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号,蕴含着这座城市的生命密码。

句容,乃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之地,文化底蕴丰厚,存有许多镌刻着时代印记的老街巷、古村落。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习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近年来,在句容市民政局、句容市地名办的努力下,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出版了《江山留胜迹 句容地名史话》《句容市行政区划沿革》等书籍,“抢救”了一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百席厅香朱古隍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句容行香朱古隍村,曾有座规模宏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它是该村朱氏宗族祭祀聚会之所,虽说只有三间二弄,但可摆下一百桌酒席,故名“百席厅”。

百席厅坐北朝南,整个厅堂仅用四根柱支撑,油漆麻柱,方砖铺地,楠木为梁,天井围墙用水磨方砖砌成,墙基之上一米用青石雕花砌就,门楼上有专制花砖,砖上刻花鸟图案。厅之天井前有上下马石墩,并有四个插旗子的石座。整座建筑,工艺精细,雕梁画栋,气势非凡。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网络配图)

“百席厅”又名“式谷堂",据朱氏族谱记载,该堂建于南宋末年,共占地13亩,该堂之东有个“延训堂",延训堂东还有个“凝休堂”,“凝休堂"匾额为清乾隆年间丞相张玉书亲书。

百席厅原保有不少楹联及“式谷堂”“解元”等大型匾额,可惜它们在“文革”中被破坏。1969年,破烂不堪的百席厅被拆除。从此,这座有着很高家庭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仅留存于后人的记忆中了。

所幸有位热爱家族文化的石村翁老先生,收集到百席厅的一副楹联,稍释后人之遗憾。其联日:“式谷玉,式谷金,祖武克绳绵世泽;谷我士,谷我女,孙谋谌诒起人文。”

这副楹联古色古香,意蕴深长,其中连用几个古文句式,颇显庄重儒雅之气,而今读起,亦不无教育意义。

其一,此联是副嵌字联,分别嵌入“式谷”二字。而“式谷”二字出自《诗经·小雅·小宛》篇,原句为“式谷似之”。这里:“谷”当谷物总称讲,“似”即嗣,“式”为句首语气词,无义,其意为种粮护家。

其二,此联又是个集句联。其中“式谷玉,式谷金”出自《左传·子革对灵王》。“谷我士,谷我女”出自《诗经·小雅·甫田》原句是“以谷我士女”,为养育我儿女之意。

其三,上联中“祖武克绳”与下联中“孙谋谌诒”均选用了《诗经》中的句子,但在联中作了文字与词序的调整。“祖武克绳"原句为“绳其祖武”,见《诗经·大雅·下武》,“绳"当继承讲,“武”当足迹、功业讲;“孙谋谌诒"原句为“诒厥孙谋",见《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谌”为诚信,“诒”当赠给,“孙”通逊,意为谦恭、顺。

全联意译为现代白话文就是:继承祖宗功业,种好庄稼持好家,就能世代幸福恩惠绵长;养育好子女,教育他们诚信做人做事的好方法,就是能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编辑:张萌萌

来源:市民政局(基础分值5)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抖音来啦!"身在福中抖爱句容"城市挑战赛火热开启

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句容地名故事——百席厅香朱古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