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達:陳雲勵精圖治為“三農”

浙江日報


李林達:陳雲勵精圖治為“三農”

1984年5月,陳雲、于若木在杭州雲棲與群眾在一起。(圖片由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民以食為天”。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耕地相對不足的國家。農業問題,特別是糧食問題,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子恢……以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全部精力,積極探索,試圖為這個難題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浙江有著七千年的農耕文明,稻米曾是浙江人的驕傲。然而,三年困難時期,天災人禍無情地降臨到了這塊富饒的魚米之鄉。

1960年初冬,陳雲離京南下,經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到浙江視察,調查研究,尋求解決困難的對策和辦法。

11月24日下午,浙江省委書記處書記林乎加、李豐平接到通知,來到杭州南山路上的夏家花園1號樓。

那天,身著灰色中山裝的陳雲神情凝重。省委領導到來後,互相間沒有寒暄,也沒有客套,而是直奔主題。

林乎加彙報了糧食生產和購銷的情況。陳雲說:“1958年的情況,需要再摸一摸。放開肚子吃飯,有多長時間?吃了多少?秋收粗糙,每畝地損失了多少?”

陳雲分析了造成糧食緊張的原因:“1958年農業的躍進,有個錯覺,以為糧食已經過關,沒有問題了。各地攤子鋪大鋪多了些。”

林乎加說:“現在是騎虎難下啊!”

陳雲說:“出路只有兩條:一是要千方百計增產糧食。二是大抓瓜菜、糧菜混吃。”

陳雲說:“只要能增產5000萬斤糧食,都要爭取。如,插秧機要些鋁,只要真有需要,就要下決心解決。”

林乎加說:“現在農田需要肥料,但供給不夠。”

陳雲指出:“肥料不足,是個普遍的問題,綠肥要大搞,但是單靠綠肥還不夠,要有必要的精飼料。要發展養豬事業。”

他說:“美國在第一次大戰後的幾年中,糧食增產60%,一半是靠良種,一半是靠化肥。解決肥料的方針,必須是土洋結合,有機與無機結合。”

陳雲說:“全國800噸的化肥廠,搞它一萬個。根據已經建成的十幾家化肥廠的情況,我國建800噸化肥廠的技術已經過關,比建2000噸的更有把握。”

當林乎加談到巨州化工廠合成氨一期工程建成生產,計劃以後5年每年上一套2.5萬噸的合成氨廠時,陳雲說:“要搞,不如在巨化現有的基礎上擴大,由2.5萬噸擴大到10萬噸,比5年上5個2.5萬噸的容易得多。搞2000噸不如800噸的。”

當林乎加談到農民不安心於農業的問題時,陳雲嚴肅地對省委領導說:“種糧食的收入少,農民不安心於農業,不願搞農業,是個很大的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關鍵是要處理好國家、集體與農民的關係,發揮農民種糧積極性。”

關於糧價問題,陳雲十分明確地談了自己的見解。

他說:“價格是人為的,可以起一些調節作用。要實行合理的價格,使種糧農民能得到實惠。解決糧食問題, 單靠提高糧食的價格是不行的。必須靠三條:一是全國增產;二是多種經營;三是提高一些糧價。”

陳雲解釋說:“提高糧價作為一種輔助辦法。”

陳雲說:“還有一個出路,就是機械化,從農業中解放出一批勞動力,農產品多了,參加分配的人少了。農業的副業又有了更大的發展,農民收入增加,使城鄉差別縮小。”

蕭山素有花邊之鄉美稱。當李豐平講到解放後,蕭山、紹興一帶組織社會人員辦起花邊廠,生產各種花邊出口香港及東南亞國家,換取外匯時,陳雲非常興奮,鼓勵說:“要統籌安排農業副產品加工。提倡勞動力出口,農業副產品出口,蕭山花邊是一種。”

陳雲說:“農業積累值得研究。靠農業本身的積累有困難,國家必須給以支持。現在是到了工業拿出一些力量支援農業的時候了。工業、農業兩頭,一段時間側重一頭是對的。去年、前年側重工業,現在要側重農業。”

陳雲說:“計劃部門過去只管工業、交通,是蘇聯的模式,這有它的歷史原因。現在黨委天天在那裡搞農業,搞糧食。計劃、工業部門再不轉過來, 就會和黨委合不上拍,跟不上班。我主張管工業的管一管農業,管農業的管一管與農業有關的工業,像化肥、農藥、農機具等。”

關於體制問題,陳雲認為,最重要的生產力是人,是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調動人的積極性主要靠政策,只要政策對頭,幹部帶頭,團結一切積極因素幹社會主義,群眾就會積極起來,農業就會上得快。

陳雲說:“政策問題不解決,農民的積極性發揮不出來,其他的措施再多,農業生產也上不去。”

在浙江省委領導談農業生產的問題時,陳雲說:“農業生產中的問題,主要是旱,其次是澇。有相當大面積未解決。肥,這是普遍的問題。機,包括農具。人多地少,複種數高,季節緊、勞力緊。”

談到土地問題時,陳雲談了金華地區的紅土改良,嘉興地區低地下水位問題,以及開荒、擴大耕地面積等問題。

又談到糧食問題。陳雲說:“糧食問題,沒有別的路可走。一是節流,二是開源。開源是主要的。能增產5000萬斤糧食的措施,就要幹。能增產1億斤的,要大幹,能增產1000萬斤至2000萬斤,也要抓住不放。”

關於如何增加糧食的問題,陳雲說:“第一,改變領導作風。抓實事求是,調動群眾積極性。第二,農村勞動力不再外調。第三,能增產的措施,抓牢不放。”

最後,陳雲對浙江省委領導說:“現在根本的問題是糧食。糧多,其他農產品才能多起來,輕工業品也就多了,吃、 穿、用就鬆動些了。大頭是糧食,大頭一緊,各頭都緊,大頭一寬,各頭都會寬起來。”

陳雲深入淺出且富有理性的話語,林乎加、李豐平等省委領導聽了,都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

根據歷史檔案資料記載,1960年11月24日、25日、27日、29日,連著四個下午,陳雲與林乎加、李豐平等省委領導談話,瞭解情況,交換意見。

隨後,陳雲深入到青浦、紹興、蕭山、嘉興、嘉善、桐鄉等地農村調查情況,聽取農民意見,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就是機械化”、“發展多種經營”、“實行合理的糧價”、“管工業的管一管農業,管農業的管一管與農業有關的工業”等主張,對於浙江乃至全國戰勝困難,恢復國民經濟,無疑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陳雲就是這樣,尊重農民的意見、農民的智慧,在農民中尋求解決農業問題的出路。

如何提高糧食產量?杭州化肥工作座談會,陳雲尋求化肥工業的發展之路

1961年春,陳雲驅車南下,沿途他一邊考察,一邊思考……

三年困難時期,糧食問題,百姓的溫飽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領導人,困擾著陳雲。中共中央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徹底擺脫靠天吃飯,從根本上解決農業問題,絕非易事,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怎樣擺脫困境呢?中共中央認為解決一切困難的根本措施是增產糧食,而增產化肥又是增產糧食最有效的辦法。但是,60年代初,中國的化肥工業還處在發展的雛形。沒有形成大中小型工廠相結合的生產體系,農業需要的化肥供應不上,由於當時中國缺糧,每年要花大量外匯進口,無力進口化肥,自力更生多搞、快搞化肥,是件非常緊迫的任務。

為此,陳雲曾作過許多調查研究,瞭解氮肥生產的特點和管理問題,分析原因,找毛病,抓主要矛盾,制定對策。

在如何發展化肥生產的問題上,開始,陳雲主張建設眾多的小化肥廠。以後,陳雲做了長時間的調查研究,提出利用外國先進技術搞大化肥廠,儘快把化肥生產搞上去。

當時,化學工業部準備推廣1萬噸的中型化肥廠。陳雲說:“中型廠技術上也沒有過關,還不能立即大量推廣,只能選擇上大型化肥廠。”

陳雲說:“大化肥廠無非設備、材料多要一些,可以先搞一批,從進口方面解決。大的過關了,搬的是外國的技術。”

陳雲說:“一方面試驗研究要敢想敢說敢做,經驗教訓是要的,老頭子頭髮白了就是碰釘子碰出來的。另一方面,必須從實際出發,要摸著石頭過河,推廣必須是成熟的東西。”

陳雲決定,召開化肥工作座談會,討論全國面臨的嚴峻形勢及化肥發展方針問題,特別是建設大化肥廠還是小化肥廠,制定出對策和措施。

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陳雲來到杭州,下榻在夏家花園。

4月4日,陳雲在杭州召開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化肥小組和有關部委及地方生產部門一些負責人。

座談會上,陳雲說:“真正增產糧食還要靠化肥和水,中央一致意見是多搞、快搞化肥。把加速發展氮肥工業列為工業支援農業的重要任務之一。”

陳雲指出:這個座談會就是討論為實現這個任務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氮肥廠的規模是搞小型的,還是搞大型的?第二個問題,氮肥廠建設的部署,是把現在已經鋪開的十幾個點全部列入年度計劃齊頭並進,還是集中力量分批進行,每年建成20萬到25萬噸合成氮的生產能力?

在幾天時間裡,大大小小的會議總共開了6次。經過廣泛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會議提出了化肥工業發展的目標:就是在1962年到1964年這3年內,通過進口和國內配套生產,集中力量,陸續建設8到10個年產5萬噸合成氨廠,實現每年生產20萬噸到25萬噸化肥的生產能力。

接著,為了具體落實杭州化肥工作座談會提出的目標任務,陳雲又專門召集有關部門負責人開會,研究確保氮肥廠建設和生產所需物資問題。督促化工部組織人員出國考察進口材料,要求在材料上船到卸車入庫各個環節都要派專人負責。還在外匯奇缺的情況下,陳雲及時撥給了進口所需要的1600萬美元外匯。後來發現一些重要材料漏訂,他又很乾脆地同意化工部向國外補訂了一些生產材料。

根據杭州化肥工作座談會醞釀的意見,陳雲為中央化肥小組起草了給中共中央的報告。報告提出了杭州座談會關於化肥工業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並就化肥工業的布點、氮肥廠的規模、氮肥的品種以及材料的供應等方面提出重要建議。

很快,中共中央批准了陳雲的這個報告。按照陳雲的意見,中國首先建起了衢州化工廠合成氨廠、上海吳涇化工廠和廣州氮肥廠,接著又建起了開封化肥廠等。這些化肥廠的建成投產,有力地支援了農業生產。

以後的實踐證明,陳雲的化肥工業“抓大放小”的發展決策,推動了中國化肥工業迅速發展,對困難時期增產糧食,度過饑荒做出了重大貢獻。

怎樣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陳雲倡導“包產到戶”農業生產責任制

1962年的中央財經工作會議後,終因勞累過度,心臟病復發,陳雲又一次累倒在病床上。

這年的3月10日,在於若木的陪同下,陳雲離開北京北長街71號的寓所,到杭州西子湖畔的夏家花園養病。

在西子湖畔,陳雲一邊接受治療,一邊繼續思考恢復國民經濟問題,思考恢復農業生產問題。

那天,陳雲端坐在辦公桌前閱讀文件。案頭一份調查報告映入眼簾。這是一份安徽搞“責任田”的材料。

關於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調動社員的生產積極性問題,陳雲早就在思索著。不久前,他到浙江農村調查,發現“包產到戶”是解決困境的好辦法。便提出“留足自留地”、“包產到戶”的主張。

這份材料的內容與陳雲在浙江農村調查瞭解到的情況是一致的。為了慎重起見,他立即派出身邊工作人員再赴安徽農村,進一步深入瞭解責任田的情況。

情況很快搞清了。安徽的報告生動、真切,它有力地說明搞“責任田”是農民的一種創造,是恢復、發展農業生產的一種好形式,責任田制度不是單幹,不是資本主義。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徵購過頭糧,陳雲兩次約請商業部長姚依林到杭州談話。

陳雲說:“要改進統購統銷工作,實行定產、定購。對糧食產量必須估得正確,不能超過實際產量。”

陳雲強調指出:“同時必須按現有水平給農民留夠糧食 ,不徵購農民的全部餘糧,使農民在國家統購以後,還能有一定數量的餘糧。”

“為使種糧農民得到實惠,適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陳雲與姚依林商議說,“要實行合理的價格,這個價格,既對農民有利,也對國家有利。”

陳雲同姚依林還商定,對生產落後的地區採取“包產到戶”的辦法。

4月中旬,陳雲由杭州去上海。恰恰這時,田家英到上海向毛澤東彙報他在湖南韶山農村的調查情況,主張“分田到戶”。看了田家英的報告,陳雲與田家英有了共識。

陳雲說,農村要擺脫困境,“包產到戶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辦法。叫‘分田到戶’也好,叫‘包產到戶’也好,總之,國家有如此大的天災人禍,必須發動全體農民實行《國際歌》詞中‘全靠我們自己’的號召,儘快恢復生產。”

從滬上回到杭州,陳雲又詳細聽取赴安徽調查瞭解責任田的情況彙報。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醞釀,陳雲認識到,農村問題,農業問題,核心問題是農民問題,是個怎樣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問題。而農業生產關係究竟以什麼形式為最好?陳雲的心裡有了極其慎重的選擇:“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

無疑,這是陳雲對農業改革的最早探索和抉擇。

當時,中央的一些同志,如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鄧子恢等經過調查研究,堅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支持陳雲的正確主張。

但是,黨內對“包產到戶”問題遠沒有形成共識。這時,一些中央領導同志勸陳雲慎重考慮,不必急於提出。

陳雲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不顧個人進退得失,他說:“我擔負全國經濟的領導任務,要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此事既然看準了,找到了辦法,提與不提關係到黨的聲譽,關係到人心向背,怎能延誤時機!”

7月6日,陳雲給在杭州的毛澤東寫了封信,陳述了對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的一些意見,希望與毛澤東談談。

三天後,在毛澤東的書房裡,陳雲詳細陳述了在我國農村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個體經營與合作小組還是要並存的,現在要發揮個體生產的積極性,以解決當前農業生產中的困難…… 大膽向毛澤東進言,主張實行“包產到戶”的政策。

“手中有糧,遇事不慌”,陳雲心繫農村、農業、農民問題

1977年7月,陳雲在杭州的一次座談會上強調:“搞四個現代化,農業放在第一位,因為農業不過關,工業就跑不快。農業問題,主要是糧食問題,糧食穩住了,其它都能穩住。糧食一漲價,其它都要漲。”

“開始不大懂這個道理。全國解放前夜,我到上海,那時物價還在上漲。我們研究後,從各地調來糧食,物價就漸漸穩定了。”陳雲說:“1953年9月,新糧上市,還是收購的少,賣出的多。我們開了10天的會,研究糧食問題,提出統購統銷。在政治局會議上,我向毛主席彙報,如果不搞統購統銷,計劃經濟就要被沖垮,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就無法順利進行。中央最後定下搞統購統銷。”

在我國進入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後,農民有了較大的生產自主權,對收益好、見效快的經濟作物感興趣,種糧食積極性不高。

陳雲及時注意到這個問題,特別提出要重視糧食生產。他說:“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糧食還是第一位的,人不吃飯,牲口不喂料,是不行的。” 顯然,陳雲把糧食問題始終當作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

幾年後的1982年5月13日。陳雲在杭州雲棲與浙江省和杭州市黨政軍領導陳法文、許行貫、厲德馨、黎清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親切談話。談話中,他仔細地聽取省委副書記陳法文的彙報,詢問浙江省的農業生產問題。

“文化大革命”使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其後進行的兩年“洋躍進”,使國民經濟出現更嚴重的比例失調。面對這種形勢,陳雲思考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注意力仍著重放在解決糧食問題上。因為他心中時刻裝著億萬中國人民的“溫飽”。

這天,陳雲對省委領導說:“農業問題,特別是糧食生產是個大問題。”

當時,社會上流傳“糧食生產過關”的說法,陳雲則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針對“過關論”指出:“只有手中有糧,遇事心裡不慌。糧食是天天要吃的。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問題是一個事關國家全局的戰略問題 。”

陳雲語重心長地對浙江省委領導說:“民以食為天嘛!我們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耕地又這麼少,而且在逐漸減少,糧食生產怎麼能講已經過關了呢?”

他強調:“對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要高度重視,始終要抓得很緊很緊。從糧食的生產到糧食的消費等各個環節,都要抓緊抓好。大力增加生產,節約消費使用。”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糧食是要出亂子的,要出大亂子的。”陳雲告誡說。

陳雲是政治家,也是經濟問題的專家。關於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問題,包括糧食問題,陳雲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農村改革開放後,我國糧食供給狀況發生根本性轉變,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即使如此,似乎仍沒有哪件事情像糧食問題這樣引起陳雲的重視和關注,他念念不忘提醒人們要重視糧食生產,反覆強調“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的歷史經驗。

據鐵瑛回憶,陳雲每次到浙江詢問最多、關心最切的問題是農業生產情況。一次,陳雲對鐵瑛說:“農業是基礎,要抓好,中國地少人多,靠向哪個國家買糧支援我們都是不現實的。”

陳雲說:“你當省委書記,這個工作一定要抓,要重視抓吃飯問題,各省都要抓這個問題。主席在世時常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們對農業一定要重視,有人說糧食過關了,我看,我們這一代,不能說糧食過關了,全國平均糧食才多少?就是到了2000年,也不能說糧食過關了,中國人口多,土地少嘛!”

陳雲說:“另外,也不能向農民徵收過頭糧,這就是說,如果我們多徵2億斤糧食,就是返銷3億斤,農民也還是感覺緊張,覺得不夠吃。”

這時,陳雲問鐵瑛:“今年浙江春糧收回了多少?”

“35億到36億斤”。鐵瑛回答。

陳雲說:“過去我在嘉興、青浦搞過調查,我是不贊成一年三熟制的,贊成兩熟。現在這樣看來,浙江三熟制還是好的,是可以的”。

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一個時期浙江糧食、棉花連續幾年獲得豐收。這時,有人提出糧棉多了。聽了這一情況,陳雲十分憂慮。他語重心長地說:“按我的經驗,十年中,往往是四年平年,三年增產,三年歉產。今年豐收了,哪有每年都豐產、增產的道理呢?!不能再折騰了,要重視農業,重視糧食問題,民以食為天嘛!”

陳雲指出:“我們的財政應該是,一是吃飯,一是建設,吃光用光,國家沒有希望。首先保證吃飯,另外建設,看每年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如果光搞建設,群眾生活過不下去了,這不行……”

陳雲的話,無疑,給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鐵瑛回憶說,以後,陳雲又多次諄諄告誡我們:要注意糧食。糧食一定要有人管,這是周總理早已定了的。鋼鐵是硬的,我看糧食更硬。

無論是糧食供需矛盾尖銳時,還是糧食情況相對寬鬆時,陳雲始終把糧食問題當作關係國家全局的大事,抓緊不放。毫無疑問,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特別是糧食的安全生產問題,在陳雲心中的位置是多麼的重要啊!

如今的中國早已告別了短缺的年代,但歷史不會忘記那個年代領袖們為此做出的艱辛努力。

(作者系省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副巡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