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本文配图选自热播电视剧《清平乐》剧照、相关历史人物、绘画图片等。


首先说一句:文末有惊喜哦!


最近我也在追《清平乐》。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曹皇后和宋仁宗的感情却让人越看越累,尤其张贵妃出现后,很多观众为皇后抱屈,恨得在弹幕里跳脚。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我回家翻了《宋史》和《中国皇后全传》等等几本书,今天先给个历史中真实的剧透。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曹皇后18岁奉诏入宫,次年被立为皇后,《宋史·卷二百四十二》评价她“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台北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图》中,有曹皇后的画像。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历代帝后图》曹皇后画像


画卷中的她,神态肃穆端庄,头戴九龙花钗冠,面贴珠钿,耳边佩戴两博鬓,身穿翟衣带绶,佩环,冠服面饰都相当华丽。


宋朝皇室早年为治国“崇文抑武”,就有过与武将结亲的沿袭,在北宋九朝皇帝十七位皇后中,十四位为将门之女。


而《清平乐》里张贵妃的原型温成皇后张氏,在史料记载中的确更为仁宗喜欢,爱到什么程度呢?张贵妃爱吃金桔,仁宗专门派人南下江西采购,让这种汴京人原本不认识的小众水果瞬间出名。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1048年,几名禁卒发动变乱杀入后宫,被曹皇后及时镇压下去,而仁宗执意要将这个功劳安给张氏,于是升她为贵妃,并隆重举行北宋历史上第一次贵妃册封仪式。


为了郑重,仁宗特地命令组成“贵妃册封领导班子”,反复研究,参照历朝历代典故,编纂了《贵妃册礼仪注》,筹备了一个多月,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一起拜贺,无比隆重。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涑水记闻》记载张氏在后宫的饮食、日常生活用品等供给,都已经超过了皇后的礼仪标准。《长编》说张氏的出入车辇十分豪华,已经和皇后媲美。


即便成为仁宗的“白月光”,张贵妃也不是福气深厚的人,两个女儿都不到3岁夭折,她连续丧女悲痛不已,自请降级说:“我连遭灾殃,可能是命薄福浅,请求降为美人,以消灾避难。”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可灾难没有停止,31岁那年,贵妃染了急症,很快去世。


一向谨慎的仁宗悲痛不已,再次破格追封她为“温成皇后”,辍朝7天(贵妃只有3天),京城禁止音乐一个月。


而曹皇后则活了张贵妃的两辈子还多,六十四岁去世,与宋仁宗合葬永昭陵,谥号“慈圣光献皇后”。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稳居中宫28年,从皇后做到皇太后,又成为北宋开国第一位太皇太后。


所以,从身世、经历、爱情和婚姻等各种角度来看,这两位女子,究竟谁更幸福呢?或者比较两个追求完全不同的女人是否幸福,这个观点本身就比较局限?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著名宋史研究者吴钩,在新书《宋仁宗:共治时代》中评价:


“世人都知道他平庸无为,终生困守京城,爱恨不能自主,战战兢兢,谨守皇帝本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殊不知,正是他的万事不自由,才成就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宋仁宗赵祯画像


在北宋都城汴梁城东京(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许多文人墨客写书绘画追忆当时繁荣。被誉为神作的《清明上河图》,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画卷长达近十米,那么多小人儿和场景各不相同、惟妙惟肖。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之文明,历千载演进,造极于赵宋”。


对比唐代红绿辉映的浓艳之美,宋代审美清新淡雅,用墨作画、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宋代·赵黻《江山万里图》


用单色釉烧瓷,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宋代·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至今留存于世的书法山水画,仍是世界公认美学造诣之最高。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苏轼《寒食帖》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宋代·马麟《秉烛夜游图》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宋代·工笔小品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北宋《戏猫图》


而活在那个年代的女性,幸福感也挺强。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南宋·李嵩《观灯图》局部


她们不仅能在几乎彻夜开放的早市晚市逛吃逛喝,手里私房钱也充足,架得住各种买买买,包括进口珍珠制作的饰品、粉扑、乃至蔷薇水(香水)。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南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在南宋都城临安(今天的杭州市),珠宝市场非常活跃。


门市上的陈列琳琅满目:猫眼儿、马价珠、玉梳子、玉带、琉璃等奇珍异宝很多,尤其是珍珠。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王安石有一首诗题为《忆江阴见及之作》:“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墙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说的就是这繁华的进出口贸易。


当时宫廷贵妇的生活更是奢华。无论剧中,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还是《历代帝后图》中的画像,你会发现脸上的“珍珠饰品”花钿妆遍布脸颊、额头和发冠。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宋钦宗朱皇后画像


除了珍珠饰品,她们的发饰也相当讲究。宋代冠饰丰富,特别受年轻女子喜爱。稍微体面些的女子出门都要戴上一顶冠子。


普通百姓会用竹篾等材料编成圆团形制作,在北宋中期的皇宫中,皇后嫔妃则会佩戴相当昂贵的非洲进口白色犀牛角——“白角团冠”。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比团冠更高级的是亸(duǒ)肩冠。它是在团冠的基础上,因四周冠饰下垂至肩膀,冠上又用金银珠翠点缀,因此而得名。


而彰显身份的凤冠霞帔则成为后妃、贵妇之标配。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宋代皇后翟衣


《宋史》有载,宋代后妃的最高级礼服,是翟衣配凤冠,比团冠类更华贵,即龙凤花钗冠,用在最隆重的场合:受册、朝谒、朝会。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在很多史学家眼中,宋代是中国女性过得有声有色的时代,从司马光到朱熹,都开明倡导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受教育。无论是文武、经商、乃至厨师(宋代女厨师被称为“尚食娘子”),杰出女性不断涌现。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清代·崔错《李清照像》


甚至宋代女性拥有离婚权,可以提出离婚的理由多种多样,除了感情不和之外,或因丈夫犯法,或因丈夫生病不堪生活,妻子都可以提出离婚。此外还规定:“丈夫外出三年不归者,其妻可改嫁。”


网上曾有一组调研:如果可以穿越回古代,你想回到哪个朝代?


得票最多的就是宋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和思想的开放,都担得起“风雅宋”的名号。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明·仇英临宋人《妃子浴儿图》


当然,宋代也充满了“局限性”。


我就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宋代虽然已经出现了牙刷,但制作简陋,对比现在各种功能型号齐全的普通牙刷和电动牙刷,你会觉得用木头钻孔插上马毛入口感觉不错吗?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传说中的宋代牙刷柄


还有化妆品,她们的粉妆通常由有毒的铅粉制成;虽然不缺少各种宝石,却只有命妇才能以金、真(珍)珠、翡翠(翠羽)作为首饰,民间女性的首饰材料仅仅限制在银、玉、琉璃等等。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换成今天的你,戴个喜欢的项链还得考虑身份地位不够资格,会开心吗?


所以,看上去再灿烂的时代,都有局限。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可是我们却对阅读有很多偏见:比如,男人读历史经济,女人读文学小说;读村上春树的人,一定比看漫画的人“高级”;读经典大部头更有格调,而读畅销书必然很low……


可是,阅读为我们打开另外一个世界,如果给阅读人为设限,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岂不是缩小了很多?


就像今天,我们看起来是在聊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实际上呢,通过阅读各种各样不同的书籍,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关系、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审美特点,这是多么意外而丰富的收获啊。


所以,阅读根本就不应该被定义。今天,让我尤其开心的是,邀请到我特别喜欢的女演员马伊琍参与我们的“阅读,不定义”活动。


马伊琍X李筱懿:阅读不定义,究竟是什么?


说起读书,她这样认为:


“仔细想了想,我的启蒙阅读是《故事会》。那么小小的一本,男女老少都爱看,然后就是妈妈单位长期订的杂志《中国妇女》,再后来,街道图书馆借书,神话童话都被我翻遍了,然后开始看小说,我看书很杂,探案的、言情的、叙事散文的、哲学的、人物传记都喜欢,书嘛,越多样越好,就像每一种声音都有存在的理由,不需要给自己设限,最不喜欢别人说这不是女孩读的书啦,那应该是男孩读的书啦,只要想看,什么都行,管它呢。阅读不是任务,更无需炫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随心而来,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