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在寧波最近30年的商業版圖上,位於寧波核心商圈的靈橋廣場應該佔據重要一席。

這座落成於上世紀90年代的商業廣場,至今仍是寧波市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全的日用品市場。從鞋帽服飾,到窗簾布料,再到數碼手機……20多年來,這裡不僅承載了好幾代人的成長記憶,更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商業變遷。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而說起靈橋廣場,人們自然會想起其幕後的操盤者——原寧波金碧房產董事長徐善賢。

這是一位傳奇式的甬商,從巔峰到低谷,再到海外闖蕩,20多年過去,2017年徐善賢卻衣錦還鄉,在家鄉寧海砸下巨資打造一座溫泉度假酒店,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回顧近30年的創業經歷,徐善賢總結了12個字箴言:不能急於求成,一切順其自然。

1

1952年,徐善賢出生於寧海縣茶院鄉的一戶普通人家。作為家中的長子,骨子裡,他就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愛冒險,勇於創新。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像許多普通人一樣,他的履歷非常簡短而清晰——

1974年,考上了寧波師專(今寧波大學)。


1976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浙江煉油廠工作。


1988年,又被分派到農業銀行寧波市分行工作。

這一份“鐵飯碗”,在當時無疑羨煞旁人。

“那時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不叫苦、不埋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埋頭苦幹的我摸爬滾打幾年後也升職了。”似乎徐善賢的人生就按照“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設定平穩進行。

然而,不安現狀的他在42歲卻毅然辭掉公職,下海經商。

回顧下海之路,徐善賢把當初從銀行辭職進入外貿行業的主因歸結為“膽子大”。“其實就是當時的大環境,政府鼓勵市民下海經商。”他說。

1994年,憑著在銀行工作積累的人脈,他成立了當時寧波第一傢俬營房產公司——寧波金碧房產發展公司。

當時,寧波的房地產江湖,還沒有恆大、萬科、綠城等企業的身影,但他敏銳地覺察到房子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所謂“安居樂業”,就是這個意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創業伊始,徐善賢開始從“基本功”開始,瞭解建房上的每一個環節。

搬水泥、砌牆,在這樣艱辛的環境錘鍊了徐善賢的意志,他沒有向困難低頭,而是以生活為師,一面潛心學習建築知識,一面尋找機會。

“挨家挨戶地找工程,寧波的高樓大廈、小區幾乎被我跑了一遍。”烈日當空,跑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憑藉聰明才智和一般人少有的勤奮,他終於得到了一個機會,負責承建靈橋廣場。

“這是當時來說相對比較大的工程項目,可公司上下只有不到十幾個員工,每個人都身兼數職,我自己一個人更是擔任起董事長、總經理、策劃師、會計、出納、銷售等全部職務。”徐善賢回憶道。

要建的靈橋廣場大廈位於靈橋西側,藥行街東頭,是當時寧波三江口最繁華的商業地段。

徐善賢將大廈定性為市中心的商業大樓,在設計、質量、創新及實用性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外,他還以低價吸引商戶入駐。

1996年底,這座營業面積達3.8萬平方米、共7層的大廈開業。其中一樓到三樓為日用品市場,主要經營品種有鞋類、百貨、服裝、布料、羊毛衫、燈具、餐飲等,5層以上為寫字樓。

另外,還有高達22層、總建築面積9萬餘平方米的公寓,一時成為三江口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靈橋廣場剛開業便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流。

“每天進出的客流近4萬人次,3000多家店鋪,生意只能說‘好的一塌糊塗’。”當時的盛況至今仍讓徐善賢難以忘懷。

而因為廣場租金便宜,入駐的商鋪多,而且商品品類齊全,物美價廉,一時間去靈橋廣場購物,幾乎成了所有的寧波人的選擇。不論男女老幼,都愛進去逛一逛。

這不僅是靈橋廣場最風光的時期,也是徐善賢和金碧公司最輝煌的時期。

2

靈橋廣場一炮走紅,使得金碧公司的策劃和推廣能力開始顯山露水,名不見經傳的徐善賢在寧波地產界嶄露頭角,為同行所關注,成為寧波地產界的一顆新星。

成名後的金碧房產開始想與國際範兒、高端化等房企公司抗衡。

徐善賢試圖擴大事業版圖,然而自認為實力一流的金碧並沒有獲得新用戶的青睞。而盲目擴張的副作用卻很快出現,金碧的資金鍊出現了困難。屋漏偏逢連夜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像颶風一樣,頓時把房地產捲入了災難的“深淵”。

企業倒閉、銀行壞賬飆升、失業率上升……一系列的問題同樣出現在徐善賢的身上。

“再困難也不能拖欠員工的工資。”為了保住公司、保住員工的生計,他到處借錢。“親戚朋友都被我借遍了,最後大家都不敢借給我,不得已,我只好去借了高利貸。”

“利息是2成,放到現在來看,也是高得嚇人,但是沒有辦法,誰讓我是公司的負責人。”這段痛苦的經歷讓他至今心有餘悸。

那時不斷有人上門討債,員工都很怕,面對一些面目猙獰的債權人,徐善賢發下狠話:“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公司還在運作,錢一分都不會少還你們。”

為了儘快歸還債務,徐善賢一心“求穩”,哪怕只有一點點盈利的工程,他都願意去接。

俗話說,“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但這話只說了一半,幸運還總是眷戀那些能堅持到底的人,還有那些敢於賭上自己一切的人。

正是憑藉堅韌的品格,2002年,徐善賢一舉還清了所有的債務。

3

也就是在這一年,無債一身輕的徐善賢賣掉了公司股份,去了新西蘭,開始了一段旅居海外的經歷。

當然,徐善賢在海外也沒有閒著。他先後在新西蘭、加拿大經商,還去了南美開發礦產資源,但長年海外生活讓他無時無刻都在牽掛祖國。2017年,他帶著海外資產回到老家寧海,並做出了一項驚人的舉動,要在寧海建設一座新的溫泉酒店。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這些年,我走過世界上很多地方,但寧海的山、水、空氣,無疑是我心中最好的,無可替代。同樣,當我有一個項目要做時,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寧海,在故土扎一個根,留下一份記憶!”徐善賢說。

憑藉著多年的房地產開發經驗和各地的旅行及居住體驗,徐善賢創辦了寧海燕山溫泉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寧海深甽打造燕山君瀾溫泉度假酒店,打造一個集休養、娛樂、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度假村。

寧海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浙東旅遊資源之翹楚。在徐善賢看來:依託深甽鎮原有的天然溫泉,開發溫泉度假村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他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老少皆宜的溫泉度假村會成為大部分人業餘休閒的一種選擇。

他要把這個項目建設成華東最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提供價格平民、品質高端的溫泉旅遊產品,全方位提升寧海森林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的整體形象,打響“寧海靜是美”的森林溫泉最強品牌;同時,依託項目為寧海經濟、地方稅收作出貢獻,為當地老百姓帶來增收致富的機會,提高農特產品銷量,提升經濟水平。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酒店、VIP養生樓等主體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之中,由於受疫情影響,工程進度有所拖延,預計明年開園。”徐善賢表示,故土難離,即使走得再遠,根還是在這裡。這次回來,邂逅了許多朋友,大家都在為家鄉寧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奔波忙碌,“這也是我們遊子對故鄉最真切的情誼。”

從事業巔峰到人生低谷,再到重新崛起報效桑梓,如今的徐善賢身為甬商總會副會長,有人稱他為“鄉賢”,也有人稱他為“能者”,但他認為,無需刻意追求別人看法,只要踏實走好每一步,結果只是水到渠成。

“創業不能急於求成,一切順其自然吧。”這是徐善賢在經歷過30多年風風雨雨後的人生感悟和商業智慧,只是熟悉他創業歷程的人都知道,那一句“順其自然”其實並不像他說的那麼輕鬆。

如今,歷盡風霜的靈橋廣場,雖然商業模式幾經變換,但依然矗立在繁華的都市商業區,而年逾花甲的徐善賢經歷了人生的坎坎坷坷,洗盡鉛華愈發從容率真。

END

文字:謝斌 編輯:諸新民 美編:周馳

二審:呂榮 三審:劉雄飛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從操盤靈橋廣場到深陷金融風暴……這位甬商總結近30年創業經驗就12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