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的“吃飯”為什麼叫過堂?僧人怎樣吃飯?是誰提倡了佛教素食

過堂,佛門中的“吃飯”,中國漢傳佛教叢林中特有的儀制,早、午齋兩次過堂,是將進食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僧尼吃飯都要過堂,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

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飢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進餐前,須列隊鳴磬唸佛以進齋堂,供養後安靜進食;食畢,唱誦結齋偈,後又列隊鳴磬唸佛以出齋堂。

僧眾入齋堂進食,不著不貪,是為過堂。

在過堂前,會打板為記號通知集眾用餐。

聽聞打板,靜肅列隊,唸佛進入齋堂,依序而坐。

佛門的“吃飯”為什麼叫過堂?僧人怎樣吃飯?是誰提倡了佛教素食

齋堂禁語,平心靜氣,食存五觀,不可東張西望、挑食比較。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

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

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

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

吃飯中間如果需要添飯菜,應將空碗送到桌邊,由齋堂行堂添加,不可出聲叫喚,碗筷應擺在桌邊放齊。

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擱在碗邊上,表示他要對大眾講話;筷子放平即不準備講話。

過去,大寺廟因僧眾較多多用“過堂”形式吃飯,並實行分食制。

佛門的“吃飯”為什麼叫過堂?僧人怎樣吃飯?是誰提倡了佛教素食

現在一般小廟,人數不多,多采用四菜一湯共食制。

佛教主張過午不食,現已有改變,多數僧尼為了工作和學習,也吃晚飯,叫作“吃放參。

佛教本來不主張絕對素食,佛戒知識規定“不殺生”,並未規定“不食肉”。無論是佛教信徒所受的“五戒”還是出家的“沙彌十戒”和“比丘二百五十戒”,都未禁止食肉。所以,南北朝以前的佛教僧侶,一般都是吃葷的。

到了梁武帝,他決心要改變這一習慣,最後勒令僧尼一律素食。

佛教在西漢時傳入中國,三國時出現了第一個出家的和尚。到了南北朝,佛教大為盛行,全國僧尼甚至達到了數百萬人。

梁武帝大力提倡佛教,規定佛教是梁朝的國教。

在他的大力提倡下,梁朝境內到處建起了佛寺,大批人出家當和尚、尼姑,僅首都(今江蘇南京)一地,就有佛寺700餘所,僧尼10萬餘人。

佛門的“吃飯”為什麼叫過堂?僧人怎樣吃飯?是誰提倡了佛教素食

為了統治信教群眾,梁武帝以皇帝的權威,下令在全國僧尼信眾中實行素食制度。他一連寫了四篇《斷酒肉文》,以宣揚他的素食主張。

他宣揚只有素食,才能“遠離地獄”,得好果報。梁武帝以教義取代戒律,強令僧尼們一律遵守,否則“當依王法治問!”

迫於“皇帝菩薩”的權威,僧尼們只好就範。從此,我國便形成了佛教徒(包括出家僧尼和在家信徒)一律素食的傳統。

吃葷並不只是不吃肉,還包括五辛:大蒜、蔥、慈蔥、蘭蔥、興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