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頭鮮卑""黃頭室韋""黃頭女真"---論東北亞民族"黃髮碧眼″現象

《晉書》卷6《明帝紀》稱晉明帝為“黃鬚鮮卑奴”

唐代張籍《永嘉行》:

黃頭鮮卑入洛陽,

胡兒執戟升明堂。

晉家天子作降虜,

公卿奔走如牛羊”

杜甫《悲青阪》:“黃頭奚兒日向西,數騎彎弓敢馳突” 說明奚族中也有黃髮部落。

《新五代史》卷73《四夷附錄》與《舊唐書》《新唐書》的《室韋傳》都提到室韋諸部中有“黃頭室韋”,也稱“黃頭部”,“此部落兵強,人戶亦多,東北與達姤接”

《新唐書》卷110《李多祚傳》:“李多祚,其先靺鞨酋長,號‘黃頭都督’,後入中國,世系湮遠”

《契丹諸藩國志》記載女真族有一部“多黃髮,目睛綠”

東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有一些黃頭髮甚至碧眼,人種上屬於黃種人的民族,(現在已經稀少了),他們面貌特徵及體質人類學參數是黃種人-北亞人的平面平鼻單眼皮,而不是現代常見的高加索人種(歐洲中亞白種人)那種高鼻深目的樣子。

一般人容易有個誤解,一說到黃髮碧眼,立刻會想到當代歐洲人那樣子,其實不然,黃種人裡也有黃髮碧眼的人。

長期在北亞生活,一些色素比較淺的人會更容易生存下來,蘇聯科學家根據60年代在蒙古做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寫過一本關於蒙古人人種特徵的書,書中有很多新奇的觀點,根據此書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著名民族學家E·Blchektei1958年在蒙古國發表的體質人類學調查報表:

高緯度地區的蒙古人有相當一部分人有金髮碧眼的諾迪克特徵-以下簡稱為淺色特質,但非常有趣的是,根據前蘇聯科學家在蒙古國做的研究,凡是有這種特徵的蒙古人面部和顱骨體型均表現為典型蒙古人種,但同時卻有很強的淺色特徵,

金髮碧眼是由人體的黑色素比例所決定,蒙古人的淺色特質的原理也不例外.但是蒙古人的淺色特質和歐洲的淺色特質有很大的區別。

另外,蘇聯科學家還驚奇的發現,蒙古人的淺色特質在不同年齡段都會有響應的變化,這一特點和西方諾迪克特徵的幾乎無變化的特點是相反的,書中提到有些蒙古人年幼時為淺褐色眼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從褐綠色逐漸變成黃色,髮色和眼睛相比更為不穩定,只有很少的蒙古人會終身保持淺黃色頭髮,很多蒙古人在年幼時頭髮為黃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髮色會變成淺棕或黑色.有不少蒙古人在青春期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淺髮色,淺色眼睛等特徵,其中將近23%的人較為明顯,大約8%的人淺色特質特別明顯,而且年齡越小,相應的淺色特質就越明顯.但即使如此,這些人的淺色特質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退化.

但同時在一些人身上也有相反的現象,即淺色特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加強,但大部分有著淺色特質的蒙古人-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在經歷發育期後都會在不同程度上稀釋自身的淺色特質,但其餘的人會終身保持這種特徵,也就是說蒙古人的這種淺色特質相對西方人來說並不很"穩定"

而且蒙古人身上所體現出的淺色特質和西方人相比還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西方人的碧眼多為灰和藍,淺褐色和綠色的眼睛相比較少,而碧眼的蒙古人多為淺褐色和綠色的眼睛,而且有著這種特徵的蒙古人的膚色並沒有西方人淺,蘇聯科學家認為,蒙古人的淺色特質並不來源於和印歐人種的混血,而是一種獨立的的人種特徵!

結論:

古書上鮮卑人或室韋人、女真人的所謂白種特徵正是東北亞蒙古人種體質特徵中的一個獨立類型,並不是和印歐人種混血的結果。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及周邊國家發掘的鮮卑墓葬中出土的人類遺骨並無具有歐羅巴人種特徵的原因,據潘其風、韓康信:《東漢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人骨研究》、朱泓:《從扎賚諾爾漢代居民的體質差異探討鮮卑族的人種構成》、《朝陽魏晉時期鮮卑墓葬人骨研究》(遼寧朝陽為慕容鮮卑的故國)、《人種學上的匈奴、鮮卑與契丹》等書研究成果看,鮮卑人(包括慕容鮮卑)絕對屬於蒙古人種!

金髮碧眼只是體表特徵,骨骼顱型是蒙古人種的類型。這也說明了古書中一再強調的某些鮮卑“膚白髮黃”(體表特徵),但並未寫“高鼻深目”(骨骼特徵)!同理,歷史上的黃頭室韋、黃頭女真都比較容易解釋了,都是高緯度地區蒙古人種的獨立類型,並不是什麼和白種人混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