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隆·戈登痛失扣籃冠軍,是韋德的鍋,還是NBA讓韋德當評委的鍋

  如果說“給日漸式微的NBA全明星製造話題”是聯盟的第一要務,那麼他們已經成功了。

  2020年全明星週末第一天的新秀賽,東契奇和特雷·揚的激情擁抱掛遍所有平臺,成為美國和斯洛文尼亞同志情誼永流傳的完美宣傳畫;錫安則化身空接工具人扣歪籃筐,還在賽後嘴硬“籃筐質量有問題”。第二天阿隆·戈登連得4個滿分,成為5年來首人,卻在加賽中惜敗小德里克·瓊斯,第二次成為扣籃大賽亞軍。

  一個“卻”字轉折引發的戲劇反差,足夠引發各路球員和球迷鋪天蓋地的吐槽,阿隆·戈登本人也在攝像頭面前直接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不該是這樣,我應該拿兩個冠軍的,下次我參加三分大賽好了。”

阿隆·戈登痛失扣籃冠軍,是韋德的鍋,還是NBA讓韋德當評委的鍋

  戈登說得很有道理,畢竟三分大賽沒有鬧心的評委。雖然他今年的三分命中率只有31%,但是特雷·揚的歪把子射術可能給了戈登“我上我也行”的底氣。

  賽季至今,特雷·揚場均命中3.5個三分,外線準心37%,卻在三分大賽首輪就被淘汰出局。今年的三分王屬於五個月內跟國王隊鬧翻了四次的巴迪·希爾德,說明老天比起笨小孩更喜歡有心思的小孩。

  一個最直觀的例證:帕特·康諾頓在完成一個貌似平平無奇、甚至和他第一個扣籃有些雷同的跨人暴扣之後,觀眾和評委通過回放才知道這球有多麼細思恐極:康諾頓在起飛之後還把球往籃板上磕了一下——就像你在飯前洗手的同時順便洗了腳、《肖申克的救贖》裡主人公安迪在逃獄前一晚特地換了新鞋子一樣。

  然而扣籃大賽的尷尬之處就在於此:在這個幾秒鐘就結束戰鬥的地方,你很難通過玩這種後知後覺的細節來贏到最後,現場的驚呼聲彷彿500毫秒的延遲,他們可能還得翻百科全書才能理解康諾頓第一球為什麼穿著一身夏威夷沙灘套裝——那是電影《白人不會飛》裡的經典形象。

  可惜現實很殘酷,就算康諾頓在評委席面前搔首弄姿等來了一個滿分,他依然因為總得分低了小瓊斯一分的緣故遺憾出局。

  同樣出局的還有幾無疑問的德懷特·霍華德。內線球員參加扣籃大賽幾乎是自找沒趣,他們無法像鋒線球員那樣兼顧起跳滯空和動作舒展性,只能通過cosplay和飛躍汽車這樣的歪門邪道來拉分。

  於是霍華德今年真的又扮演了一次超人,又找來了傑米爾·尼爾森給他捧哏,還特地把24號貼在胸前用以紀(拉)念(分)。當然,34歲的老超人已經不太會飛了,其實他8年前那次嚴格來說也不算扣籃,頂多是把球砸進籃筐,然後就開啟了花樣繁多的道具扣籃時代:無人機、平衡車、吉祥物......說不定哪天我們就能在球館裡看到他們騎摩托扣籃。

阿隆·戈登痛失扣籃冠軍,是韋德的鍋,還是NBA讓韋德當評委的鍋

  說到捧哏,其實扣籃大賽就像說相聲,三分逗七分捧——尼爾森的喂球還是一如既往的老道,而如果馬克爾·富爾茨沒有準確把球扔到籃筐邊緣再彈回來,那我們也無法見證戈登那記瀟灑的轉身單臂扣籃。但捧哏最好還是有點情懷要素,比如當年用腳給莊神傳球的納什,原計劃給霍華德傳球的科比,戈登要是願意費點心思找個魔術名宿過來,說不定就穩了。

  戈登自然懂這個道理:“我原來是想飛奧尼爾的,但是他不願意,然後周圍的人都在喊塔可的名字,我就覺得,這樣也不錯啊,他身高7尺5(2米26),是這個場子裡最高的人了。”

  看,這就是戈登犯的錯誤,塔可·法爾確實高,飛躍塔可也很有視覺衝擊力和“我要飛得更高”的人定勝天精神。但實際表演起來,卻有些“戈登騎到塔可脖子上去了”和“完全沒前幾球那麼有麻花感”的尷尬。所以場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球員們激動得飛起,因為飛越內線長人是他們永不過期的梗,但實際上的觀感卻是另一回事。

阿隆·戈登痛失扣籃冠軍,是韋德的鍋,還是NBA讓韋德當評委的鍋

  就像瓊斯所說:“戈登沒有滿分是因為他撞到了法爾的腦袋。”我回想了一下戈登的飛躍姿勢,還挺疼的。

  反觀小瓊斯,雖然幾乎每一球都是胯下換手,而且最後一球也是沒啥新意的罰球線(內一步)飛扣,但總的來說,沒有戈登騎塔可的這種反差。

  換句話說,戈登的問題是在滿分只有50分的情況下,前幾球扣出了將近70分的效果,其中那個轉身單臂扣籃更是達到了80分,卻在最後一球“只”扣出了50分左右的水平。而小瓊斯則比較穩定,每一球都是50-60分。

  所以還是50分太少了。

  至於評委們在最後一球的打分,在痛罵韋德大搞關係戶、打壓友商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看看評委們的狼人殺發言——

  評委坎迪斯·帕克表示:“此前評委席已經商量好再給一個平局,我給的也確實是10分滿分,不信你們可以看當時的記分牌,可不是我臨時變卦的哦。”

  評委Common表示:“我們認為比分會打平,大家都在說打平了......但是有人沒做正確的事情。”

  於是狼人韋德選擇自爆:“如果你看一下所有評委的打分,我並沒有對戈登有偏見,他以1分之差輸了,但我又不是唯一一個給他9分的,有3個評委給了9分,讓他們說去吧!”

  然而當比分出來的一瞬間,四名評委的眼光全部指向韋德,而韋德只能攤手轉移視線的時候,這局遊戲就已經宣告結束了。

  其實根本問題也不在韋德:主辦方明知有熱火小將參賽,還讓熱火名宿過來當評委,這個差事從一開始就不好做。正所謂遠不間親,新不間舊,小不加大,義不破淫。

阿隆·戈登痛失扣籃冠軍,是韋德的鍋,還是NBA讓韋德當評委的鍋

  說到底,如果事先把韋德排除出評委席,換一個和這四名選手沒啥關係的名宿,就算戈登沒奪冠,也不會有這樣的爭議,畢竟這是一個社交和人情時代,你看這幾個評委私下裡商量好打平局,這種事情原則上也是有問題的。

  然而現在說這些都為時晚矣,第二名之於戈登,就像第四名之於阿森納,已經成了扣籃大賽的歷史名梗。希望戈登在明年的三分大賽上甩掉第二名的鐵帽子,像技巧賽的阿德巴約那樣為大個子正名。

  霍華德也走在“為大個子正名”的路上,他在賽後表示自己希望再參加一次扣籃大賽,他還會練習胯下換手扣籃,以顯得自己更像一個小前鋒。

  不知道小德里克·瓊斯有沒有打噴嚏,我倒是希望霍華德下次扮演超人的時候千萬別落下紅內褲——穿外面的那種。


  (撰文 / 潘志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