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馮勝棄地事件到清朝經略新疆對比明清兩朝領土觀念變化

導語: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軍北伐殘元,馮勝,傅友德率西路軍由蘭州出發沿河西走廊西進拿下大片領土,最後班師時卻放棄西北大片土地。清朝經過康乾雍三世治理西北又經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新疆建省最終確定了新疆歸屬。由主動放棄到決不放棄淺談明清對西北內陸政策。

話說馮勝是何許人也?棄地事件又從何說起呢?馮勝,初名國勝,後改為勝,大明開國名將。棄地者,放棄河西走廊大片土地。一代猛人朱重八同志建立明朝後不斷對元朝殘餘勢力發起進攻,殘元各路軍閥都在瑟瑟發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為徹底解除元朝勢力對長城一線的威脅明軍兵分三路北伐,對元軍採取鉗形攻勢分進合擊的策略。馮勝,傅友德率西路軍計劃掃清西北元軍後由亦集乃路(屬元甘肅行省)北上與徐達的中路軍和李文忠的東路軍兵合一處將打一家,戰略目標是聚殲北元皇帝愛猷識理達臘與元末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於當時的元朝都城和林。


由馮勝棄地事件到清朝經略新疆對比明清兩朝領土觀念變化

三路北伐形勢圖 嶺北之戰爆發 圖片來源:信息素

馮勝真沒有虧待名字中的那個“勝”字,西路軍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從蘭州打到定西,打的元岐王朵兒只巴茫茫如喪家之犬,惶惶如漏網之魚。與大明第一名將徐達的中路軍慘敗,閃電奔襲名將李文忠的東路軍戰平相比西路軍形勢一片大好,副將傅友德在前邊七戰七勝,主帥馮勝在後邊收穫滿滿,繳獲的牛羊等戰利品甚至都嚴重影響了行軍速度。西北元軍打不過,跑不贏,丟棄了遍地牛羊,顧不上自己爹孃,簡直苦不堪言。正當西路軍在西北大顯身手的時候,另外兩路大軍戰敗的消息傳來,北上和林的戰略目標已經無法實施。於是馮勝在肅清西北後班師回朝,放棄了已經攻取的包括寧夏在內的大片土地。史稱“馮勝棄地事件”。


由馮勝棄地事件到清朝經略新疆對比明清兩朝領土觀念變化

西路軍進軍路線 圖片來源:信息素


由馮勝棄地事件到清朝經略新疆對比明清兩朝領土觀念變化

西路軍大勝 圖片來源:信息素

那麼問題來了,已經吃到嘴裡的蛋糕馮勝為什麼放棄了?史學家俞本在《紀事錄》寫到“因懼回鶻之兵”。這裡的回鶻不是唐朝時的回鶻,而是佔據新疆的東察合臺汗國(1222-1683),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建立的察合臺汗國分裂而來。東察合臺汗國雖然名義上是元的宗藩國但兩家早就各過各的了且誰也不服誰。有明一代新疆基本都在東察合臺汗國及其繼任者統治之下。 馮勝已經打下河西走廊西北部的沙州(敦煌),再往西出玉門關就進入到東察合臺汗國的勢力範圍。

那麼馮勝應不應該撤退棄地呢?

一、從戰術上講,當時西路軍的任務目標是元軍而不是東察合臺,馮勝兵鋒再往西走就要和東察合臺迎頭相撞,所以馮勝“因懼回鶻之兵”。再者北上和林的計劃已經破產所以馮勝選擇撤退。

二、從戰略上講,明的敵人是元,兩家你來我往打得正歡,東察合臺置身事外且志不在中原。如果這時候西路軍和東察合臺發生衝突那麼明朝就要面臨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了。

但是撤退歸撤退有必要放棄土地嗎?

河西走廊水草豐美,沃野千里,用來開疆拓土不好嗎?至於原因由於史料記載模糊有限,真實原因已不得而知。但我們可分析得出以下幾點:

一、馮勝的西路軍只有五萬兵力,還要用於日後對北元的進攻。在中路軍和東路軍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還要分兵防守河西就有點不夠用了,而且北元的威脅主要在甘肅以東的地區,所以河西顯得不那麼重要。

二、由於西北地區在唐朝後期受到吐蕃影響與中原逐漸斷了聯繫,後來西域又有喀喇汗國、于闐、高昌等互不統屬的地方政權,遼也曾經通過設置地方政府機構任命當地人管理的方式管轄過新疆地區,河西走廊有党項族建立的西夏統治,明朝建立時西域已經與中原脫離500餘年,西北民風習俗已與中原大不相同,在明朝開國集團眼中已經是化外之地,與蒙古大漠無異。

三、朱元璋貧民出身,小時候的夢想是給地主放好牛吃飽飯,所以他對土地(可耕種土地)的熱愛程度可想而知,他在治國上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所以明朝對邊遠貧瘠的土地是沒有胃口的。朱元璋是要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因此他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是追擊北逃的元朝。

明朝不進取西域的原因:

一、整個明朝明軍精力都被北方的蒙古部和東北的女真部吸引,且土木堡事變之後採取防禦政策再無力在西北地區進取。

二、雖然從洪武八年(1375年)到成化十五年(1479年)稀稀拉拉104年間設置了關西七衛(嘉峪關以西),用懷柔羈縻之策鬆散的管轄河西地區,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危急時刻的應對方略以至於到嘉靖時期徹底放棄關西七衛西域地區被吐魯番汗國吞併。

三、朝廷對西域重視程度不夠,而不重視的原因是明代已經不像漢唐那樣依賴陸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因為鄭和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二是採取“以夷制夷”的羈縻之策主要依靠國家強大的影響力對西域實行名義上的“管理”,給了以當地勢力為主的衛所管理者很大的權限,衛所之間摩擦不斷而朝廷對此態度消極。

四、當時中國的政治中心北移,經濟中心南移,對於經濟地位下降,遙遠的不能耕種的西域的土地沒有了興趣。


由馮勝棄地事件到清朝經略新疆對比明清兩朝領土觀念變化

關西七衛

那麼清朝對西域是如何經營的呢?

1456年東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部為吐魯番汗國,西部在1514年建立葉爾羌汗國。此後漠西蒙古(瓦剌)勢力進入西域,1570年吐魯番汗國崩潰,漠西蒙古遷徙到天山北部,五大部落中準噶爾部一家獨大,1678年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並滅掉葉爾羌汗國統一西域。


由馮勝棄地事件到清朝經略新疆對比明清兩朝領土觀念變化

1678年噶爾丹建立準噶爾汗國

順治三年(1646)年,包括準噶爾部的蒙古各部聯名向清朝奉表,清朝賜之以甲冑弓矢,自此準噶爾與清確定宗藩關係。

但是噶爾丹為了建立大的準噶爾帝國在1688年攻入漠北草原並進入內蒙古,康熙帝御駕三次出征準噶爾,1697年噶爾丹敗亡。噶爾丹死後他的侄子妄策阿拉布坦繼承汗位對清稱臣納貢,但此後又翻了臉展開了與康乾雍三朝的長期拉鋸戰。

最終在1757年乾隆滅準噶爾並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後此地命名為“新疆”,意為故土新歸,設置伊犁將軍府偏重軍事統治,進一步加強對西域管理,可見清廷對新疆的重視程度。

同治四年(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在英國支持下進入南疆並進一步控制天山南北。同治十年(1871年)俄國出兵伊犁,西北邊疆危矣,光緒二年(1876年)左宗棠開啟收復新疆之戰,1878年收復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區,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簽訂。後來中亞小國被俄國吞併,歷史證明了左宗棠的高瞻遠矚避免了整個新疆的淪陷。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清朝對新疆實現徹底管控,意義重大。


由馮勝棄地事件到清朝經略新疆對比明清兩朝領土觀念變化

左宗棠收復新疆

對比明朝在西北有心無力的羈縻的策略與左宗棠歷盡艱辛收復新疆可見西北地區的重要性。

一個王朝走到內外交困的窮途末路時都會不可避免的逐步喪失對邊遠地區的掌控能力,這是必然的歷史規律。清王朝走到光緒年間已是疲軟無力,面對列強瓜分,東南沿海危機重重,但朝廷卻能在萬難之中完成收復新疆的偉大壯舉實屬難得。

那麼為什麼清朝要堅持收復新疆呢?

一、左宗棠曾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由此可見清廷是把新疆作為大後方來經營的,一旦新疆有失勢必會引起蒙古各部的連鎖反應從而導致西北各部族脫離朝廷掌控。

二、在當時東南沿海已經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如果內陸腹地再出現新的危機,那清廷就要面對東西兩線作戰的境地。保住了新疆也就保住了朝廷的大後方和縱深安全。

總結:從歷史上看,由西北方向各種政權勢力或多或少都對中央政權有著一定的影響。漢朝的張騫通西域“鑿空”切斷了匈奴右翼,漢末涼州董卓亂政,唐朝時與吐谷渾,高昌各部的和戰,宋朝時西夏党項與北宋的民族文化交融。西北地區與中原的聯繫一步步加強從而慢慢演變成中央政權不可分割的大後方與縱深根據所在。

在治理上,明朝已經證實了懷柔羈縻之策的不可行性,這種政策只有在朝廷實力足夠強盛到可以輻射周邊地域時才能實行,這種政策本身就有一種妥協的意思,並不能長遠的實現長治久安。而清朝先是設置伊犁將軍實行軍管再是建省直接由朝廷管轄。實現了中央的高度集權把西北地區牢牢地控制在手裡。

只有在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的有效治理之下各族人民才能生活富足,也只有堅持一個統一政權領導才能保證領土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紀事錄》 《讀史方輿紀要》 《左宗棠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