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上癮5步曲

智能手機上癮5步曲

隨著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的一部分。甚至每天手機陪你的時間都遠遠超過了你女票陪你的時間,反之亦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智能手機是怎麼利用人們的心理和本能一步一步地讓人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的。

第一步,鋪天蓋地的廣告。

在網上,在電視上,在建築物上,在高速路上。各種明星如胡歌、楊冪和趙麗穎為智能手機代言,讓人們潛移默化地認為,

智能手機可以引領時尚潮流,方便人們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

各種智能手機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大家可以想想,當年iPhone讓多少粉絲為之瘋狂,熬夜排隊,賣腎/shen買iphone。

現在華為又有多少人在追捧。

我當然也不例外,當年智能手機剛出世的時候,

我下了血本,拿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個魅族(沒想到魅族現在竟然沒落了,不知道還能不能雄起)。

這一步是,廣告與視覺的交互,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當這些廣告信息進入你的大腦後,或多或少地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軟性的“洗腦”

第二步,APP遍地開花。

得益於國家基礎建設。網速提上來,手機硬件跟上來,各種APP也瞬間爆炸式增長。據工信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市場上監測到的APP數量淨增42萬款,總量達到449萬款,遊戲APP佔了1/4。

社交APP:微信(想想自己每天會翻多少遍微信)

支付APP:支付寶(哈哈,有多少人在玩螞蟻森林)

購物APP:淘寶(女生最愛,同時也催生了快遞行業的驚人發展)

裝逼APP:知乎(我女票可以刷知乎一整下午,刷完知乎,逛淘寶)

我的手機裡現在大大小小的APP有100+,有時候讓我感覺好像是軟件叢林

智能手機上癮5步曲

APP的出現勾起了人們點擊的慾望,在人們的心中置放了心鉚,但是我看到這些的時候會不知覺得焦慮,總想擺脫又無法擺脫。

這一步,就像是你在你桌面上擺滿了東西,你會不由自主地點進去看,利用了人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

第三步,給予獎賞

APP叢林構建好以後,就要設計好誘餌讓客戶上鉤。以微信為例。

研究表明,人們在期待獎賞的時候,多巴胺是持續分泌的。最後的獎賞越大,多巴胺就分泌的越多,人們就越有爽感。

首先,觸發。最初是朋友圈的小紅點,說明有人更新了狀態。

朋友圈的小紅數字,代表著別人對自己的肯定與讚賞,是好多人難以抵擋的誘惑,這個是社交獎賞,人的社交本能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讚賞。

物質獎賞:送紅包,當群裡有人發紅包的時候,十分迅速地點擊進去,生怕被人搶走。

精神獎賞:促進自我實現,創建公眾號。公眾號的口號就是,再小的個體,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

第四步,行動

小紅點,預示著有新的好的事情發生,讓你忍不住點擊;如果是小黑點,估計你就不會點擊。這裡面有一些色彩心理學的東西,感興趣的朋友課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什麼樣的設計能讓你忍不住採取行動?這個問題很有趣。這些標誌後面都迎合了人們部分的需要。比如說,朋友圈的設計,讓你可以不斷地往下翻閱,越煩越爽,越爽越翻。

我手機上癮比較嚴重的時候,在app叢林中不停地打轉。先翻朋友圈,再翻群聊,再翻公眾號;然後去支付寶的螞蟻森林偷能量,去螞蟻莊園喂小雞;再轉戰知乎,看看有啥可以回答的,和有多少人關注了自己。這一圈之後,在回到朋友圈,依次循環往復。

有一次,在燕南地下吃飯,那邊網絡信號極差。還是想玩,手指不停地在各個app之間穿梭,就是沒有信心更新,那真是百爪撓心。被女票狠狠嘲笑了一番。

第五步,粘性循環

人一旦得到獎賞,就會本能地認為這個對自己比較好,我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於是正反饋的粘性循環就開始了。

以我寫公眾號為例,一不小心寫出了一個爆款的文章,轉發數過萬。心中禁不住熱血沸騰,啊,我還是可以的,於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寫文章,去做推廣。

被大V翻牌子了,感覺自己做的很有意義,於是愈加狂熱。

後來終於清醒了,決定不能再這麼做了。思考著如何控制使用手機的使用時間。正所謂,小玩怡情,大玩傷身。手機確實是好東西,但是不可以為其所擾。

第一,學會自律。可以規定自己每天什麼時候看手機,每天需要看多少時間。

第二,將APP分類,放到固定的文件夾裡。

第三,關閉消息通知。實測這個最有效,人們一般不會關注不在眼前的東西。

第四,將手機放在自己不能輕易夠著的地方,特別是在睡覺之前。

第五,終極大殺器,換個諾基亞手機,慎用

最後推薦一本書哈,就是《上癮》,讓你知道APP設計背後的心理學套路,可以讓你學會如何在這個APP叢林中優雅地生存。

智能手機上癮5步曲

在人機交互的時代,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但要掌握主動權,利用好智能手機的優勢,不斷地提高自我,這樣我們不會沉迷於其中,反而可以藉助它,讓自己得到全面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