问你使用过吗?基本上所有的人都会说,只是听说过,没有使用过。

在支付宝和微信这两个老大老二面前,其他移动支付都不是对手。

甚至有网友断言,就像前几年某银行搞的云闪付一样,最终将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直到销声匿迹。

在一个支付宝和微信都已经相当普及的情况下,再出现与其类似的支付钱包,要想全民推广,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不解决好民众关切,人民币数字钱包想要推广完全走市场化道路,可谓是死路一条,并不看好今后发展,赶超支付宝就更不可能了。

要知道,支付宝和微信都是完全市场化道路,经历市场的千锤百炼,始终把消费者和商家放在第一位,才有如今的发展,央行真的能做到吗?

而且,就目前公开透露的情况来看,央行数字货币钱包与支付宝微信相比,有三个很大的短板,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大众是否接受数字货币钱包的关键,也是数字货币钱包的软肋。

大家关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支付宝有余额宝收益,数字货币钱包能做到吗?

现在数字钱包就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就和现金是一模一样的,拿到手的100块钱放在手里永远都是100块钱,不会多也不会少,如果遇到通货膨胀,还会发生贬值。

支付宝就不一样了,钱包里面的钱可以放在货币基金里面,是有收益的,不管收益多少,总比无收益对人的吸引力要好很多,在这个全民注意理财的大趋势下,居民的钱喜欢放在哪里,是否具有理财功能,已经成为居民将自己的资金放在哪个池子一定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大家关切 第二个问题,支付宝有花呗,可以信用支付,数字钱包是空的,能买到东西吗?

支付宝这个花呗功能,不需要绑定信用卡,直接就可以用花呗信用消费,就和使用信用卡是一样的,而且比信用卡更方便。

自从有了花呗之后,把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都搞得七零八落,现在身边还有多少人还在使用信用卡消费,使用什么方便,居民最有发言权,最终反映在市场份额的占比上。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央行拟推出的数字货币是纸钞替代,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现在央妈的数字钱包的钱和现金是一样的,没有了,就没法买东西了,着急使用,也无法应急了,没钱了,你还去逛街吗?这显然对于市场消费起不到正面促进作用。

大家关切的第三个问题:对于手机的配置,现在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有支付宝,数字货币钱包对于手机的要求要求更高一些。

这显然是数字货币钱包在推广道路上的一大软肋,据说,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碰一碰"功能对于手机是有要求的,不是所有的智能手机都能使用,如果你现在想使用货币钱包,让你先花钱买个新手机,你还有多大意愿呢?

居民使用某个软件讲究的是实惠和便捷,二者缺一不可,支付宝这方面做得确实非常好,但是央行是国家的,

它能像马云一样给使用数字货币钱包的人带来实惠吗?比如发红包,哈哈!

支付宝还有很多日常功能,比如缴纳水费、电费、气费等等,实在太多了,至少在目前来说,数字货币钱包都没有,央妈数字货币要想达到支付宝的高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倾向于使用货币钱包还是支付宝?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