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下集)

心理學是一門解析自我、洞悉人性的學科,探索各種社會現象背後的心理動因和形成機制,能讓我們更加清楚的瞭解自己,同時也瞭解他人,從而認清這個世界,更好的與自己、與他人相處。

著名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曾經說過:“所謂心理學,就是用艱深晦澀的說法,來解釋生活中簡單的道理。”其實心理學看似很神秘,其實很易懂;看似很嚴肅,其實很有趣。下面分享十個實用又好玩的心理學效應,揭示生活中那些無處不在的心理學玄機,每一個都別有趣味,發人深省。下面我們繼續介紹另外五個效應!

06

蝴蝶效應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下集)

蝴蝶效應是指在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一個最常見的比喻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說明了,萬事萬物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就像在航天事業中,一個小小的零部件出現了問題,就有可能導致一場機毀人亡的災難。

07

拆屋效應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下集)

魯迅在《無聲的中國》中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拆屋效應就得名於此。

這一效應隱含著雙方的心理動態博弈。當你提出一個不合理的高要求時,對方會權衡得失,針對你的要求調整自己的方案,同時做出最壞的打算。然後你再提出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要求,對方就可能會因為拒絕了你的第一個要求而有所愧疚,從而讓步,儘量滿足你的要求。

我們在逛街買東西時,與店主討價還價就是拆屋效應最常見的應用。

08

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下集)

如果一個人在最初的交際中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麼人們就願意和他接觸,這種第一印象留下的好感也會對以後的交往產生積極的影響。

雖然這個效應人人皆知,甚至到了老生常談的地步,但這其中確實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學規律。因為我們都習慣對看見的人與事進行歸類和整理,簡單來說,就是“貼標籤”。

當我們接受到來自外部的信息,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認知的框架,後來接受的信息就被整合到框架上,一旦定型就很難改變。

09

路西法效應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下集)

路西法效應來自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實驗者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著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一開始,實驗者都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但是到後來,情況就漸漸失去了控制。原本單純的大學生慢慢變成了殘暴兇惡的獄卒和逆來順受的犯人,原定兩週的實驗也不得不宣告提前終止。

“斯坦福監獄實驗”在心理學界可謂是無人不知,它直白的展現了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不得不讓人感嘆“人之異於禽獸幾希”。

就像聖經故事中的路西法,他曾經是天國中最美麗、最強大的天使,地位僅次於上帝,但是因為嫉妒亞當,並且帶領天國三分之一的天使們發動叛亂,於是被上帝打入地獄,成了墮落天使。

路西法效應體現了人性中惡的一面,只不過這些平時被我們的意識壓制住了,一旦到了某個特定的情境,受到環境的激發,這些惡就會噴薄而出,讓我們從好人變成壞人。

10

羊群效應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下集)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無序的組織,如果有一隻羊做出了異常的舉動,跑向某個地方,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蜂擁而上。簡言之,羊群效應就是一種從眾心理。

正如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說道的:“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群眾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有時候,我們抱持著某種看法或者觀念,並不是觀念本身很正確,而是持有這種觀念的人數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