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相對論

味之相對論

每次飯菜不對口,丫頭就會嘟起嘴,老大不樂意。老婆便開始唸叨:“朱元璋...”還未等她稍作停頓,丫頭已經炸了:“又是‘珍珠翡翠白玉湯’是吧?”場面一時熱鬧非凡。

“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梗可能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當上皇帝的朱元璋,總覺得口中無味,吃啥啥不香,愁壞了馬皇后和一眾御廚。細打聽,得知其十分懷念年輕時偶遇的一位老婆婆喂他的“珍珠翡翠白玉湯”。於是,御廚們便根據皇帝的描述,蒐集各種珍貴食材精心炮製,仍然一無是處。還好,費了老大勁,竟然把當年那位老婆婆給找著了,終於做出了正宗原版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然而更糟糕的是,這原汁原味的湯食,朱元璋只吃一口就吐了。哪裡有什麼珍珠?哪裡有什麼翡翠?哪裡有什麼白玉?在一個快要餓死的人眼中,剩飯粒勝似珍珠,爛菜葉好比翡翠,餿豆腐美如白玉!

小時候在鄉村上學,學到一首詩,其中有句雲“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老師解釋說,大家看看舊社會,多麼殘酷,有錢人家的酒肉多得吃不完都臭了,窮人們卻又凍又餓地死在路邊,你們要不要珍惜現在的好時光?於是大家便滿懷著對封建地主階級的憎恨,搖頭晃腦地背誦起來。後來才知道,“臭”字是個多音字,可讀chòu或xiù,會意,從自從犬,本義指一定的氣味,因為狗鼻子靈敏;後來才逐漸引申為難聞的氣味,因為狗改不了的天性。所以,“朱門酒肉臭”裡的“臭”應讀xiù,肉可能變質而難聞,酒不是越陳越香嗎?即便真的只是變質的肉,對行將凍死餓死的窮人來說,可能也是難得的美味珍饈吧!

事實上,“臭”已然成了一些食品讓人津津樂道的唯一特點,如安徽皖南地區的“臭鱖魚”,湖南長沙的“臭豆腐”。至今還記得當年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裡一句解說詞:“有時候,腐朽是一種特殊的味道”,感覺十分有意思。不僅中國人有這樣特殊的癖好,外國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荷蘭有一種國民至愛食品,鯡魚罐頭,其“臭”更是隨風飄颺,經久不息。

說起荷蘭,讓我想起三年前和老婆、丫頭們一起在國外的一趟歐洲窮遊。囊中羞澀的我們,更多地只能選擇一些麥當勞之類的快餐。起初,丫頭們十分興奮,因為她們平時心心念唸的美食,在國內可是大人們偶爾開恩才會同意的所謂垃圾食品。沒幾天後,再提到去吃炸雞炸薯條,眉頭立馬皺了起來。

酸甜苦辣,麻澀鮮鹹。人生百味,風雲變幻。居安而思危,憶苦方惜甜。味之相對論,萬事可釋然。

味之相對論

意大利佛羅倫薩小餐館的T骨牛排 無謂嘚瑟攝於2016年7月3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