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前景未知的治病

作者:听雨的石头

图片来自网络

一次前景未知的治病

黑色的危机。

2006年起的美国次贷危机似乎打破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大的经济危机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一说。

2007年、2008年,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冲击世界经济,造成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9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五大投行中美林、贝尔斯登易主,雷曼宣布破产——更是加剧了全球性的经济下滑:股指下跌,市场信心下降。。。

2009年9月1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加拿大、英格兰、瑞士央行,六大央行宣布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合计2970亿美元,各国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应对这场几十年来最大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一时各区域股指回升。美国政府宣布准备了史上最大的救市措施来拯救经济。

这些,用一位法国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一个生了重病的病人,体温、呼吸等身体机能混乱,现在做的是使其体温、呼吸稳定下来,再来采取以前未使用过的新方法治疗——大意如此。。。

一次前景未知的治病

首先,我们该说说历史。

1929年3月,赫伯特.胡佛出任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扬言要消除贫穷,将让"每个家庭能在车库里有一辆汽车,揭开锅就有一只鸡",殊不知,危机已经悄悄来临。

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黑色星期四"。金融家等多方抢救。股票抛售平息了几天。10月29日,股市再次出现抛售狂潮。到11月,纽约交易所全部有价证券的价格下跌50%,股票市场完全崩溃。1930年4月股市止跌微升,但只是回光返照,之后股市一泻千里,大幅下挫,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年。1932年中期,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跌至1929年10月的15%。华尔街股市崩溃标志着30年代世界大萧条的开始。

真正的原因是经济周期的上下波动造成的。

美国失业人数从150万人(1929年)上升到1200万人(1932年)。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于经济周期,卡尔.马克思在吸收了斯密和李嘉图两人见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期性失业现象是经济周期的后果。

马克思认为,繁荣和萧条的经济周期将表现的日益明显,并会持续到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其原因——社会生产力将超过其消费能力!

30年代,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著作《通论》中提出一些方案,包括通过政府干预恢复充分就业。

当然,解决方案不止一种,甚至——

战争是一个解决方案(希特勒就是这么做的)。

从客观上说,不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其他方面起了什么作用,它确确实实解决了工业化国家的失业问题,并且还带来了生产的大幅增长。

不过,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是1928年的4.5倍,是1913年的6倍,1937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取决于制度及卷入世界经济有多深。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影响了欧美及世界各地区十几年,如果在不远的将来——

经济下滑,工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衰败,怎么办?战争?自然恢复?

或是这一切不会发生?

前路茫茫,结果未卜。

治疗手段是否有效?等待时间给人答案!

一次前景未知的治病

经济学家凯恩斯

注:这是一篇写于2009年的作文。今晚我从这个作文本上把这些字用键盘敲出来,同时了解到这么多数据,触目惊心。想起2016搜狐星图计划发布会上王牧笛先生提到的产能过剩。。。虽然2009年9月18日的那一次"治疗"收效卓著,十年过去了,天下太平。。。

算了,我们还是不要杞人忧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