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從另一個角度解讀 “易 經 ”

我們都聽說過也見過八卦圖,但大多數人看不懂八卦圖,更不知道有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之分,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解讀八卦之“先天八卦”。

前面我們講過陰陽的形成過程,從混沌的“無極”開始演變成“太極”也就是陰陽,我們的先聖—伏羲,通過宇宙的自然變化,晝夜的更替,日升月落,把陰陽用符號表示出來,這個符號就叫做爻,陽爻(—— )、陰爻(— —),這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個符號兩兩上下交叉重疊變成不同四組,分別叫做老陽、少陽、少陰、老陰,這就是兩儀生四象;在四象的基礎上在加一個陽爻或者是陰爻,再進行組合,就變成八個不同組合,有序的圍繞太極圖,分別來代表自然界的八種元素,天(乾)、澤(兌)、火(離)、雷(震)、風(巽)、水(坎)、山(艮)、地(坤)。

先天八卦——從另一個角度解讀 “易 經 ”

先天八卦定位


先天八卦——從另一個角度解讀 “易 經 ”

從太極到八卦演變過程

在上面這個圖中我們就能理解道家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一,一就是道,道的法則就是自然。

八卦在家庭成員中:乾—父、兌—少女、離—中女、震—長男、巽—長女、坎—中男、艮—少男、坤—母親。

八卦代表的數字: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

八卦的五行屬性:乾—金、兌—金、離—火、震—木、巽—木、坎—水、艮—土、坤—土。

先天八卦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之一,也是預測學,風水學的基礎,基礎紮實了,技術只需老師一點撥就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