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019:為什麼鳳凰要和熊貓搶飯吃?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鴞胖說千字文》,我是鴞胖。上一期鴞胖給您講了為什麼秦始皇一手終結了封建社會,如果沒有印象的聽眾,可以返回上一期再溫習一下。接下來鴞胖就給您往下講,講講“鳴鳳在竹,白駒食場”。鳳凰,為什麼吃竹子?白駒,是指的白馬嗎?

咱們先來說說“鳴鳳在竹”。您都知道,鳳凰是兩種鳥,它們是傳說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鳳凰常用來象徵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咱們都知道中國古代“龍”代表帝王,“鳳”代表妃嬪。這其實是在秦漢之後逐漸形成的說法,鳳和凰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性化”了。

《千字文》019:為什麼鳳凰要和熊貓搶飯吃?

鳳凰剪紙圖

雖然鳳凰現在是神獸,地位挺高,但在比較早的記載中,鳳凰沒有這麼神。《山海經》中記載鳳凰是這樣的:“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就是說,鳳凰本身是一種像雞的鳥,只不過身上有五彩的羽毛,才叫鳳凰。鳳凰不僅外形普通,而且還能吃。《證類本草》中有這樣的記載:“諸天國食鳳卵,如此土人食雞卵也。”就是說,吃鳳凰蛋和吃雞蛋差不多。

既然鳳凰是一種鳥,那它有沒有具體的分類呢?當然有了。《永樂大典》中是這樣說的:“凡像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音:冤除),多紫者(音:月卓),多白者鴻鵠。”雖然名字聽著比較複雜,但您能看出來,人們分類的標準很清晰,就是羽毛的顏色。這五類鳥,除了鴻鵠之外,其餘四種應該都只是出現在傳說當中的。

《千字文》019:為什麼鳳凰要和熊貓搶飯吃?

鴻鵠,就是咱們說的天鵝

雖然是民間傳說,但人們還是給鳳凰安排了飲食起居。《莊子·秋水》一文中,就描述了鵷鶵這種鳥的飲食起居:“夫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文中說的很清楚,鵷鶵從南海飛到北海,在梧桐樹上休息,吃練實,喝醴泉。這南海和北海不是咱們現在地理上的南海和北海。莊子所處的戰國時期,南北海都是指中國南北的邊緣海,並沒有具體所指,這裡主要強調飛行距離比較長。梧桐樹咱們都清楚,醴泉就是甘甜的泉水。那麼,練實指的是什麼呢?它其實是竹子開花後接的果實。您可能有些納悶兒,竹子會開花?當然會,只不過竹子開花的時間週期比較長,預計是60年左右,而且開花之後就面臨著死亡。可見,鳳凰的嘴,還是比較刁的。對了,多說一句,《千字文》中的“鳴鳳在竹”,指的就是鳳凰在竹子上吃東西。

咱們剛才一直講的鳳鳥,都是書中描寫的,文物中有沒有類似的圖案呢?肯定是有的。在一位能征慣戰的女將軍的墓中,就出土了一個玉鳳。這位女將軍,就是未出現在史書典籍中卻留在甲骨文裡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婦好。這個玉鳳,據專家學者研究發現,不論造型還是雕琢技法,與江漢地區出土的玉器較為相似。這可能是這個地區的人民進貢或者是婦好的戰利品。

《千字文》019:為什麼鳳凰要和熊貓搶飯吃?

婦好墓中出土的玉鳳

對於鳳最為崇敬的,當屬周人。《國語》當中,有這樣的記載:“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剛才鴞胖也講了,鸑鷟,就是鳳鳥的一種。這就是咱們熟知的鳳鳴岐山的故事。周人祭祀鳳鳥,崇敬鳳鳥,在史書和甲骨文記錄的比較多。除了和發展有關外,他們還認為,鳳是上帝的使者。他們祭祀鳳是希望鳳鳥能在上帝面前多說說周人的好話,保佑周王室能延續他的統治。鳳鳥,就在不斷的祭祀過程中,被神秘化了。

說完了“鳴鳳在竹”,咱們來聊聊“白駒食場”。咱們聽過一個成語,叫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的極快。那麼,咱們為什麼不叫白馬過隙呢?其實白駒和白馬,還有一定的區別。有人認為,白駒不是白馬,而是指代的日影。“白駒過隙”就是說日影迅速移動。因此還有人稱光陰為“駒光”,稱日影為“駒影”。

那麼“白駒食場”是什麼意思呢?《詩經》當中,這樣的記載:“皎皎白駒,食我場苗,執之維之,以永今朝。”大概意思就是可愛的白駒,就吃我園中的嫩苗。我想拴絆住你,讓你永遠在我這裡。這是《白駒》一文的開篇,後面其實還有兩句“所謂伊人,於焉逍遙?”提到伊人,您可能覺得這是指的情人,這是愛情詩篇。但其實,這裡的伊人,指的是賢才。這首詩表明作者想留下人才的迫切願望。西漢時,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在給這首詩作注的時候,曾這樣寫道:“宣王之末,不能用賢者,有乘白駒而去者。”就是諷刺周宣王末期,不能重用賢才,導致人才的流失。這個周宣王是誰呢?他就是周幽王的爸爸。周宣王在繼位的之後,勵精圖治,安頓百姓,社會大治,這個局面稱為“宣王中興”。但在後期,宣王窮兵黷武、濫殺大臣,把朝政搞的烏煙瘴氣,人才流失。這也為周幽王失國埋下禍根。所以當時的人感嘆時局,才有“白駒食場”的慨嘆。自此之後,白駒代指人才的意向,也就逐漸流傳開來。自漢魏起,“白駒”便當作賢人隱士之象徵,白駒食場,也就成為延攬賢才或思念賢者的典故。

《千字文》019:為什麼鳳凰要和熊貓搶飯吃?

周宣王畫像

好,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歡迎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