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等于谋财害命

德国民间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然而在交通工具与通讯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不能做到守时,甚至习对惯性的迟到不以为然反而立为偶像式的个性标签。


1、不守时的人,常常以延时彰显大牌个性。

这么做,等于谋财害命


西洋天后麦当娜在英国曼彻斯特开演唱会时足足迟到了50分钟。晚点出现的麦当娜面对台下两万多焦急唏嘘的歌迷不仅没有真诚道歉反而失控的大爆粗口辱骂歌迷,最后为了演唱会顺利进行才不得不解释迟到的缘由。因为这近一小时的延迟,演唱会半夜11点半都无法结束,许多粉丝歌迷不得不为了第二天准时上班而提前抱憾离场。经过此次辱骂歌迷事件,麦当娜公众形象瞬间失色,并失去了很多铁杆粉丝。

这么做,等于谋财害命


李湘在娱乐圈堪称“迟到大王” 2007年9月的重庆丰都民俗文化节晚会,作为重庆常客的李湘却在演出活动中迟到50分钟,被问及迟到缘由她只是一笑付之:“不管谁的错,到了都好。2007年3月份举行的垫江牡丹节开幕式上,李湘迟到整整20分钟,晚会一直推迟到她到场才开始。而当年在重庆主持的多次活动她都状况频出,而且从不做任何解释。


这么做,等于谋财害命


相反2012年7月谢娜由于乘坐飞机延误在话剧《暗恋桃花源》虽然迟到了两个多小时,但是当演出结束后,谢娜在谢幕时突然下跪向观众道歉,这一举动不仅博夺了台下观众原谅并且令所有人大为感动。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说:“最后谢娜这一跪,湿了她的眼眶,也湿了所有观众的眼眶。”


2、用迟到引人注目的背后,其实是自恋过度。

守时是人最基本的教养和起码的品德,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信任的起点。偶尔的晚到良好的态度或许可以弥补迟来的缺憾和愧疚,但习惯性的迟到就是人品的扭曲和性格的问题了。

心理学家皮埃尔·温特在研究调查后指出:迟到有多种含义,但各种形式的迟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迟到者让自己因迟到而“引人注目”。迟到者以迟到来自视高于别人,因为毋庸置疑,别人在等待中会不断地想到自己。作为缺失的对象,迟到者就是想要成为别人渴望的对象。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自恋的表现,这种自恋使他们无法尊重别人。

这么做,等于谋财害命


由此可见习惯性不守时的人就是一个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狂,不仅不会替他人的焦急等待有丝毫考虑反而总是以各种借口为自己“正名”开脱。一个经常浪费自己时间又浪费他人生命的人就算再有声望也会被一次次迟到耗尽大家的耐心最终声名狼藉,就算再有才华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难怪曾经红遍全球的贾斯汀比伯现在会令歌迷直呼“失望“”恶心“,谁让他通宵打电动演唱会时又睡过了头,不愿守时的背后是对自身职业的不尽职,对万千粉丝之爱的亵渎。

这么做,等于谋财害命

3、请珍惜肯为你提前到达的人。

美国电影《实习生》里年近七十的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本, 在退休后又去上岗找了份“高龄实习生“的工作。介于他是个年迈的老人,连CEO都不好意思使唤他的情况下,本不仅每天上班时提前开车等候在老板的家门前,而且总是为老板分忧各种工作与生活的难题,主动包揽了许多职责之外的工作,并且每天坚持等着老板下班以后再回家。最终他成了CEO离不开的贴身心腹与灵魂导师。

生活中每天有很多行色匆匆慌忙迟到的人破门而入,然而也有许多像闹钟一样准时的人,从容不迫的到达;有登天一样难以按时完成任务的员工,更有每次都轻而易举提前给出精彩方案的神话。守时呼唤着人的时间意识,影射着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透视着对他人的尊重与否。

如果你不能提前到达,请提前通知,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作者简介:远见桃花羽未凉,喜欢情感美文的故事签约作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