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公元374年,一支騎兵隊伍出現在歐洲東部東哥特國境。他們長著亞洲人的面孔,騎著矮小的馬,弓和箭是他們最強大的武器,而且每個戰士都英勇善戰,所向無敵。他們很快征服了東哥特,然後繼續往西,擊敗了西哥特人,西哥特人只好逃離了自己的家園。對於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而言,逃跑的目的地只有一個,那就是多瑙河以南的羅馬帝國。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面對西哥特人的來勢洶洶,羅馬皇帝瓦倫斯率領羅馬軍團直面迎戰,想要阻擋西哥特人的滲透和侵略,於是在亞得里亞堡展開了一場大戰。戰爭的結果是相當出人意料的,曾經戰無不勝的羅馬軍隊竟然慘敗給了西哥特人。甚至羅馬皇帝本人也在戰敗後身亡,整個歐洲為此戰慄。

亞洲面孔的騎兵並沒有停止,他們繼續進行自己的征服事業。很快,他們征服了整個匈牙利平原。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大約在五世紀中期,他們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國家: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歐洲人從來沒有見過這批異族人,他們只知道,這批異族人叫“匈人”。匈人有一位傑出的首領,名字叫阿提拉,歐洲人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上帝之鞭”。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搖搖欲墜的羅馬帝國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更可怕的是,匈人的騎兵部隊四處征服、壓迫和洗劫,攪亂了整個歐洲。羅馬帝國的境外,一直生活著一批所謂的“蠻族”,也就是在森林中的哥特人、日耳曼人、阿瓦爾人,等等。匈人的四處征戰,迫使這些民族一批又一批向四處流散。在羅馬帝國對邊境的控制越來越弱的時候,他們趁機滲透到羅馬帝國境內,並導致了羅馬帝國的最終分裂。

匈人與匈奴

所以匈人到底是誰?他們來自哪兒?羅馬帝國分裂之後,這個問題困擾著歐洲學者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直到1770年,有一位法國學者德·揆尼(De Guignes),他在中國史書中找到了一些記載,他認為匈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匈奴。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之後,英國學者吉本在他的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採信了德·揆尼的觀點,認定匈人就是匈奴,是謀殺羅馬帝國的元兇之一。後來,英國人伯克的《韃靼千年史》、德國學者夏德的《伏爾加河流域的匈人和匈奴》等著作中都提出了“匈人即匈奴”的觀點。

這麼說來,有一種可能,東漢帝國擊敗北匈奴之後,北匈奴向西逃跑,跑到了伏爾加河、再進一步跑到了萊茵河和多瑙河。他們迫使眾多蠻族離開故土,向羅馬帝國滲透,並最終讓羅馬帝國解體。

如果我們相信匈人就是西遷的匈奴人,那這個故事就太迷人了。在中國發生的一次戰爭,竟然可以波及到遙遠的歐洲,影響了歐洲的歷史進程。遠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整個歐亞大陸上不同地區、不同族群之間的命運,竟然是如此羈絆著!

匈奴的遷徙移動

北匈奴真的西遷並壓垮了羅馬嗎?

坦白說,目前這隻能算是一種假說,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將其中的每一個缺環都補起來,我們只能大致看看北匈奴崩潰之後,歐亞大陸的族群是如何變動的。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在經過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漫長戰爭之後,匈奴帝國分裂成南北兩個部分,南匈奴越過長城,成為東漢帝國的合作者,提供軍事服務。北匈奴困守在更北方的草原,部落之間為了爭奪領導地位不斷展開戰爭。

到了公元一世紀的後半期,草原深處的北匈奴,處境一定十分艱難。《後漢書·南匈奴傳》裡有過這樣的記載,當時北匈奴的勢力不斷衰耗,不斷有人叛離逃亡,據說每年都有數千人逃亡到東漢控制的地區。

在東漢政府的動員之下,草原四周的各民族與東漢軍隊一起,開始了一波又一波,對北匈奴的攻勢。據說,當時北匈奴面對著四周的攻勢,南有南匈奴,北有丁零,東有鮮卑,西有西域,再加上東漢軍隊的打擊,北匈奴只能再次向草原的更深處退卻。

永元元年,也就是公元89年,東漢車騎將軍竇憲率領八千騎兵,又拉著度遼兵和南單于,再次北上攻打匈奴。這一次,東漢軍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北單于奔走,漢軍先後斬殺和俘虜了總共超過二十萬的北匈奴。

兩年後,北單于“逃亡不知所在”,稱雄漠北三百年的匈奴,就這樣徹底崩潰了。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不過匈奴貴族和普通百姓不可能一時間全部消失,對不對。其中有一部分向西遷徙,來到可烏孫西北部的悅般國,得到了西域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這些匈奴人的勢力一度特別強大。

東漢政府為了應對匈奴人的進攻,啟用了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長史。班勇也是很勇猛的, 成功擊退了北匈奴的伊蠡王,後來,又發動了西域各國,一起進擊胡衍王。此後,匈奴就陷入了反覆的拉鋸戰。最後成功逼走北匈奴,讓其退出悅般國的,不是漢人,也不是西域眾多的國家,而是鮮卑人。

當時匈奴帝國崩潰,北匈奴西遷,草原世界出現了權力的真空,鮮卑人趁機“盡佔匈奴故地”,成為了草原世界新的主人。在領袖檀石槐的帶領下,鮮卑一路走向極盛,向西進攻烏孫。就是在這裡,鮮卑打敗了北匈奴的殘餘。

四處潰散的北匈奴,有一支來到了康居,也就是今天中亞阿姆河、錫爾河的兩河流域地區,後來根據《北史》的記載,匈奴人接著往西北方向,到了粟特。他們謀殺了粟特國的國王,佔據了粟特人的土地。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

在中文史料中,北匈奴的故事到這裡差不多就結束了。畢竟,《北史》記載的故事,時間、地點,已經距離中國很遙遠了。甚至北匈奴謀殺粟特國王的故事,都有可能是後來北魏與粟特通使的時候,使臣或者商人打聽來的。再往後,這些西遷的北匈奴就漸漸淡出了中國人的視野。

匈奴之後更深的融合

匈奴帝國的最後覆滅,其實也深深影響了中原王朝。

兩漢政府都曾經使用草原軍事力量為自己作戰,但是,東漢時代,胡騎的重要性遠比西漢要大得多。首先,在北匈奴覆滅這件事上,南匈奴、鮮卑等民族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此後,東漢的北部邊防,主要由烏桓、鮮卑、匈奴等遊牧民族來負責了。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為什麼東漢政府需要使用大量的胡騎來駐守自己的邊防?很大的原因是,東漢的時候,邊境的華夏族群人口開始凋零。

西漢的時候,邊境地區的人口比較多,那是政府刻意移民的結果。但是經過長時間的邊境戰爭,外加邊境本身就不是特別適合農耕,於是大批邊境人口開始向內部流動。邊境的人口空虛到什麼程度呢,在幽州、幷州、涼州,曾經因為人口太少,都無法正常舉薦人才做官了。顯然,東漢帝國的北部邊防線只能越來越深的依賴遊牧民族的武裝力量。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烏桓了。

兩漢時期,燕山到遼河一線有大批烏桓人活動。漢武帝出兵匈奴,就曾經遷徙過一部分烏桓人到燕山到遼河一線的長城之外,設立護烏桓校尉,讓他們脫離匈奴的控制,進一步削弱匈奴的力量。

但是為什麼烏桓人沒有變成第二個匈奴,反而移動到了東漢內部,變成了東漢帝國最重要的軍事資源呢?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烏桓人相對鬆散的部落結構。

就社會組織而言,匈奴人曾經建立過一個龐大的帝國,整個草原在單于的控制之下。可是烏桓人的社會組織比較分散,由大大小小的部落構成,並沒有強大的首領將所有烏桓人都整合起來。同時,東漢政府使用狡猾的手段刻意分散烏桓人,阻止他們自己凝聚成一個強大的政治體。這樣東漢帝國就能把烏桓人作為軍事資源進行開發了。

烏桓人獨特的軍事技術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

烏桓人除了能騎馬射箭以外,他們還能組成一種非常特殊的軍事力量——“突騎”。突然的突,騎兵的騎。突騎主要使用長兵器作戰,面對敵人的軍陣,他們利用戰馬的速度、人和馬的重量形成強大的衝擊力,去衝擊對方的陣列。他們追擊射箭的騎兵,可以直接將對方刺落馬下。

突騎,與以往拿著弓箭作戰的騎兵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支騎兵部隊全部都是射箭的騎兵,那這支部隊,的確擁有非常強大的機動性,可是這些騎兵沒有近距離的衝擊能力,想要突破敵人的步兵陣列就很困難。突騎的出現,意味著軍隊中有了一種既有強大的機動性,又能夠直接衝殺陣列的衝擊型力量。

有意思的是,當突騎出現在漢帝國的時候,羅馬帝國也出現了一樣的情形。羅馬帝國的後期,騎兵部隊的重要發展,就是數量變得多了起來,而且往往使用長兵器作戰。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東漢時代,上谷郡和漁陽郡的突騎被稱為是“天下精兵”。到了東漢末年,幾乎所有軍閥都想擁有一支烏桓騎兵。最典型的是公孫瓚,他手下的騎兵部隊,他自己起名叫“白馬義從”,應該就是烏桓騎兵。

東漢政府和東漢末年的軍閥,在開發利用烏桓人的軍事資源的同時,也把烏桓人帶入到了東漢以來中國的歷史進程之中。可以說,從烏桓人的歷史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軍事技術的進化是人群流動的主要動力之一

那隨著越來越多長城之外的民族突破長城,也隨著東漢末年一直到魏晉時期的長時間混戰,烏桓人漸漸失去了民族獨立性。十六國時期,我們知道,先後有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民族建立過大大小小的國家,可是,作為更早進入中國、戰爭技術更先進的烏桓人,卻已經被排除在名單之外。

五胡十六國

與烏桓的命運不同,在他們背後,鮮卑人的力量崛起。他們恰好與農耕帝國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擁有一段政治發育的時間,也就有更強的政治凝聚力。

沒過多久,鮮卑人,踏著烏桓人留下的歷史經驗,進入長城之內。他們不再是一個個部落,而是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國家。他們的軍事力量,不僅繼承了草原遊牧民族,騎馬射箭的悠久傳統,而且又學習了烏桓等各個民族創建的新的騎兵種類,無論是針對遊牧的敵人,還是農耕的敵人,鮮卑人的軍隊都遊刃有餘。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更厲害的是,五胡突破了長城、佔有了農耕土地,徵調了大批農民,組成了步兵部隊。這樣一來,當年只屬於漢帝國軍隊與民族的多元性優勢,已經完全被入主中原的五胡所取得。

五胡之中,慕容鮮卑和拓跋鮮卑為主的鮮卑人繼承了烏桓的戰爭技術。但是,這批接踵而至的移民將突騎進一步發展,通過使用馬鐙,他們進化出一種既能夠持長兵器作戰,又能夠持弓射殺的綜合型騎兵。這種新型騎兵能夠更好的配合步兵,能夠適應更多戰場。鮮卑的軍事力量由此成為五胡中的集大成者,這是拓跋鮮卑在後來能夠結束五胡十六國,統一北方建立北魏的技術基礎。

此時,歐亞大陸東西端的羅馬帝國和漢帝國又一次出現了相似的風景。

農耕民族賴以防衛的長城,已經向來自森林、草原的所謂“蠻族”打開,農耕帝國已經無力去捍衛那條苦心經營的資源分界線。東西帝國都開始了新一段的歷史轉折: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崩潰,開啟了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五胡亂華,晉室南渡,開啟了中國大分裂的時代。

至此,歐亞大陸的軍事史刻劃下了一個重要分界點。

總結

從人類馴化馬匹到駕馭戰車,最後學會跨騎馬背,騎射、突騎和步兵成為主宰陸地戰場的主力,歐亞大陸冷兵器時代野戰戰場上最主要的軍事技術,都已經紛紛登場。

北匈奴西遷|匈奴帝國覆滅後歐亞大陸的族群變動

這些技術,為人類帶來了不斷強化的移動能力、不斷深入開發資源的能力,最終,推動了歐亞大陸上,人群反覆遷徙、交流、碰撞與融合的局面。帶來的結果,是歐亞大陸上的不同文明,始終維持在同一水平上,比如相對的技術均勢,沒有任何一方能夠擁有絕對優勢。

建立在戰爭技術相對平衡的基礎上,歐亞大陸不同國家的使節、商團、僧侶和移民將在流動中相互傳遞自己的知識,分享各自取得的進步,各國也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外部世界的文明成果。這種平衡,一直到熱兵器主宰戰場,才會被徹底打破。當然,那將是另一段戰爭與移民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