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孵化情懷,表達思想

懂藝術的孩子更懂自己


藝術課程一直是歐美國家相當重視的科目。為了提高整體教育質量,美國在1994年就專門制定了《藝術教育國家標準》(National core arts standards);而歐洲孩子是從小就被鼓勵瞭解藝術史,廣泛接觸藝術作品,參加藝術實踐活動。


但這種藝術教育,和國內不少家長所關注的考級不同,它不重技法,而重孩子藝術修養的錘鍊——孩子如何使用藝術這一工具,發現自我、表達自我。


英國教育部有這樣一個說法——他們培養的孩子的標準,要有優異的學術成績,有出色的體力技能,有傑出的藝術修養,還要有良好的公民意識。


這裡的“藝術修養”可不是學生畫畫考多少級。畫得多好,不是他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運用美術這一工具發現自我、表達自我,才是他們想要傳承給孩子的樂趣。


再看美國。美國學校的大環境,是非常要求孩子會畫畫的。但這個“會畫畫”不是說畫得美,而是懂得畫出自己的想法。


等到高年級,孩子們就要從“畫出我自己”過渡到“畫出這世界”。比如歷史課,可能會讓孩子為一個不存在的國家畫一面國旗;比如生物課,可能會讓孩子畫出色彩斑斕的立體細胞結構,以此鞏固知識點;再比如外語課,可能會讓孩子畫出語法的變化過程……


總而言之,藝術在這裡,不是一項獨立於孩子課業學習、日常生活的“技能訓練”,而是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更好地生活的工具。


我一位從事美術教育18年的朋友曾對我說,“一個好的藝術班,一定很注重孩子的思想。”與上述藝術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她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課”,孩子們圍繞一個主題去思考、實踐,最後呈現出來。比如前段時間,

她就帶學生以“北京北京”為主題,去觀察北京市的橋樑、城門、道路,上網收集很多資料,最後用繪畫、攝影等方式呈現自己對這座城市的看法。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學通了藝術

也就擁有了2大武器


可以說,就藝術而學藝術,學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時,融藝術於生活,練就的是思維,影響一世。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能把生活過得更細緻。


美國油畫老師Michael Jacks有一個訓練方法很有趣。他會給每個學生一人發一粒葡萄乾,要求大家含在嘴裡,可是誰都不許嚥下去,一直含到下課。一節課大概有兩個小時,誰不小心嚥下去了,就要被請出教室,所以大家都非常小心地含著這個葡萄乾。


學生們一開始都很納悶,但當他們含到了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一粒小小的葡萄乾,味道的層次比最高級的紅酒或者茶更豐富,剛入口時甘甘的,然後有一點甜味,這點甜味再慢慢滲透出來,直到整個口腔甜如蜜……


如果把這種過程拿來觀察、體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別的小東西、小物件,觀察力便會大大提高,哪怕是一些別人熟視無睹的東西,也能從中窺見美好。


藝術,就是逼著人們這樣慢下來。真正懂藝術的孩子,下筆不一定惟妙惟肖,但他們看得到風吹過大樹後,萬片樹葉的變化;演奏不一定高山流水,但他們記得住水流過指尖時,溫度和觸感的變化。他們是這個快節奏時代裡,最容易體會到細碎美好的人。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能和全世界交流。

我認識的一位外語名師,曾告訴我,學習任何一門語言,學習那些活在另一個文化環境裡的人們的世界觀、文化觀與價值觀,本質上是學習一種思維方式。對此我深表認同,但無論是哪一門外語,都有侷限,唯獨藝術是真正的無國界。


以設計而言,它的詞彙就是點、線、面、色彩、灰階、機理,它的語法就是和諧、對比、平衡、動感、重點、比例、簡化。當這些元素有機地、有邏輯地結合到一起,一個信息、一種情感便傳遞了出來,由此,哪怕一個美國學生也能感受到中國對聯精妙的對稱、對仗、相似、相反、平仄、押韻。孩子們的眼界,接觸藝術,大大拓寬。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藝術教育的常見誤區與建議


幸運的是,藝術教育在中國正在成為主流。但有一些常見的誤區。


其一,不要誇孩子“你畫得真像”。

這種鼓勵會讓孩子壓力山大,下次再畫,為了得到大人的鼓勵,就會拼命往“像”上去靠,反而不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不如以詢問代替誇獎,聆聽孩子藝術創造背後的故事,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畫?你在表達什麼?”並與他們分享你品讀之後的情緒和感受。


其二,不重孩子思想的培訓班,再好也不報。不少藝術培訓班的老師,衡量孩子的標準,就是“畫得整齊”、“畫得像”,不是說這個不重要,但只強調技法層面,則與我們培養孩子藝術修養的初衷大相徑庭。


不如把“鼓勵孩子表達自我”作為考察藝術班的一個依據,我們要相信,當孩子被鼓勵去表達,他們就會更有表達的慾望,更有畫畫的興趣,技法自然會更加嫻熟。


其三,為孩子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中國老師看重基本功,一些技藝不等個十年八年,都覺得孩子難登大雅之堂,但美國老師喜歡“趕鴨子上架”,在文藝學習上,學習和演出幾乎同步進行,讓孩子們通過練習、彩排和實際表演的方式來學習,所以,在美國,大部分人的文藝素養都還不錯。不妨中美結合,給孩子創造更多公開展示的機會,收穫最及時的反饋。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真正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藝術啟蒙老師


美學大師蔣勳曾說過這麼一個故事。


當時,他受邀給一個公司的員工上課,這些員工多從名校畢業,平均年齡三十幾歲,工作很辛苦,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在晚上十一點之前回家,其中有一個人,八年了都沒有休假。


當他講完課時,這個人舉手提問,說“我女兒現在五歲了,您認為我應該去送她學美術麼?”


蔣勳是這麼回答的:“你可不可以不要關心要學什麼,趕緊回家抱抱你的女兒!”


這個答案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因為點明瞭藝術教育乃至一切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收穫其後的生活的哲學,而顯然,一個只關心孩子學什麼技藝,卻疏於陪伴引導的父母,是不能給孩子真正的教育的。


藝術教育,應該是一個七彩的通道,為人父母,我們陪伴孩子穿越其間,最終抵達孩子內在最通透、最快樂的那片豐饒之地,讓他們願意傾聽自己的內心,懂得探索自己的本質,珍惜生活的美好,也表達他們對生活的認知。

繽紛鳥國際美術教育


微信:wangsi1030

開發少兒思維,啟迪少兒智慧

還童年繽紛世界,為夢想插上翅膀

When the world says “Give up”, hope whispers,

“Try it one more time.”

當全世界都要我放棄時,期待有人輕語一聲,“再試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