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出血的多囊和闭经型多囊,有什么不同?


频繁出血的多囊和闭经型多囊,有什么不同?

经常有家长问我:“我女儿不是不来月经,而是隔三差五就来月经,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啊?你们有没有专门针对这种类型的调理方法?

看完别人的经历,你可能想说:“我也是这样!”或“我女儿也是这样!

不奇怪,因为频繁出血型多囊在亚洲人群中太常见了。

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国际共识是5~10%,但我觉得这个数字可能被低估了。

很多没有闭经,却频繁出血的女生,实际上也可能是多囊,而且这种类型的多囊在亚洲人群中更为常见。

以前这都会被当做是月经不调来处理(实际上也没法处理,只能用激素建立人工周期),但随着医生的学习和进步,渐渐地,大家开始意识到,频繁的出血有时候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一种症状罢了。


不懂月经,治不好多囊

很多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第一印象是发胖、雄激素高、不来月经等。

但大家往往没Get到重点——卵泡发育停滞、卵泡发育障碍

女性的月经能否正常、有规律地来,完全取决于卵泡能否周期性地发育、成熟和排卵哦。

虽然是老生常谈了,但为了照顾新人,每次谈及这个话题,我都要唠叨下正常的月经是怎么来的!

接下来,对照着示意图来阅读,更容易懂。

频繁出血的多囊和闭经型多囊,有什么不同?

打个比方吧,假如晴晴是个健康的女性,今天是她月经的第一天(第一天出血),此时此刻,她卵巢里会有多颗2~5毫米的卵泡正在竞争发育。

到了月经第10天,卵巢里会形成一颗优势卵泡(直径大于10毫米),优势卵泡的职责是分泌雌二醇,雌二醇能作用于子宫内膜,促使其增厚。

到了月经第14天,优势卵泡成熟了(20毫米),在那么一个瞬间,它在高浓度LH和FSH的作用下破裂,释放出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会转移到输卵管的壶腹部,静静地等待精子的“求爱”。

另一方面,卵泡自身在破裂后会转变成黄体,黄体有分泌雌二醇和黄体酮的功能,雌二醇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黄体酮使子宫内膜“变软”。

在没有受精或受精失败的情况下,黄体的寿命就是14天哦,随着黄体的退化,它分泌的雌二醇和黄体酮也越来越少(受精成功就会变成妊娠黄体,持续分泌雌二醇和孕酮)。

等到黄体“寿终正寝”了,体内的激素浓度就下降到最低点,此时子宫内膜便失去了激素的支撑,于是脱落出血啦。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经历了先增厚再脱落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调控的。

当卵泡的发育出现异常时,子宫内膜的增厚和脱落也会变得没有规律。

别忘记了哈,卵巢是不会无缘无故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哦,雌激素主要是由卵泡分泌的。正如之前文章说过的,不是雌激素刺激了卵泡发育,是卵泡发育才分泌雌激素哦(相关文章:怎么补充雌激素才能促进卵泡发育?)。


闭经型多囊

闭经意味着子宫内膜不脱落,多囊女性的子宫内膜之所以不脱落,不是因为不够厚,而是因为体内的激素不能按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周期性重复。

所以说,闭经型多囊的问题在于卵泡发育停滞,卵泡难以突破10毫米,无法分泌大量雌二醇作用于子宫内膜。

不成熟的卵泡是不能排卵的,所以黄体自然也不会有,缺少雌二醇和黄体酮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子宫内膜就不会脱落。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虽然没有优势卵泡分泌雌二醇,但小于2毫米的卵泡有很多,它们也是能分泌雌激素的(少量持续性分泌)。

所以,闭经时间长了,子宫内膜会慢慢地增厚,当达到一定厚度时,体内的雌激素不足以支撑内膜的厚度时,就会开始出血。

这种出血是非常少的,大家称之为淋漓、不规则出血,这是身体为了让雌激素和子宫内膜厚度保持平衡的一种自我纠正。

遇到内膜偏厚的不规则出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地屈孕酮或黄体酮,让子宫内膜彻底变软退化,然后停用后,就会有撤退性的出血。

一次性地让内膜脱落下来,有时可能避免淋漓、不规则出血。


频繁出血型多囊

如果你的子宫内膜不厚,但依然淋漓、不规则出血,这就是属于频繁出血型多囊。

这种出血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有的人是偶尔看到褐色分泌物,有的人是白带夹杂血丝,有的人是天天有少量的血流出。

总之就是一句话:很麻烦,没有规律,经常出现。

造成这种出血的直接原因,是雌激素不稳定

从内源性雌激素(身体自行分泌)的角度来看,多囊女性卵巢里的卵泡是发育停滞的,这个停滞指的是难以形成优势卵泡(突破10毫米),这会导致体内没有卵泡来主导的雌激素的升高和下降。

但问题是,卵巢里有许多9毫米以下的卵泡,它们也是会分泌雌激素的,而且有的卵泡处于发育阶段,但有的卵泡处于退化阶段。

围绕新卵泡的生长和旧卵泡的闭锁,会导致非常不稳定的雌激素变化,忽而高忽而低的雌激素浓度,就会使得子宫内膜忽而增厚、忽而脱落。

健康女性不会这样,是因为每个周期都有优势卵泡来主导,优势卵泡分泌的雌二醇是非常多的,所以小卵泡生长分泌的雌激素,或旧卵泡闭锁引起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完全可以忽略。

但多囊女性缺少优势卵泡的主导,所以小卵泡的生长和旧卵泡的闭锁,这两者的不平衡,雌激素的上下浮动,就会造成淋漓、不规则出血。

当新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多于旧卵泡闭锁导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那么内膜暂时增厚,反之则会诱发出血。

这种频繁出血型多囊,还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

凡是能调节芳香酶(一种把睾酮转变成雌二醇的酶,FSH可以激活芳香酶)的食物,凡是本身有雌激素效应的食物(例如大豆、亚麻籽、柑橘类水果等),都会对内膜的生长和脱落造成影响。

所以说,这种出血只能用变化莫测来形容。

应对这种出血,我开过一个课程,主要是教大家通过饮食来避免外界雌激素对内部雌激素的干扰,会有一定效果的哦

(相关文章:雌激素稳定法,真的能止住淋漓不规则出血吗?)。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根本性问题,仍然在于卵泡发育停滞,一日不能形成优势卵泡,我们都只能“对症缓解”。


症状不同,原因相同

闭经型多囊通常是胖的,频繁出血型多囊通常不胖,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而且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老外比我们胖多了,她们常常是一直闭经,而且牛奶喝的很多,高水平的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也会阻碍卵泡的闭锁(旧卵泡闭锁了是好事,小卵泡不能成熟但又不闭锁就很麻烦,这就是卵巢多囊样改变)。

但亚洲人偏瘦,脂肪细胞不多,芳香酶的活力也不高,所以更容易出现频繁出血的症状。

其实在我看来,有不规则出血不一定是坏事,有时这意味着卵巢里的卵泡闭锁发生率高于卵泡新生发生率。

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新生卵泡,我们只需要优质卵泡去发育成熟,而那些质量低下的卵泡是越快消失越好。

总的来说,我们的态度是求质量、不求数量。

没用的卵泡,越早闭锁掉越好,没有人希望卵巢越来越拥挤(卵泡堆积,多囊样改变越来越严重)。


See You

频繁出血的多囊和闭经型多囊,有什么不同?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