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文中配圖為民國時期的天津舊照。

豆漿,天津衛稱其為“漿子”,屬於早餐類目中價格最低廉的一種小食,口味濃郁,老少皆宜。有南方來的朋友管豆漿喊豆汁,實則不然,天津衛的豆漿跟北京城的豆汁完全不是一碼事兒,雖同屬“近親”,但在味道方面卻大相徑庭,豆漿所用原料為黃豆,而豆汁所用原料則為綠豆。原料不同,工藝不同,所產生出的味道也就大不相同。

您說哏不哏,僅是因為一碗最不值錢的豆漿,卻引發一場人命官司。您若對這樁舊案有興趣,且聽我娓娓道來。

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這不是發生在現代的事兒,具體發生時間為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這天清晨,天津衛有名的早點鋪子“大福來”中早已是人頭攢動,而以下所發生之事,就發生在這家老字號的早點鋪子中。

說起大福來,天津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相傳是梁山好漢菜園子張青的第十三代傳人所創,起初只售賣煎餅,誤打誤撞創出“鍋巴菜”(嘎巴菜)這道美食。乾隆皇帝下江南迴京途經天津,吃過之後,讚不絕口,賜名“大福來”。自此,“大福來”三字便譽滿津門,時至今日,早已成為老字號。

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那些不愛做早飯,稍微講究點兒的津門老少,都喜歡到早點鋪子或是早點攤兒“湊合”一頓兒。嘎巴菜、老豆腐、熱乎乎的濃豆漿,餑餑、燒餅、炸成金黃色的棒槌果子,花不了仨瓜倆棗,就能舒舒坦坦地享受一餐美味早點。吃飽喝足之後,這一天的心情格外舒暢。當然,那會兒還沒有今天遍及大街小巷的“大餅夾一切”,僅僅是叫得上名兒的幾個傳統小食,便足以滿足津門老少的胃口。

早點鋪子,是個尤為熱鬧的地兒,絕不遜色於老舍先生筆下經典之作《茶館》中的人生百態,無論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只要兜裡有錢,誰都可以進到鋪子中吃喝,以“衛嘴子”的個性,不說不笑不熱鬧,見面更是自來熟,你一言,我一語,低俗有風月,高雅有詞曲,山南海北,天地玄黃,沒有不能聊的話題,沒有不能吹得牛皮,惹惹惹敲大鑼,咋咋呼呼一籮筐,吃早點是次要的,聽新鮮事兒是主要的。神仙老虎狗,生旦淨末醜,不論是人是妖是鬼是魔,只要進到這早點鋪子裡,都會現原形。

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言歸正傳,書歸正文。只因不知文中當事人的後人是否尚在,故此文中需避諱當事人的名姓。

話說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清晨,有個六十來歲的胖老頭,陪著老伴兒來大福來吃早點。老兩口子要了兩根果子,一碗嘎巴菜,一碗豆漿,老太太去端豆漿,胖老頭先找位子落座。

就在胖老頭落座之後,事兒就出了。對面有個空位子,有個小夥子先行佔下,將自己的一件坎肩放在椅子上,這是為了提醒他人,這個位子已經有人了,您受累找別的位子坐。

提前佔座,本屬稀鬆平常之事,也許是老太太眼神兒不好,沒看到椅子上的坎肩,就把豆漿放在了桌上,接著轉身去端嘎巴菜。

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提前佔座的小夥子端著一碗嘎巴菜回到座位,放下碗之後,剛要吃喝,坐在對面的胖老頭就發起了牢騷。小夥子一頭霧水,胖老頭數落他年紀輕輕眼珠子不好使,跟老太太搶座位,一點兒禮數都不懂。

小夥子莫名其妙,但也沒有矯情,本想換個位子坐,這時候老太太已經端著嘎巴菜過來了。老太太挺隨和,讓小夥子不用換座位,自行拉過一把凳子坐在了老頭的旁邊。

老頭問老太太怎麼光有一碗嘎巴菜,豆漿怎麼沒端來?老太太指著小夥子面前的豆漿說,這一碗就是她提前端來的。老頭伸手就要端過來,小夥子登時就不高興了,說這碗豆漿明明是我提前端過來的,您老怎麼能說是您的呢?一碗豆漿不值錢,您端過去,大不了我再要一碗,但您不能一句客氣話都不說,這不成欺負老實人了麼?

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這番話惹禍了,老頭氣性忒大了些,立馬指著小夥子鼻子爹一句媽一句的說些不堪入耳的話。小夥子也挺懂事,緊忙給老頭賠不是,說是自己的錯,雙手把豆漿捧到老頭的面前,自己又去買了一碗。

結果小夥子把豆漿端過來,剛放在桌上,老頭一把給掀翻了,大罵小夥子為老不尊,不但強行佔座,還貪圖他一碗豆漿。大夥兒一個勁兒勸,小夥子也不願意為了這麼一點兒小事兒犯矯情,乾脆端起嘎巴菜,拿起坎肩,到另外一張桌子上去吃。

要說這事兒到此就該結束,然而老頭就是不依不饒,任憑別人好話說盡,朝著小夥子一直罵個不停。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罵一句半句也就忍了,你這沒完沒了的罵,換誰誰也忍不了。小夥子陡地站起身,跟老頭評理。

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矯情之中,老頭高喊了一聲“我要你小子給我抵命”,接著一口氣上不了,大胖身子摔在地上,任憑老太太哭喊,他一動不動,等到送到醫院時,已經氣絕身亡。

一碗豆漿,一條人命,實在不值。這事兒鬧大了,小夥子攤上了官司,《大風報》、《大公報》、《益世報》、《林報》等報刊紛紛報道了此事,根據目擊者的描述,小夥子的確弄錯了,也許是被老頭莫名其妙數落一通的緣故,腦子有些不清醒,把老太太提前放在桌子上的豆漿誤以為是自己的。但他馬上把豆漿雙手端起放在了老頭的面前,老頭之所以不依不饒,是因為小夥子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一碗漿子的事兒,您這麼歲數了,至於的麼?我再買一碗不就成了麼。”

這句話成了導火索,老頭本來火氣就大,以為小夥子這句話是誠心說給他聽的,以至於小夥子端了豆漿回來後,他立即將小夥子的豆漿掀翻,繼而破口大罵。

津門舊事:民國十三年,因一碗豆漿引發的命案


此案最終歸河北天津地方法庭受理,沒多久便有了最終結果,小夥子有錯在先不假,但當即意識到錯誤,並未主動跟死者發生爭執。死者不聽勸阻,對其進行辱罵,在忍無可忍之下,小夥子跟其理論,但並未出現肢體接觸,更沒有說過激的語言。死者之死,與小夥子並無干係。因此,判小夥子無罪。但出於道義,小夥子應當給予死者家屬一些精神上的補償,至於如何補償,看個人經濟能力而定。

好了,陋文一篇,就此打住。藉此文奉勸各位,遇事讓三分,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