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騎兵,在人們的印象中是絕對的陸戰之王,大批騎兵捲起滾滾濃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敵方,敵人丟盔棄甲、抱頭鼠竄是古裝電視劇中常見的套路。

但是,真實的戰爭卻不是拍戲那麼簡單,騎兵的衝擊戰術是隨著雙馬鐙的出現才逐漸成熟起來的,西漢以前,騎兵充擔的多是追擊和輔助的任務,不適用大規模的集團作戰。

中原政權對騎兵的大規模運用在漢匈戰爭時期,面對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的匈奴騎兵,漢族步兵顯然難以發揮作用,為此漢武帝組建了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匈奴精於騎射而疏於近戰,為了以己之長克敵之短,衛青將步兵的集團作戰移植到騎兵身上,利用騎兵衝擊將匈奴的騎射優勢抵消,最終取得了勝利。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但是,漢匈戰爭畢竟是漢族騎兵對匈奴騎兵的勝利,當面對成建制的步兵軍團時,騎兵是否仍能取勝,卻是一個未知數。

時間撥回到西漢末年,王莽改制引發社會動盪,綠林、赤眉相繼崛起,王莽覆滅後天下陷入分裂割據的局面,幽州突騎在兩漢之際異軍突起,為劉秀定河北,掃滅群雄並一統天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劉秀所說:“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見其戰,樂可言邪?”

鐵與血的交織:步騎交戰下的戰術運用

古代中國,由於文武官員的分途,使得戰爭的細節很少被全部保存下來,有戰爭經驗的武官難以用文字記錄下恢弘的戰爭場面,而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卻很少接觸真實的戰爭。元朝以來,《三國演義》這種通俗小說對於戰爭的演繹形成了人們對冷兵器戰爭的刻板印象,戰爭就是交戰雙方的大將在陣前比武,戰爭的勝利取決於武將的武藝。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將領之間的作戰代替軍隊的戰爭,在真實的戰鬥中顯然是不可能的。先秦時期,騎兵就已經出現並運用於戰爭,不過此時的軍隊主力以步兵為主,騎兵的作用多是阻截糧道以及追擊窮寇等輔助性任務。但是自從騎兵衝擊戰術得到廣泛應用,步騎作戰也開始興起。

和步兵相比,騎兵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衝擊慣性,馬匹的奔跑速度要遠遠大於人,而騎馬衝鋒的騎兵的武器殺傷力自然要強於步兵。如果騎兵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進行衝擊,與步兵陷入近戰搏殺的窘境,就很容易被殺傷,因此騎兵的本質在於其機動性。騎兵雖然機動靈活,但是騎兵的弓箭相比較步兵仍然不佔優勢,一方面步兵的強弓硬弩殺傷距離遠,另一方面,步兵的盾牌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與騎兵相比,步兵軍陣的主要優勢在於其整體防禦能力,只要步兵隊列不散,便能夠繼續作戰。反之,如果步兵隊列被分割,那麼就會因指揮系統失靈而陷於潰敗。但是如果步兵保持堅定的紀律,敢於正面面對騎兵的衝擊,就能用長矛和弩箭給騎兵造成很大的傷亡。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在衝擊步兵軍陣的時候,騎兵往往會避開戰鬥力強、防範嚴密的正面,選擇戰鬥力薄弱的側翼或者後方入手,因此騎兵往往會多次衝擊,穿越敵方的步兵軍陣隊列。騎兵的殺傷力主要來源於飛奔的馬匹帶來的衝擊力,如果騎兵衝入敵軍陣後因為步兵密集的阻擋而降低衝擊速度,便只能下馬徒步作戰,原有的優勢便會喪失殆盡。

因為,沒有裝備馬鐙的突騎部隊拿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是沒什麼辦法的,衝不開步兵方陣就是步兵的活靶子。

但是當我們將時間撥回到西漢末年,亂世之下哪有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因此幽州突騎的指揮官耿弇談到河北地方勢力,輕蔑地成為“烏合之眾”。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西漢騎兵戰術變革的紅利:幽州突騎的崛起

“突騎”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漢,晁錯介紹漢匈之間差異的時候,認為“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也”。武帝時期,為了與匈奴作戰,中原騎兵的戰術由騎射變革為衝擊,而這極大地推動了成建制騎兵部隊的發展。到了西漢末年,北方邊地的騎兵以幽州突騎最為精銳,並且是無數不多成規模建制的騎兵部隊,這和幽州的地位置有很大關係。

幽州地處北方邊地,從秦代開始便處於農耕與遊牧民族的緩衝區,漁陽、上谷兩地更是北方至關重要的軍事重鎮。為了抵禦遊牧部落的侵襲,幽州邊郡的民眾多質樸尚武,善於打造鎧甲。西漢開國以來,匈奴便成為腹心之患,出於防禦匈奴的考慮,歷代皇帝都比較重視邊地騎兵的建設,邊郡太守掌握著很大的兵權。

西漢末年,王莽改制使得社會秩序陷入分崩離析的局面,各地群雄並起,戰火不斷,地方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摧殘。幽州突騎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興起,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幽州特別是邊郡一帶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我們都知道,騎兵部隊的建設並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財力投入。幽州一帶地處邊地,自古就是我國馬匹的主要產地,這為騎兵的建設提供了馬匹資源。另外,據《漢書•地理志》記載:“上谷至遼東,有漁鹽棗粟之饒,漁陽有鐵官,泉州有鹽官”,鹽鐵之利為幽州提供了財政來源,使得當地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建設騎兵部隊。

此外,幽州處於北方交通要道上,上谷有居庸關,漁陽有盧龍塞,秦漢政權對這些邊鎮要地的軍事建設使得它們實力強大。西漢動亂以後,中原、關中地區飽受戰火之苦,但是幽州一帶卻沒有被波及,軍事實力得以保存下來。

高橋馬鞍的裝備與幽州突騎的正面衝擊

在西漢末年社會動亂的背景下,各地豪強憑藉實力來謀取利益,上谷郡寇恂就認為“上谷疆域完實,控弦萬騎,可詳擇去就也”。更始帝派劉秀到河北擴充勢力,劉秀勢單力薄,但是正好碰到上谷太守耿況之子耿弇,耿弇說服漁陽太守彭寵“合二郡精銳,附劉公擊邯鄲”,劉秀得到幽州突騎後,實力大增,河北局勢開始轉變。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漁陽、上谷兩郡精兵在耿弇以及吳漢等將領的帶領下,一路向南推進,所向披靡,連克二十二縣並斬首三萬,而這,意味著突騎部隊對於亂世之下步兵的全面碾壓。突騎部隊和劉秀會和後,與王朗戰鬥於鉅鹿,景丹“縱突其騎,大破之,追奔十餘里,死傷者縱橫”。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幽州突騎的作戰方式大多為縱突騎擊,齊鼓而進,這意味著幽州突騎的慣用戰術為正面集團衝鋒。

而秦漢時期的車騎部隊,大多是選擇側翼進攻,在前面步兵的掩護之下,迂迴到敵方防禦力量薄弱的兩翼,下馬變為步兵後採取兩面夾擊的戰術。這種戰術能夠得以運用,和高橋馬鞍的發明和裝備有著莫大的關係。

對於沒有馬鐙的騎兵來說,腰垮和退無法在馬背上借力使勁,一隻手握緊韁繩,只有一隻手能騰出來做動作,也就意味著只能使用短兵器,這極大地限制了騎兵的發揮。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而騎兵想要使用衝擊戰術並增強馬戰的殺傷力,只能使用長兵器比如馬槊或者是長矛,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橋馬鞍出現了。高橋馬鞍能夠使騎兵以後鞍橋為借力點,將戰馬的衝擊力轉化為騎兵的手臂力量,然後傳導到長兵器之上,從而會形成威力無比的正面衝鋒能力。由於高橋馬鞍的裝備,幽州突騎擁有了可以戰勝步兵的馬上近戰能力,真正意義上的騎兵逐步出現,戰車的作用開始被取代。

此外,幽州突騎介入戰場,大多是在戰役接近膠著的時候。在劉秀派吳漢入蜀作戰時,公孫述軍已經發生潰敗,騎兵才衝擊解決戰鬥,這說明此時騎兵強攻步軍主力仍有一定的風險,只能在步兵已經睏乏,軍列鬆動的時候才會從側翼或者後方發起攻擊。騎兵的優勢在於速度,沒有馬鐙的騎兵衝擊正面過於危險,因此只能從薄弱處突破。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雙馬鐙缺失下幽州突騎的弱點

高橋馬鞍的裝備雖然賦予了幽州突騎極大地正面衝擊能力,但是騎兵在用戟作戰之時,僅僅依靠高起的鞍橋很容易重心不穩,從馬背上跌落下來,吳漢在作戰時便出現“將輕騎迎,與之,不利,墮馬傷膝”。此外,除了衝擊時的危險,當騎兵穿上較為厚重的鎧甲時,高橋馬鞍使得上馬的難度增大。

高橋馬鞍提供的騎兵近戰能力,僅僅適用於正面衝鋒,因為沒有雙馬鐙來借力,幽州突騎在近戰肉搏下會處於劣勢。一是無法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揮舞手中武器進行格鬥,二是戰馬無法再為矛戟提供殺傷力,反而會因為戰馬目標巨大,無法轉向以及後方死角,而在與步兵的馬下肉搏戰中落入下風。

因為,沒有馬鐙而裝備了高橋馬鞍的幽州突騎,僅僅是有了衝擊帶來的巨大殺傷力,卻沒有提升騎兵短兵肉搏的能力。

沒有馬鐙的幽州突騎,為何會被光武帝稱為“天下精兵”?

這一缺點在公元25年的作戰中暴露無疑。這一年四五月份,光武帝劉秀在河北征討尤來、五幡等起義軍,東漢軍以幽州突騎為先鋒,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但是尤來軍多為河北等地鄉民,在正規步兵中服役過,對於幽州突騎的戰術十分熟悉。乘勝冒進的幽州突騎被拖入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中,騎射和正面衝擊優勢無法發揮,最後落得反為所敗、士卒死者數千人的下場。最後還是耿弇以騎射戰術殿後,劉秀才倖免於難。

總而言之,在東漢的開國過程中,幽州突騎以其強大的正面集團衝鋒能力,征戰南北,為國家的重新統一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因為劉秀才會發出“突騎天下精兵”的感慨。在此後的戰爭長河中,雙馬鐙出現,騎兵才真正成為冷兵器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