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汽車出平陸縣沿東部崎嶇山道蜿蜒前行半小時,聖人澗鎮槐樹下村出現眼前。槐樹下村位於聖人澗鎮東北的垣面上,沒有礦山優勢,也沒有地理優勢。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槐樹下村是貧困村,村子多年來依然保留著種柿子、曬柿餅的傳統,槐樹下有柿樹1萬餘株,平均每株產量150~200公斤,年產柿子近20萬公斤、柿餅近3萬公斤。所產柿子皮薄、色豔、無核、甘甜,製成的柿餅風味獨特。可是2015年以前的槐樹下村卻是祖祖輩輩生計艱難,村子四面是溝、到處是嶺,地無三尺平、田無半畝整,這裡山上農戶抱著“金娃娃”卻過不上富裕的生活。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運城建行駐村幫扶工作隊一班人深入查訪後發現,槐樹下村自然環境條件差,可這裡有種柿子、曬柿餅的傳統,特別是槐樹下村種柿子已有千年歷史。但是,群眾晾曬工藝落後,柿樹品種更新慢,樹齡老化嚴重,沒有統一的品牌觀念,缺少組織帶頭人……導致“養在深閨人未識”,這個特色農產品未能成為村民的“金飯碗”。駐村幫扶工作隊充分利用這一產業優勢,經過深入考察,科學論證,扶貧幹部提出“順‘柿’而為,借‘柿’發展,做強槐樹下‘大柿業’”的發展思路。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常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槐樹下村能以小柿子做出“大柿業”,駐村工作隊和村政府一班人功不可沒。自2015年開始,扶貧工作隊先後邀請農業專家針對柿樹種植維護開展了專業培訓,組織貧困戶和部分村民代表赴陝西富平縣學習柿餅加工新技術以此提高柿子的產量和質量。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產量和質量上去了,柿餅的製作工藝也要跟的上,努力促進柿子的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力爭把柿子這一傳統的特色農產品發展成為富民強鎮的支撐產業成為了扶貧工作隊和村委的首要任務。為了大力開發柿子產業,槐樹下村開始組織村民連片種植柿樹,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優選、嫁接,修建晾曬大棚,購置新式削皮機,推行吊曬工藝,完成了從傳統加工向科學工藝流程的轉變。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截止目前,全村新增柿餅晾曬棚20個,產量由前幾年的千餘斤增加到去年的3萬餘斤,今年一舉上升到10萬餘斤,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該村的產品加工技術基本實現半自動化,由過去的晾曬變成現在的吊曬,通過技術進步,產品品質大幅提升,現在的產品個大、色正、甜度大,產品銷售價格由過去的每斤4元左右,逐步提升的目前的10元以上,部分高品質通過電商銷售的產品甚至可達到15元以上。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不僅如此,柿餅加工數量的增加,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村民石發家自籌資金10餘萬元新建柿餅晾曬夾生產線,產品覆蓋周邊各村,年產值在6萬元左右,滿足了柿餅加工戶的需求,也給自己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未來,槐樹下村將繼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讓小柿子帶頭做出‘大柿業’。”

(衛偉)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小柿餅成長為助力脫貧的大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