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否定的孩子

从小被否定的孩子是很难在今后的人生中表达真实的自我的。他们大多数情感关系有问题,孤独,不懂得求助,讨好型人格。

你怎么总不完成作业?

你怎么那么贪玩?

你看人家谁谁谁家的孩子。。。。

这些语句都是你对孩子的不接纳。

大多数父母,会说我不是那个意思。但不是,为什么要说呢。

说这句话是为了激励孩子?那本质上还是喜欢更优秀的孩子,不喜欢这个学习不好,挣钱少,找不到对象的孩子吗?当这么说的时候,是在爱孩子吗?所以孩子就被教育成只有那样父母才能喜欢。而他自己需要优秀吗?不知道。因为父母需要。小孩子认为只有满足父母需要父母才能爱他,他才能活着。所以他慢慢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很多人说,我不希望孩子太累。我不需要孩子对我将来的回馈。可是平常聊天,还是会说谁谁谁考上了哈佛耶鲁,谁谁谁月入百万,谁谁谁嫁了个好老公,我生病了我要找最好的医生,你联系的上吗。这些都是不接纳你的孩子。这些都是逼着孩子只能优秀我们才会爱你。更是为人父母对自我首先就不接纳的表现。

你说,我养他那么多年,还不可以要他孝敬我吗?所以,你并不爱你的孩子。他更像是个投资理财项目。而不像是个人,不是吗?

每个人,最先处理的都应该是,自我接纳,爱自己的部分。

爱只有自己有,自我得到满足,溢出来,才能给足别人。

你自我匮乏,就没办法建立爱的关系。会建立很多的权力关系,但是又以爱之名。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多数关系都充满这如此深重积怨的原因。我努力节食、健身、减肥、整形,我变得更漂亮,你跟我发生了性关系,你享受了我的美丽,你占了我的便宜,你就要爱我。什么是爱不知道?我要什么你就要给我什么!不拿自己当个人。我努力赚钱,往上爬,我有钱,甚至我牺牲了健康和快乐,我给你花钱了,你就要满足我的所有需求!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不知道。那就我想到了你就要满足。这更像个印钞机。这更像是找妈要奶喝。小时候,没喝够,长大了,有能力了,拼命找个人给自己喂奶。这些这么一说,更像是交易,哪里有一点点爱。而且还是不等价交换。那里面怎么会没有积怨和怒气。

很多人问,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们,吃的好,穿的好,生活无忧,却这么多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为什么好不容易结婚了,还婚外情,过不了多久又想离婚?结婚了也不好好过日子?男人不愿意回家,女人变得越来越糟粕?结婚了还不愿意生孩子?

当人类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就会考虑到爱的需求,考虑到自己幸不幸福,自我价值的需求。底层需求满足后,就会爬向更高层的需求,哪一层的需求受阻都会给他带来对生命的重新思考。所以,不要再说有钱的人就不会痛苦,有了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再痛苦就是矫情。

真实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生命史诗。

请尊重他。


从小被否定的孩子


当一个生命最初就感觉到的是他不被接纳,你觉得他会过得幸福吗?

如果是不优秀不配活的模式,那么他要不成为最强者,要不内心中自我攻击,这也是很多成年人貌似生活的很成功,但是他很痛苦甚至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失眠的原因。如果父母在教育中又强烈地堵住了他结束生命的念想,因为生命都不是他自己的,他不可以抑郁,不可以死亡,不可以不快乐,不幸福,也不可以恨父母,也不能恨自己,那他最终的就是选择强烈地攻击自己,攻击自己的其他关系,自我折磨,并且不给任何人理解与帮助他的机会。他将终身孤独。因为任何关系和链接,都在挖空他、消耗他。

在最初的成长阶段,他都不知道如何像别人表达真实的自我,让别人理解,不知道如何表达真实自我的需求,他只知道表达出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自我,父母所需要的自我。所以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自我?这个生命就终身被下了永不幸福的诅咒。最后他变得麻木。他不可以有情绪,不可以有自我的需求。这个社会认为我是幸福的。那我就每天都好幸福。你们说我怎么样我就是怎么样的。这样我多幸福啊。但,这就是最可怕的游戏。这不像是一个生命,而像是一部机器。有一天必将得到反噬。这就成了他以后生活不幸的原因

如果他看见了,请他对自己说,去吧,你是个成年人了,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接纳那个从没有人真实爱过你的自己了。别再逼自己,让自己舒服起来。好好去体谅自己,心疼自己。不再为了什么,不再为了任何人,甚至不再为了自我成长,不再执着于看见自己。抱抱那个努力为了获得爱,努力为了活出自己生命的自己。摸摸自己的双手,肩膀,四肢,脸庞。对他说,

亲爱的,你太累了,抱抱你,我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