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紧张或成我国“医生荒”的导火索

中国的医患关系恶劣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其实根源上的矛盾还是在“钱”上面,我国人口基数大,但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尤其是顶级的医疗资源几乎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使得人一旦得了大病就要往大城市跑。

医患关系紧张或成我国“医生荒”的导火索

医患矛盾看似是医疗资源的矛盾,其实是“钱”的矛盾

然而,当一些五线城市以下的地区人们往城市跑看病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往往没有医保,举家到大城市看病本身花销又比较大,到了医院检查花销就更大了,各种检查化验就可能要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命。更别说如果真的检查出问题,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住院后高昂的治疗费用。

而现在的医院,都是自负盈亏的,并没有国家补助。所以对于没钱治病的患者,医院只能选择停药,医护也不愿如此,但一旦出现欠费和逃费,这个损失只能科室医护自己承担,医院本身不会承担,国家更不会承担。

这就是底层人民的命运,辛苦一辈子,收入低,一旦得病看不起,面临的只能是噩运,很多人说国家为什么不救治,因为国家也救不起,救一个就要救所有,国家根本没这个能力。

所以久而久之,这种“钱”的矛盾全部都转嫁到了医生身上,因为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只能接触到医生和护士,接触不到院方的高层,更接触不到那些官老爷,所以把所有的情绪和矛盾都发泄给了医生和护士,而医生则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那一群人,因为他们也是按政策做事。

医患关系紧张或成我国“医生荒”的导火索

做医生辛苦,责任重,费力不讨好

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曾经在阜外心血管工作的医生对美国的产科医生说“我曾经一天看的病人比你一周看的都多”,这句话恐怕并不夸张。在我国的各大公立医院,每天挂出去的号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上百个,特需门诊更是供不应求,而在欧美的发达国家,看个感冒你可能都要排上一个月的队。

来北京看看三甲医院每天的人流量你就能知道有多么可怕,医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门诊多,病人多,手术多,问题多,而且一不小心就被投诉或者吃官司,一旦真的出现差错被吊销了行医执照,那么这辈子就毁了,因为一个学医的人除了当大夫真的不会干别的。所以说医生是个高危职业,不仅仅指的是可能感染疾病,更多的指的是可能被打和被控诉。

医患关系紧张或成我国“医生荒”的导火索

高危还赚钱少,这种职业当然越来越没人爱做

很多人可能认为我胡扯,医生赚钱少?是的,医生赚钱少,并且说的不是跟国外比。

我们的医生,都是从医科大学五年临床出来,然后读研究生和博士,出来再规培,等到自己能够赚钱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

肯定有人要问,为什么非要读到博士,因为现在全国最大的三甲医院已经是非博士不要了,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本科临床的大夫恐怕只能混混乡镇医院,想要进大医院至少是研究生起跳,想要进三甲医院甚至是核心科室,你如果不是博士想都不要想。

然后呢?为了评职称,做手术,做实验,写文章,同时你还要出门诊,还要应付各种问题。那么做了这么多事,写了这么多文章他们的收入如何呢?

全国主治医师的平均收入不足1万元,副主任医师的平均收入不足1.5万元,主任医师的平均收入2.5万元。当然如果但拎出来三甲医院的水平确实要高一些,但也十分有限。

可全国知名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在一本线以上,几个最大的医科大学更是都已经合并985顶级院校招生了,北大医学院(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华西医学院(四川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等等。这些大学的医学院录取分数只会比提档线更高。

所以这些医学生,哪个不是全国人才的佼佼者,如果不读医科,读到研究生甚至博士哪个出去不是妥妥的年薪50万以上,学计算机,学金融,学AI这些最赚钱的专业,哪个不是几年后年薪百万呢?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人不愿意学医的原因,辛苦、高风险、赚钱少,如果不是热爱和信仰,未来学医的只会越来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