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為何多次“詔求直言”?各方面原因促成

"詔求直言"是指以皇帝的名義頒發詔書,要求臣民就某事項,有時也沒有具體事項進行言事的行為。

目的是為了處理一些特殊情況,解決現實中的某些問題。言諫制度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但當時尚不完備。發展到了宋代,已經成為中央監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詔求直言是皇帝的一種特殊求諫方式,皇帝廣開言路來塑造一種明君的形象,從求言詔書的內容來看並沒有對諫議人員及其內容有所限制,但實際運行過程中卻有所不一,許多官員因為上書勸諫因言獲罪。詔求直言作為一種特殊時期的監察模式是對宋代監察體制的補充,它不僅僅使得中央和地方官員有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更開放了一個平民百姓與皇帝對話的政治平臺。雖然在上書的過程中存在許多亂象,但無疑有利於統治者掌握民情。今天我們便來分析一下宋朝皇帝"詔求直言"的原因。

宋皇為何多次“詔求直言”?各方面原因促成

天譴論的影響

宋代皇帝詔求直言次數較多,當發生災異和危機時,統治者意圖群策群力來緩解自然災害或危機對現實政治的衝擊。其求言行為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僅受到自然災害的直接影響,還和當時的政治生態環境相關。宋代皇帝詔求直言有其一定的災異天譴理論基礎,每逢重大災異,皇帝往往會下詔求言來救政弭災。

宋皇為何多次“詔求直言”?各方面原因促成

天譴論是影響中國古代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對於自然災害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人們往往將災異視為上天的譴告。《春秋》中就有大量關於災異遣告的記載。西漢董仲舒為適應統治者的需要,把天譴論進一步系統化建立了"天人感應論"。此後這種儒家傳統政治思想在中國古代一直佔據著主流地位,災 異遣告說也不斷被史學家應用和書寫。天人感應論認為,天子的權利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王者承天意以從事"。當君主失德違背天意從事時,上天會降災異以示警告。

宋皇為何多次“詔求直言”?各方面原因促成

由於天譴論的影響,發生災異時君主往往視為上天對自身失德的警告,進而檢討自身下詔求言。宋代災異求言有很多,如旱災求言、雨災求言、火災求言、地震求言、彗星求言和日食求言等。

在天譴論的影響下,災異求言成為宋代皇帝詔求直言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發生重大危機時,為滿足時局的需要是皇帝求言的又一推動力。從宋初立國開始,一直受到鄰國的侵擾,邊疆戰爭不斷,加之宋庭推行"右文"和"守內虛外"的政策,在對外戰爭中一直處於劣勢地位。宋代皇帝危機求言高達 35 次,主要集中在宋欽宗和宋高宗兩朝。此外,為數不多的改元求言、收復失地和詔前宰執言事等求言類型也是迫於局勢的需要,戰爭危機求言成為宋代皇帝求言的一個主要原因。

時局的需要

在面對一些突發情況,皇帝也無能為力時,就會群策群力,因此宋代皇帝詔求直言很多情況下往往是迫於局勢的需要,特別是危難時期的求言。在北宋初期和後期,以至於整個南宋一朝,宋朝疆域都受到鄰國的侵擾。在面對戰況不利又無計可施時,君主會下發求言詔書,問計於朝臣和民眾。太平興國七年,遼景宗去世,年幼的遼聖宗即位,由蕭太后攝政。雍熙三年,宋太宗命曹彬率主力北上,直取燕京,後戰敗,遼聖宗和蕭太后趁機南侵,劉廷讓部全軍覆沒。賀令圖、楊重進被俘。端拱元年十月,遼軍攻佔涿州。十一月,遼軍攻下長城口,又佔滿城,進至唐河北,大戰多次,雙方傷亡慘重。宋太宗在端拱二年正月十一日下發求言詔書:

"頃者以燕薊之民,國家舊俗,此因晉室,遂陷北戎。耆老沒於遐荒,子孫墜於塗炭。間歲以來,乘秋為患。凡中外臣僚、文武百辟,比肩食祿,峨冠在庭,必有智路宏深、才識並茂,可以坐清祅祲,克靜烽煙,各宜悉陳所見,密具封章。所責盡心,無効鉗口。"

宋皇為何多次“詔求直言”?各方面原因促成

宋太宗的攻遼大計失敗,面對遼軍的步步緊逼,無計可施而問政於文武眾臣。

士大夫給予皇帝的壓力

詔求直言並非都是宋代皇帝主動進行的政治行為。在發生災害和危機時,宋代士大夫往往積極上書皇帝下詔求言,尤其是宰執群體,更與時政闕失有著密切的聯繫,並受到災異天譴轉移論的影響。在宋代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士大夫積極參政,尋求更多的話語權,這一方面與皇帝主動求言的行為不謀而合,另一方面也對君主施予了輿論壓力,促使皇帝被迫下發求言詔書。

宋皇為何多次“詔求直言”?各方面原因促成

災異天譴論意在譴責君主的言行,看似君主對災異負全部責任,但也常有上天降責,皇帝令大臣替罪的事例。《呂氏春秋·制樂》中記載了宋景公時期發生星變,景公問計於子韋,子韋建議可將禍移罪於宰相。除了可移罪於宰相,他還提出了移於民眾、移於收成的建議,但均未被採納。西漢王莽時期,這種大臣替罪行為頗為流行。大司馬逯並和大司馬陳茂都曾因日食而免官,每逢重大災異,策免三公也成為了一種慣例。

宋代災異發生時,執政大臣往往上書請罪,主動承擔責任,但大多情況下君主並不會降責於大臣。紹興七年七月,因旱求言,宰臣張浚、樞密院使秦檜已下,皆引咎乞罷黜。紹興三十一年夏四月,殿中侍御史陳俊卿以"久雨",上疏請求高宗求直言,宰臣陳康伯、朱倬也上書待罪,高宗曰:"罪在朕躬,豈可移過大臣?"

儘管高宗沒有移罪於大臣,在災異天譴轉移論的影響下,輔政大臣作為主要政治參與人員,對災異的發生承擔相應責任,他們積極施行救災彌災之策,成為促使皇帝下詔求言的壓力之一。

詔求直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一種彌災救助手段。

總結

宋朝皇帝的"詔求直言"有其獨特的時代特徵,宋代皇帝求言的次數與時政危機和自然災害有密切聯繫,且受皇帝本人明智與昏庸的影響。宋代皇帝詔求直言和黨爭密切相關,無論是從求言原因來看,還是從求言效果來說,都受到北宋黨爭的影響;朝臣利用皇帝求言機會進行輿論造勢,發表一些有利於自己的政治言論,如宋仁宗明道元年的火災求言,大臣們不斷請求皇太后還政,成為時政熱點的突破,進而對當政者進行限制;宋代皇帝下發求言詔書之後,會對臣民進言進行一定的控制,一些投機分子也揣測皇帝心意以求升進。對於不利言論,宋代皇帝往往給予上書者嚴重懲罰。宋高宗紹興八年的危機求言,高宗傾向和議,當時士大夫皆以為和議不可。主戰派人員大多遭到貶斥。議和派官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升遷。此外,皇帝也會採取罷求直言的形式來維護政權。

宋代皇帝詔求直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權,但這種限制是有限的

。考察詔求直言的宋代皇權的關係,宋初詔求直言的確限制了君主的權力,但隨著皇帝求言的行之日久,這種進言渠道逐漸被帝王所掌握,使之為皇權服務,成為皇帝建立納諫明君形象的一種手段。

宋代皇帝詔求直言成為了宋代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對宋代的時政民生頗有改善,影響著宋代的政治文化,但對臣民所上封事的施行與否,往往取決於皇帝的個人意願。有時詔求直言在皇帝和上書者看來,也知道不一定取到具體效果,但是這種形式一直存在,一直被提倡。皇帝的登基求言甚至成為宋代祖宗故事的一部分。這體現了君臣在災害和危機面前積極求變的一種表態,在某種層面可以消解自然災害或人為災害對現實政治的衝擊。宋代皇帝詔求直言類似於一種禮儀性的存在,有很強的象徵作用,所以得到長期保留和書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