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钢琴课》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于1993年执导的电影。同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同时摘得金棕榈奖。不仅如此,简·坎皮恩是自1946年戛纳电影节设立以来,唯一一位摘得金棕榈的女导演。

在早年的求学过程中,简·坎皮恩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学位和绘画学士学位,拥有良好的教育与深厚的艺术修养。1982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果皮》,获得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不仅如此,她也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长片金棕榈与短片金棕榈的导演。

《钢琴课》主要讲述了十九世纪中叶,苏格兰哑女艾达(Ada)带着幼女远嫁殖民地新西兰,丈夫斯图尔特(Stewart)不愿为艾达携带笨重的钢琴。但艾达却因钢琴与邻居贝因(Baines)结缘相爱,艾达被斯图尔特砍断手指作为代价。最终,艾达告别了挚爱的钢琴,与贝因移居共度终生。

作为本片的导演与兼编剧,简·坎皮恩对女性的刻画复杂又立体,在一张一弛中,既呈现被剥夺话语权的女性的矜持与自律,同时也着力体现女性本能情欲与激情撩拨。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女性电影、人物设置、意象三个部分剖析这部既淡然自守又富有原始冲动的影片。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女性电影:看与被看的视角置换

著名女权主义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不论是在古希腊、基督教的文明中,或是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女性始终被置于"第二性"或是"附属者"的地位。

女性电影,即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反映女性思想的电影。在《钢琴课》中,不单纯以抵抗男性为主,而是超越简单的男女二元对立,试图在创作中建立独立、有主见的女性形象。

穆尔维在《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一书明确指出,银幕上存在着"男人观看、女人被看"的不平等地位,女人实际上只是男性欲望的对象。而在影片《钢琴课》中,简·坎皮恩则进行了"看与被看"是视角置换。

  • "看"

影片的开始是艾达的内心独白,"您现在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我的声音,而是我内心的声音"。在影片第一个镜头中,模糊难辨的黑影阻挡在镜头前,其后的反打镜头才让观众明白,刚才的黑影是艾达捂住双眼的手指,我们在

以艾达的视角"看"世界并借助软焦镜头(有意识地降低镜头的清晰度,得到柔和的画面表现效果),区别普通视角,突显艾达柔和、灵动的主观世界。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 "被看"

男主角之一的斯图尔特的调度体现着"被看"的特点。从艾达的视角来说,斯图尔特常常在门后或是墙后探出身体,导致斯图尔特始终以窥探警惕的状态示人。斯图尔特在木屋外偷窥艾达与贝因偷情亦是这样,躲躲藏藏、暗中观察。

贝因的人物调度更颠覆了"男看女"的传统叙事视角。当艾达在贝因家中弹钢琴时,贝因不见了,艾达走到红色帷幕后拉开帘子,发现赤裸身体的贝因。同理,在另一镜头中,贝因撩起红色帷幕,走到钢琴旁脱光衣服,用衣服围绕着钢琴擦拭,木屋的缝隙透过阳光照到贝因赤裸的身躯上。

从一定意义上,《钢琴课》把原有的刻板化、印象化的女性定位完全颠倒,将注视与审视的权利赋予女性,银幕上的男性成为注视的对象。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人物设置:三个人物三重人格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使用三重人格理论,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在影片中着分别对应着贝因、斯图尔特和艾达三个人物。

  • "本我"与无意识对应,是人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在无意识领域的总和,特别是性的欲望。

贝因离开英国、抛弃太太,来到新西兰的岛上常年与土著人生存,额头与鼻梁上的纹身已明示,贝因是一名富有原始力量的男子。面对文明优雅、弹着钢琴的艾达,贝因被深深吸引,而手段却是通过亲密肉体逐渐亲密灵魂。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 "自我"代表着在一定理智与原则压抑下的冲动。

斯图尔特在见艾达之前整理仪容、故作绅士,而在见到艾达后又难掩失望的神色,不断地对艾达揣摩与猜忌。在面临宗教道德与商业利益时,更是将绅士与高尚抛在一旁,把艾达陪嫁的钢琴转卖给贝因,换来八十英亩土地,并且逼迫艾达做出牺牲、教授贝因弹钢琴,这便是斯图尔特的"精神无能"。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 "超我"则是伦理化了的自我,是良知与道德共同作用下的理想状态。

艾达不同于蒙昧的土著人,也不同于八卦多言的老妇女,高度克制的艾达以钢琴为伴侣甚至是信仰。但是,超我的存在并不能掩盖本我的冲动,艾达的钢琴,实质上是巧妙地伪装那些被压抑的欲望,得到替代性的满足。因此,当野性勃勃的贝因发起攻势时,艾达毫无余地地坠入情网。

意象:象征与隐喻

  • 失语

虽然将艾达设定为哑女,但是影片的开头巧妙地运用艾达的内心独白,不紧不慢、从容条理地介绍信息。同时,艾达用手捂着脸,表明拒绝观看与拒绝说话,是男权中心文化压制下女性的失语。失语,意在以拒绝说话来保持话语权不被剥夺。

艾达的失语是一种象征性的隐喻,是对男权话语的抗争。这种无言的抗争,不同于大多数女性的难以言喻,而是将转为一种意念,强烈的意念超越语言文字。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影片也结束于艾达的内心独白。这种清冷的语气与稚嫩的童声并不匹配,让观者从影片的沉浸中间抽离出来。联想到艾达始终在禁欲的状态下,与整个男权社会也不匹配,只是安静地直视这个世界,纯粹犀利、不染红尘,仿佛能够洞穿所有道德下埋藏的秘密与耻辱。

  • 钢琴

亚里士多德曾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类非理性的激情。"钢琴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是艺术素养与教育程度的象征,艾达虽然是哑女,却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养,与新西兰毛利人的野蛮形成鲜明对比。

艾达过度依赖着钢琴,而钢琴被遗弃到海边时,更突出艾达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最具隐喻性的一幕是,拍婚纱照时下大雨,拍完后艾达疾步到窗边远眺钢琴,此时经典的钢琴曲应情而起,准确地替失语的艾达表达深入心底的不舍与眷恋。

在艺术效果上,钢琴作为古典乐器之首,理性克制、井然有序、好似牧歌。钢琴之于艾达,是艾达的全部情感与思绪的载体,每当内心波涛汹涌的艾达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一丝不苟地演奏时,情感与理性之间迸发的张力挑战着艾达承受分裂的极限。

在观感体验上,钢琴不仅是艾达生活的避难所、是灵魂的安慰与补偿,更是艾达的"传声筒",随时表达心情波动。无声胜有声的钢琴曲目胜过对话与旁白,将人类思维的碰撞上升到灵魂直接沟通的境界,

也正是因为如此,良好修养的艾达与粗俗无知的贝因才能得到真正的交流、相知与相爱。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 环境

海浪涌动、激荡岩壁的大海,连绵数顷、盘根错节的森林,沼泽泥泞的原始生活等复杂的环境,为《钢琴课》的摄影、服饰、剧情等方面提供可塑性强的现实前提。

摄影中,人物之间的感情是否亲密,可通过人物是否在同一画框中同时出现来体现。艾达与丈夫斯图尔特极少有同框画面,相反,艾达与贝因则有许多同框画面。

比如,艾达恳请贝因带路到海边后,艾达弹钢琴、女儿起舞,临走时,艾达在沙滩上留下一排脚印,女儿从一侧跟着脚印走到艾达身旁。贝因从另一侧沿着艾达的脚印走着,三人的背影渐行渐远。这一大远景同框画面有着强烈的隐喻:艾达与贝因将喜结连理,三人最终聚合。

服饰上:黑色繁琐的服饰、瘦弱的身躯、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难以忘怀的冷沁琴声,艾达恍若是一名坚守自我阵地的战士。用黑色与冷漠自我保护,始终带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而在艾达与女儿独处时,则放下黑色的铠甲,换上轻柔的白色睡衣。同样,在贝因逐步卸下艾达的铠甲后,艾达以纯白、温柔的白色内衣示人,埋藏在冰肌玉骨之下是饱含柔软与深情的心房。

剧情上:复杂的地形为叙事增加张力。当斯图尔特得知艾达将要私会贝因时,在一片繁密的湿林中展开对艾达的追捕。在运动的镜头下,纠葛的树枝如同无数只抽象的手,欲抓住匆忙逃离的艾达服从女人悲惨的宿命。

3重角度解读《钢琴课》,为女性失语与隐喻发声

影片接近尾声时,在艾达与贝因移居的航行中,艾达试图与钢琴共同葬身海底,艾达以为会在自我沉溺中获得快乐。但是脱离肉体束缚以及形态上的愉悦终究只能是一瞬。在一片寂静的深海中,越沉越深,艾达的心头只有两个字——重生。

在厚钝的深海里,钢琴化成了一场梦,艾达挣脱钢琴的羁绊、轻盈地浮出水面,听着恍若隔世的人声,即将迎来新生。

《钢琴课》的结尾似乎也预示着另一种幸福的可能:精神的静谧得益于把自我隐藏在无人打扰的宁静之地,譬如电影中如墓地一般的海底。艾达埋葬钢琴,选择重新发声,与世界达成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