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五一路的由來

  “1933年長沙建市前,分為兩個縣,南邊是善化縣,北邊是長沙縣。現在我們的五一路就是長沙和善化兩縣的分界線。”長沙首任城建局長潘基躓(潘老已於2011年仙逝)介紹說。

據他老人家回憶,1950年,長沙市決定修建一條貫穿城市東西的主幹道。次年5月1日,道路順利動工,西起大西門碼頭,東到老火車站(即今天的芙蓉廣場一帶),把當時“長沙最大的港口和最大的火車站連在一起了。”“由於是5月1日開工的,到1952年建成通車時,就命名為五一路了。”

五一路是解放初期長沙最大的市政工程,在新中國初創、抗美援朝最緊張、最困難時期,當時的湖南省領導能拍板上馬這樣的大工程,實屬不易。

下面我們用老照片,一起來看看五一路的變遷。

50年代

1951年以前,那時長沙還沒有五一路,只有一條歪歪斜斜的麻石街,叫“永豐倉”,從大西門碼頭(湘江一橋橋東)到老火車站(建湘路與五一路交匯處)。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五一路的前身——永豐倉

1951年10月,市政府為了解決水陸交通聯運的問題,決定把老火車站到輪渡碼頭這條線拉直,於是永豐倉被拆掉,五一路(今五一西路)橫空出世。與此同時,中山亭到五一廣場這一段,也修了一條卵石鋪的小路,兩條路交匯處,形成了五一廣場的雛形。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52年修建五一路時的場景

1952年10月,五一西路又小修了一次,比以前更規整一些,這時,五一廣場也正式形成了。五一廣場最初僅為寬敞的地坪,後來廣場中央興建了花壇,直徑30米內植花卉,設石凳。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54年的五一廣場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59年的五一廣場

60-70年代

1967年,五一廣場中心建了一座矩形紀念碑,繪有毛澤東畫像,後來又改為毛澤東詩詞或語錄碑。“文革”結束後,紀念碑拆除,又設交警崗,又改建花壇,幾度反覆。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67年五一廣場興建語錄碑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上世紀70年代時的五一廣場

1978年,五一路全線拉通。老火車站往東搬了3.6公里,黃興北路從卵石路變為了水泥路。這時候的五一廣場比以前更為繁華,同時廣場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僅僅是一個商業廣場,其交通樞紐的功能也開始凸顯。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78年9月30日 五一中路竣工通車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70年代五一廣場東南角凱旋門攝影社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78年9月30日五一路全線建成通車

80年代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80年代初期的五一路

1986年,在湘籍香港企業家餘彭年贊助下,五一廣場中心花壇被拆除,興建地下商場。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86年,中心花壇的拆除現場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80年代五一廣場西北角九如齋食品店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1987年9月30日五一西路實行車道分流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80年代末期的五一路

90年代到現在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90年代初期的五一路

上世紀90年代,為緩解城市中心交通緊張的狀況,長沙市政府決定廢除五一廣場地下商場,並在此建設立交橋和市民廣場。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2009年,長沙五一路五一廣場立交橋的面貌

2010年,作為地鐵1號線與2號線十字交叉點的五一廣場地鐵站,因為施工需要,啟動了立交橋的拆除。地鐵站完工後,五一廣場恢復建設綠化廣場。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地鐵修建前,五一廣場的音樂噴泉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2017年8月,航拍長沙五一綠化廣場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現在的五一路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現在的五一路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現在的五一路

從一條路,看長沙70年變遷

現在的五一路

五一路歷經近70年滄桑,幾改容顏。可以說,五一路的變遷是近代長沙城市建設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