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文|凝媽

這幾天,錯換28年人生的事件刷了屏,兩個兒子、兩對父母、兩個家庭,被命運捉弄,他們有淚水、有掙扎,但更多的卻在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1992年6月,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有幾名產婦同時產下男嬰,嬰兒被護士帶進嬰兒房。出院的時候,產婦從護士手中接過嬰兒回家。

28年後,隨父母回到江西的孩子姚策患上肝癌,其母親蔣女士準備割肝救子,但檢查發現血型和孩子不一致,夫妻雙方的血型是A型,孩子的是AB型。他們很疑惑,通過親子鑑定,證明自己不是兒子的生物學母親。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為了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能給孩子肝臟移植,他們找到孩子出生的醫院,終於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在河南駐馬店,自己的親生兒子郭明也在那裡。

他們得知兒子的生母患有肝癌,剛做完手術,兒子的肝癌來自遺傳。

4月30日,河南駐馬店的郭明帶著姚策的親生父母來到江西,他們兩個家庭見面了。看到一系列的報道,網友紛紛點贊:三觀很正。被他們感動了,希望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幾個關鍵詞,兩個家庭的教子方式竟是這麼相似。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奉獻

蔣女士夫婦為了姚策的病傾盡所有,賣了家裡的兩輛車,兒子、大姨、舅舅家的房子也被掛到網上售賣。

怕當地醫院不夠好,又帶兒子去南昌看病。為了省錢,住在麵包車裡。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又去上海求醫。

得知可以考慮肝移植後,蔣女士願意捐肝救子,一命換一命。當發現兒子不是親生以後,她表示“養了28年,不想放棄他”。他們繼續奔波為孩子籌錢治病,並努力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

姚策的親生父母得知兒子的病情,他們的反應和蔣女士夫婦一致。雖然年齡比較大,也表示只要符合要求,就願意捐肝救子,雖然家庭條件不富裕,砸鍋賣鐵也要救兒子。

他們的經歷是曲折的,又是不幸的,但同時又是幸運的,兩對父母對孩子的奉獻,可以為姚策換來更好的未來。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在《35歲前要做的50件事》中看到一句話:在人類所有的愛中,父愛和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愛不求任何回報,只要是孩子需要的,父母一定會奉獻出自己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這兩位父母用行動對這句話進行最好的闡釋。

但是在《心理學入門3》中提到:道德要求我們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求為人父母要犧牲奉獻,為了家庭和子女犧牲自己,要求完美的父母,把最好的愛給孩子。可是很多人做不到。

想起了有父母因為孩子患病而狠心放棄治療的案例,想起了因為孩子有病而遺棄孩子的父母,2019年民政部統計全國有孤兒34.3萬人,福利機構養育的遺棄兒童中,重病重殘兒童佔98%。

所以,兩相對比,更可見這兩對父母的可敬與偉大。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感恩

姚策和郭明是這一事件中的主角,但是他們依然感恩養育自己的父母,依然不離不棄。

姚策表示,他要好好活著,他有能力報答父母的恩情,他要把掙到的錢分成4份,一份給自己的親生父母,一份給自己的養父養母,一份給自己的岳父岳母,一份留給自己的小家庭

郭明表示,他不會離開駐馬店,他的兒子和女兒還是養父養母的孫子和孫女。他會抽時間到江西看望自己的親生父母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兩個孩子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不僅不忘養育之恩,也懂得回報生育之恩。

猶太父母認為,真正的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他們相信,只有懂得感恩,孩子才會去幫助別人,關愛他人,才不會成為一個“自私鬼”。

懂感恩的孩子在社會上也是備受歡迎的人,不懂感恩的孩子會被社會孤立,相信他們一定會是被生活垂青的人。

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看到太多白眼狼的故事,父母為孩子奉獻一切,孩子長大後非但不止感恩圖報,反而成了啃老族,還動不動打罵父母,看著讓人氣不打一出來。

比如南京的老王花了幾百萬讓兒子留學,兒子回國後不出去工作宅在家中,老王生氣地把給兒子買的車賣了。結果引來兒子不滿,和父親大打出手,還說要砍死父親。

再看看這兩個孩子,人家的表現卻讓人直豎大拇指點贊,可見父母對孩子有奉獻,但是又有規則,教會了孩子懂得感恩。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堅強

姚策雖然是肝癌晚期,但是他很樂觀,相信能好起來,而且特別想好起來。因為他知道身上的擔子有多大,要回報養父養母的恩情,要回報父母的恩情,他還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他要是不在了,對幾方父母和自己的家庭都是沉重的打擊。所以,他必須堅強,他也是發自內心的堅強。

雙方父母也給了他堅強的勇氣,還有新認的兄弟郭明,也告訴他:有困難一定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在困難面前,他們不向命運低頭,而是勇敢的面對,相信他們一定會幫助姚策戰勝病魔。

《父母的界限: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愛》中提到:孩子堅強、樂觀、豁達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老師、家長一味說教的結果,而是從自己點滴的經歷中汲取的力量。

父母、孩子周圍的環境都對孩子的性格起到推動作用。

我們曾經看到有多少孩子因為生活不順走上絕路,他們在生命的最好時光裡沒有接受挫折教育,沒有領悟生活的真諦,經不起一點波瀾,更不用說是大風大浪。

堅強是一種很好的品質,是父母應該從小幫助促成的品質,只有堅強才能在逆境中戰勝自己。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善良

姚策得知要見親生父母,特意去理了發,顯得特別精神。他表示,不想讓父母看到他憔悴的樣子。自己身患重病,還在為父母的感受著想,真的是一個特別善良的孩子。

蔣女士家庭條件更好一些,郭明如果在這個家庭長大,可能會比現在生活還要好。養父母家生活差一些,還有一個生病的姐姐,母親也患有肝癌,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但是他依然選擇不離不棄。當他得知消息的時候,擔心父母無法接受,特意準備了速效救心丸。這些細節,足見他的善良。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Richard Weissbourd和他的團隊認為,孩子們應該成為善良、富有愛心,懂得關心他人的人。善良不是天生的,而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幫助孩子獲得這種寶貴的品質。

有些孩子哪會考慮別人的感受,自己滿意就是最大的快樂,時不時給父母製造麻煩。

有多少人吃著父母的、用著父母的,還要父母帶孩子,連個好臉色都不捨得給父母,更別說是讓父母別擔心了。跟這兩個孩子比,差距不是一點點。

善良是父母培養的,既要給孩子做善良的榜樣,又要記得給孩子創造機會進行練習,想必這對父母背後做了很多工作。

28年錯換的人生,是命運的捉弄,卻用正能量感動所有人

結語

28年錯換的人生,像極了電視劇裡的狗血鏡頭,但在生活中卻真實的上演了。他們帶給我們的卻不是痛哭流涕、捶胸頓足、牢騷滿腹,而是滿滿的正能量。我從他們身上提取了幾個關鍵詞,奉獻、感恩、堅強、善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希望我們做父母的,也能多一份思考,在教育孩子時也注意這幾方面的培養。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