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驾和助战,十三棍僧为什么要帮助秦王李世民?原因是这样

公元611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不断挑兵征粮,民不聊生,纷纷起义。

少林寺虽处僻静之地,但也被诸多山贼打劫,山贼抢粮抢物,甚至放火焚烧塔院。

少林僧人只好拿起棍棒御敌。

救驾和助战,十三棍僧为什么要帮助秦王李世民?原因是这样

寺院西北二十五公里的柏谷屯(今属偃师县境)一带,原为朝廷赐给少林寺的土地后被王世充占据并改名为“辕州”,由其侄王仁则驻守,这样,失去了土地和斋粮的僧众更加难以度日。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的支持下,于617年起兵反隋,次年五月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李世民称“秦王”。

没多久,关中大部分地区都已被唐军占领,而王仁则所守的辕州城因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李世民先后派遣兵将攻打数次未果。

救驾和助战,十三棍僧为什么要帮助秦王李世民?原因是这样

少林寺寺主志操是位有政治眼光的高僧,他审度天下大势预见到唐朝将统一天下。

为了明君治国,天下太平,同时也为了寺僧生存,夺回被占领的土地便与众僧商议拿下轩辕城。

于是,“率众以拒伪师,抗表以明大顺。”(皇唐嵩岳少林寺碑)

一部分少林僧人潜入城内,另一部分埋伏在外,里应外合,武功高强的少林武僧一举擒下了太守王仁则,打开城门,迎接唐军。

救驾和助战,十三棍僧为什么要帮助秦王李世民?原因是这样

李世民登基后, 派上柱国李安远到少林寺宣慰,接见了立功的十三位僧人,在给少林寺僧徒的敕封圣旨中,高度赞扬了十三棍僧救驾和助战的赫赫战功。每人赐给紫罗袈裟一袭,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赐食地四十顷、水磨一具,并刻石以记。这座石碑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大雄殿前面。

石碑上还明确记载着:当年“翻城僧昙宗、志操惠玚等……其翻城时,是谁知委者,伪圜州司马赵孝宰、伪罗川县令刘翁重及李昌运、王少逸等……”

少林寺从此招起了僧兵,练武之风大兴。“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明代诗人傅梅,咏吟出如此的诗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