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發區別純釀酒和酒精酒的弊端

上兩天看到頭條有個視頻,用加水發區別純糧酒和酒精酒的方法,感覺不對頭,查找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大家留言,私信諮詢,合作!

加水發區別純釀酒和酒精酒的弊端

加水發區別純釀酒和酒精酒的弊端

1、白酒加水之後產生的渾濁其實是高級脂肪酸酯析出後的沉澱,高級脂肪酸酯在酒精度降低和低溫下容易析出,這種現象被稱為“失光”。通常來說,純糧食酒中含有多種高級脂肪酸酯,所以更容易在加水後發生“失光”。而酒精酒在酒精度降低後不容易“失光”,因為其中高級脂肪酸酯含量較少。

2、但在現實中,用“加水法”來判斷純糧食酒和酒精酒並不靠譜,因為純糧食酒加水後也有可能不變渾濁。原因是:脂肪酸乙酯析出後會影響視覺效果,大部分白酒生產企業都會選擇在出廠前加上“降低高級脂肪酸酯”的工藝。不同的白酒廠家,淨化過濾設備的強度標準有所不同,生產的白酒中高級脂肪酸酯的含量也有所不同。所以有些淨化強度高的純糧食酒,加水後並不會出現濁變。

3、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往以食用酒精為主體的白酒中添加了高級脂肪酸酯這類物質,加水後也會變渾濁的。很多不良商家可能利用這一點,做虛假宣傳。

查證者:趙力超、胡津

逢年過節,餐桌上總離不開酒的身影。隨著消費需求的增加及人們對高檔酒的追求,假酒也越來越氾濫,所以網絡上出現了很多教大家鑑別真假酒的小視頻。以下就是一個轟炸朋友圈和微信群的視頻,該視頻稱加等量水會變渾濁的白酒是純糧食酒,而不會變渾濁的白酒則是用酒精勾兌的。很多酒友看了以後大吃一驚,原來經常喝的酒竟然是假酒。其實,該視頻有很多誤區,聽我一一道來。

一、用“加水法”來判斷是糧食酒還是酒精酒並不靠譜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男子分別在兩個玻璃杯中倒了兩種白酒,再往兩個玻璃杯中各倒入半杯水。其中一個杯子裡的液體產生了白色渾濁,而另一個杯子裡的液體依舊澄清。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還記得男子視頻中所說的糧食發酵變成酒精會產生“酸、脂、醇、醛、酮”等物質嗎?需要糾正一下男子所說的“脂”應該是酯類,它是白酒呈香的主要物質。視頻中男子將白酒兌水之後產生的渾濁其實是油性高級脂肪酸酯[1]的析出。兌水後酒的酒精度降低,酒中的醇溶性物質溶解度也會降低,析出後就會產生沉澱,也叫作失光。引起失光的主要微量物質為高級脂肪酸及其酯類衍生物,此類高級脂肪酸酯主要有: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等。

人們所說的純糧食酒,在制酒工藝中其實被稱為固態法白酒,是指以糧谷為原料,採用固態(或半固態)糖化、發酵、蒸餾,經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本品固有風格特徵的白酒。一般來說,純糧食酒中微量物質成分含量豐富,含有多種高級脂肪酸酯,所以更容易在加水後發生“失光”。而酒精酒之在酒精度降低後不容易“失光”,是因為其中高級脂肪酸酯含量較少,物質種類較單一。

但這只是一種理想中的狀況,純糧食酒加水後也有可能不變渾濁。在國家標準中,白酒感官指標是:無色(微黃)、清亮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無雜質。而上面提到的高級脂肪酸乙酯在酒精度降低(低度酒)和低溫下(寒冷地區)容易析出,從而影響感觀,所以大部分白酒生產企業都會選擇在出廠前加上“降低高級脂肪酸酯”的工藝。

降低白酒中高級脂肪酸酯的方法[2]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高級脂肪酸乙酯集中在蒸餾前期和後期的特點,採用分段摘酒來有效控制其含量;二是利用淨化處理技術,採用冷凍過濾處理,可以去除酒中大部分高級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防止酒體渾濁。不同的白酒廠家,淨化過濾設備的強度標準有所不同,生產的白酒中高級脂肪酸酯的含量也有所不同,所以有些淨化強度高的純糧食酒,加水後並不會出現濁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往以食用酒精為主體的白酒中添加了高級脂肪酸酯這類物質,加水後也會變渾濁的。很多不良商家可能利用這一點,做虛假宣傳。

二、勾兌是一種工藝,不論是哪一種工藝的白酒,都需要勾兌

加水發區別純釀酒和酒精酒的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