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增長髮展的三個階段分析及「5個增長模型」

公眾號 | 一知十

寫在開始:

當碰到問題時,我給了你一個解決方案,不好用,我就不知道怎麼辦了,這表示不專業。而這個事情當你不斷去挑戰,去嘗試的去測試,找出各種可能性,下次你再碰到,你至少有3.4種解決方式時,就是新的成長。

追本溯源式的衍生拓展知識線,從而學到更多的過程,就是一個讓自己積累專業性的基本方法。

這篇內容,想談談營銷增長的歷史。

非完全原創,引用了大量外文內容,進行了逐一翻譯,梳理時間線,並整理了一些案例便於理解,但仍然會有許多內容不能一文說盡,只能之後再進行補充。

引用內容鏈接出處都已放入文末,大部分需要梯子。

有點囉嗦,好了,我們開始吧...


增長營銷發展到今天已經十幾年,誕生了許多的方法論和模型,比如比較有名的AARRR模型和大量的A/B測迭代。

前幾年傳入國內後,一度非常火熱,網上講增長技巧和方法論的內容非常多,都是熱搜。

那你有沒想過,用戶增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麼多的方法論,其中的核心和傳統營銷有什麼區別?

於是在整理營銷增長各個發展階段的過程中,得出了一個結論:用戶增長就是一套縮短營銷時間的方法論。

簡單的說:我不能直接跳到未來看結果,因為需要花大量時間,但是這段時間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縮短的。


  • 過去廣告投放出去要過兩三個月,甚至半年才知道對營業額幫助多少;我現在只需要三天就能知道。

  • 過去營銷結果要隨著營銷預算增加,才能逐步放大;我現在要引導用戶幫我一起做推廣,就算資源相同,隨著用戶的增加,營銷結果也能擴大。

  • 過去要嘗試許多做法,花好幾年才能知道哪一套可能有效;現在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快速找到有效的營銷手段。


第一階段:增長營銷的起源

增長營銷或增長黑客(老實說硅谷真正在做的人都不喜歡這個詞),普遍公認最早起源Facebook。

但一個學術的誕生不會是無源之水。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增長誕生於營銷學。而談到營銷學,就不得不提最早的實踐與營銷模型 - AIDA法則。

用戶增長髮展的三個階段分析及「5個增長模型」

有商業就有營銷,叫賣、長途運輸、金字招牌,這些是廣告、推銷、物流、品牌的原始狀態,有營銷但無“學”。

於是在1898年,美國第一任廣告協會主席埃爾默·劉易斯提出購買行為法則,即AIDA法則:A注意、I興趣、D慾望、A行動。該法則迅速在推銷員和廣告人中得以應用。算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提煉出帶有理論性質的營銷學方法論,距今已經120年,兩甲子輪迴多2年了。

AIDA法則講究「寬泛」的客戶獲取,這也和當下背景有很大的相關。19世紀,互聯網尚未出現,更沒有數字營銷。要做到這麼精細化的追蹤、分析與運營都是不可能的!

之後,營銷學就逐漸發展,我們再回到Facekbook。

想像一下,當初Facebook 這群穿著黑色帽T 和藍色牛仔褲的的宅宅工程師們,突然被扎克伯格要求把Facebook推向更多人,你覺得他們該怎麼做?

身為一群理工宅,他們顯然沒辦法接受傳統廣告界的思維:「我知道廣告費有一半浪費掉,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學理工的,都很在意使用科學方法。科學講求重製性,我要知道做什麼事會造成什麼結果,這樣才有辦法不斷複製這個結果。

雖然現在回頭看顯而易見,但他們做了當時沒人做的事:細分每一個元素,監測每一個結果。

做科學實驗,講求的是控制每一個變數,儘量將變量縮小到只有一個,其他所有條件都相同。在這個前提下,記錄不同變量所帶來的結果,再進一步分析數據。

變量會有哪些?初期大家懵懵懂懂,就把所有的東西都列出來,像比較有名的AARRR就是其中一種框架。

延伸閱讀:

AARRR已經被提出超過10年了嗎?

第一個AARRR應該是目前在用戶增長裡最常被提及和使用的框架,由Dave McClure於2007年提出,目前仍被廣泛作為用戶增長的思考框架。
AARRR代表著A(Acquisition,獲取)A(Activation,激活)R(Retention留存)R(Referral買單)R(Revenue傳播)。

用戶增長髮展的三個階段分析及「5個增長模型」

要如何使用AARRR作為思維框架呢?

AARRR是以「漏斗」的形式,把用戶從開始到成功轉化的行為路徑歸結成幾個關鍵核心步驟。在制定指標時,可以按照AARRR 框架裡的每個關鍵核心步驟再往下拆解去訂定KPI / KR,進而優化每個關鍵核心步驟為目標,提升漏斗間的每一步轉化,達到整體增長目的。用這種框架,將使用者的生命流程切成不同階段,然後針對每一個階段,觀測不同的數據。

數據,是增長營銷最重要的元素。

不同於傳統廣告,隨著互聯網的大力發展產生了數據,我們才有判斷的標準,才能夠知道我們做的事情是對還是不對,才能不斷改善進步。

到這邊,用戶增長方法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階段就完成了。

我們將使用者的生命週期切成了不同階段,而且也有適當的指標監測每個階段的表現。所以我們可以更快知道我們做的事情,對公司未來的營收有什麼影響。

我可以針對網站落地頁做一個文案調整,看看註冊轉換率會不會增加。針對註冊後的短信推送設計定製化內容,看用戶留存率有沒有提高。因為我們只看這個階段,所以我們可以更快知道結果。

第二階段:留存為王

這樣的框架用了幾年後,大家發現兩點問題:


  • 每個指標都看,那就跟沒看一樣,沒辦法將資源做最有效的分配

  • 用戶生命週期的某些階段,顯然比其他階段更重要


於是有人開始提出其他概念,例如北極星指標,意思就是你只需要關注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可以了。

哪一個指標呢?每家公司不一樣,這個需要你自己決定,反正不要說每個指標都很重要就對了。

差不多在2015年,硅谷知名創投Andrew Chen 已從數據中點出留存的重要性,於是大家達成了一個新的共識:留存率為王(Retention is king)

有關注硅谷增長黑客的同學,會發現從這一年開始,大家幾乎不再談論框架,尤其最頂尖的那一群人,每個人都在講留存率。(國內大概是2017年才興起了上一個階段的AARRR模型,但很快在18年下半年大家談留存了。)

到這邊,用戶增長的第二階段就結束了。

那它跟第一階段差在哪裡呢??

答案就是:精準

第一階段做到的是切分用戶的生命週期、監測每個週期最具代表性的指標,然後不斷做實驗優化。藉由這樣的方法,提前知道這些改變對產品的影響怎麼樣。

但一間公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營收的成長,於是在第二階段,他們發現了留存率是對營收影響最大的關鍵階段。

所以第二階段不只是要提前知道,還要能夠對症下藥,針對最關鍵的環節優化。

延伸閱讀

關注留存的RARRA模型

RARRA是由Thomas Petit和Gabor Papp在2017年提出的概念。Gabor Papp在提出RARRA的同時,也對當下的「成熟移動互聯網」背景做了下面的歸結:「移動app市場趨於飽和,紅利時代結束,獲客也不如以往容易、便宜。」亦即,移動互聯網已經從一個「增量」的時代來到一個「存量」的時代了,因此在獲得流量後的「用戶留存」顯得更加重要。這個概念在國內紅利了一段時間,上面也提到在18年下半年被提出。


用戶增長髮展的三個階段分析及「5個增長模型」

與AARRR框架不同的地方

RARRA的步驟組成與AARRR相同,主要的差異在不同的優先級考量而重新排序各步驟,強調R(Retention)留存的重要性。RARRA的框架邏輯來源於:為了達到留存(R,Retention),需努力讓用戶體會產品/服務的核心價值(A,激活Activation);這樣同時也能達到讓用戶自主分享(Referral),邀請身邊好友一起使用該服務/產品;最後就能順其自然地獲利(R,Revenue)並且獲取到新的用戶(A,拉新Acquisition)!


為什麼在「成熟移動互聯網」時代,留存變得更加重要?

當獲取流量變昂貴,又不能有效地把流量轉成產品的用戶群,便讓企業負擔且浪費了「看似擁有的流量」的高額成本。2017–2018年國內講「增長黑客」,到了2019年開始強調「私域流量」,這個詞的出現與行業內開始重視留存為正相關,「私域流量」便是著重在將「公域流量」進行留存成為自己用戶群。因此,此框架的核心精神是因應「存量時代」的來臨,把留存作為最高優先級目標,調整框架步驟順序為RARRA,就是強調產品對用戶的價值能自然帶來更多用戶的增長動能。


「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各自代表什麼意思呢?

公域流量就是指不屬於你的流量,像是搜索引擎、社交媒體、其他平臺上的流量。你日常需要獲取「公域流量」需要透過付費廣告投放、商務合作等方式獲取。而在你獲取之後,倚靠策略與手段將用戶留在你的平臺上,未來你再次觸達或是用戶主動自行返回都不需再額外付費,那這樣的流量才是你真真實實所擁有的,這就是所謂的「私域流量」。
若是不將流量留存成為你的用戶群,那你每天都需要對公域流量進行付費,對用戶進行「租用」;當用戶沉澱成自己的用戶群時,你才能說這些流量是你所擁有的。當然,擁有後不代表就永遠擁有,還是需要倚靠策略與手段去進行促活與維護,否則留存後的用戶還是有可能流失的。

現階段:循環快增長、AHA時刻

增長循環Growth Loops

光是提高留存的優先級還是不夠的!

2017 年,新的聲音又出來了:循環(Loop)。隨之發展到了2018年由四個知名的硅谷互聯網公司的高管/創投提出了一個全新增長框架,增長循環(Growth Loops)。

進入國內後,常見的幾個增長循環Growth Loops模式就有:病毒式裂變、補貼增長、UGC內容循環。

這個概念是在重新檢視你的商業模式,將原本漏斗的框架換成一種循環的框架,雖然同樣會有轉換率、留存率等概念,但因為重點在於讓循環越快越好,目標不同,優化的方向也會不同。

如果說第二階段的關鍵字是「精準」,那在這個階段就是「快」。

增長循環是讓用戶參與你的增長模式,你的增長不再受限於自己公司的資源,而更可以利用用戶產生的價值,將既有用戶效益最大化。

這個概念在《流量池》裡也有提到,但是不多,大部分內容還是在講獲客。

增長循環不只是要提前只知道營銷結果,還要提前顯現出營銷結果。我一開始就說,用戶增長是一套提前知道營銷結果的方法論。這其實不只是在監測數據、做實驗,和擴大成果,分析也是一個重點。

與AARRR / RARRA框架不同的地方

前面提到的AARRR / RARRA若以更抽象的概念來看,其實也是輸入Input (拉新/激活)、行動/步驟Action/Step、輸出Output (轉化/收益)。不過漏斗形式的框架,有以下兩個特色:


  • 每個環節依舊還是斷裂的。

  • 從流量的進入到獲利的終結。


因此,雖然漏斗式框架(AARRR/RARRA)與循環式框架(Growth Loops)都有輸入與輸出,而之中最大的差異在於輸出是否能夠再回到輸入。一旦輸出的結果能迴流進輸入裡,這個增長將是「可持續性且複利的增長」。

比如一些UGC的內容平臺,找圖用的花瓣、站酷之類。

他們的的核心增長動能,就是來源於網站上UGC 的內容。種子用戶上傳了內容,其他用戶因為內容而在平臺上產生了更多的互動,而後因為這些UGC 內容持續從外部為平臺帶來更多的新老用戶而形成了循環Loop。

知名的亞馬遜Amazon增長飛輪理論,其實也是增長循環Loop的概念。

延伸閱讀

小紅書增長產品分享的實際案例

小紅書如何透過循環增長Growth Loop框架找出增長動能並落地。

1、用戶數據發現

之前我在小紅書擔任Growth PM時,曾從用戶數據發現每天有大比例用戶,會自主地將小紅書上的內容分享到其他社交平臺上給身邊朋友,透過這樣分享所帶來的迴流量卻非常的低,我覺得十分可惜。於是,我思考如果每個自主分享的用戶只要每天再帶回一個用戶(不論新老用戶),這樣DAU就能夠直接翻倍了!

2、Growth Loops框架應用

(Input)第一批用戶在平臺上看到感興趣的內容自主分享(Action)給外部用戶,外部用戶因為第一批用戶的分享行為接觸到了平臺(Action )。多次接觸後,外部用戶感知到平臺價值下載APP正式加入平臺(Output/Input),養用戶期間所獲取的偏好數據幫助算法產生個性化內容,進而提高新進用戶的留存(Input),同時當新用戶更容易也在平臺上找到感興趣的內容,也能促使他們加入分享行列,將喜愛的內容再分享給其他外部用戶(Action)。

3、具體執行項目

基於這樣的思考,我與團隊著手開始執行一系列項目落地。像是,從「分享」這個行為路徑出去所乘載的「每一個」用戶體驗節點(如:分享UIUX設計、分享後的鏈接標題及縮圖優化、被其他用戶打開後的落地體驗、行為路徑中的數據採集...等)都是我們優化的範圍。同時,也利用這樣的機會去做到「養用戶」,並同時收集被帶進來的用戶偏好,做後續當這群用戶正式下載APP成為我們「真正用戶」時,推薦算法冷啟動時所需的初始數據(比起我們用其他方式去猜測更加精準),如此一來,在用戶onboarding的過程能也能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進而增進留存)。這個一系列項目落地後,就能透過這個Growth Loop去實現「可持續性且複利的增長」!

*養用戶為什麼重要?

小紅書是個社區與電商結合的APP,要一個用戶因為一篇內容或是一個商品就立刻下載一個app非常困難,若不想辦法「養用戶」就這樣讓他流失也十分可惜。若是能夠先提供他輕量級的服務,當後續他感知到了更大的平臺價值(例如對頁面進行收藏後想查閱等),他就更願意去下載app,成為你更有價值的用戶了!

什麼因素是對留存率影響最大的?

除此之外,發展至今,我仍然認為留存率為王,但正如同留存率重要的原因是它對獲利影響最大,能不能找到什麼因素是對留存率影響最大的?

可以,而且找到了,這就是AHA時刻,這個觀念其實一直都在,從最早Facebook成長團隊剛紅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了。

用戶增長髮展的三個階段分析及「5個增長模型」

但為什麼後來大家還是看留存率?

原因很簡單:

1.我雖然可以藉由訪談或產品開發者的經驗來決定Aha時刻,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跟留存率完全相關。

2.我找不到我們公司的AHA時刻。

也就是說,留存率的重要性很容易從模型推導出來,所以我們會說它很重要。但我們自己想的AHA時刻,卻沒有其他數據可以支撐說,它就是最重要的那個指標。

我認為這個問題將逐漸改變,隨著使用機器學習門檻的降低及普及,每間公司都可以透過演算法找出自己的AHA時刻。

一旦找到AHA時刻,關鍵數據將會從留存率向前移到AHA時刻的啟用率。

其實很多產品都已經找到自己的AHA時刻了。

因為留存率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時間的指標,如果你想看用戶的周留存,你至少需要兩週的時間才能得到這個數據(實驗上線後,要等到第二週過完,你才會知道第一週加入的使用者有多少比例的人第二週回訪)。

到這一步,藉由觀測AHA時刻的啟用率,最快可能三天或第一週過完就知道了,我們又未來的結果往前拉了一點。這也是在這個階段「快」的核心概念。


源於UX的增長評估模型

介紹另一個也是和產品開發息息相關的增長模型:HEART。

用戶增長髮展的三個階段分析及「5個增長模型」

HEART是由Google的Quantitative UX Researchers團隊提出的,最初是用來做Data-informed design使用。他們提出了HEART作為衡量UX指標的框架。HEART代表著H(愉悅感Happiness)E(參與度Engagement)A(採用率Adoption)R(留存率Retention)T(成功率Task success)。

而HEART 是發源於產品開發流程作為UX數據化衡量的框架,因此更著重在用戶與產品之間的「關係」。不只是單純地看有多少人使用了,而是更近一步的去了解用戶對於產品的滿意度(Happiness)、參與度(Engagement)、採用率(Adoption)、留存率(Retention)、成功率( Task success)。之間的「關係」越緊密,當然增長的效果就會越好!

當然,HEART 不只是可以用於產品開發,用於日常的業務上也可以— 將產品替換為所提供的服務,去看用戶與公司所提供的核心服務之間的「關係」。

用戶增長髮展的三個階段分析及「5個增長模型」

增長要做的事很多很雜涵蓋的範圍也很大,因為每件事都能「增長」 。而做一個改變,不用等好幾個月才知道結果;不用單獨靠公司自身的能力做營銷;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碰亂試才找到可能有用的方法。這些現象背後的意義,就是將未來拉近,讓你更快看到成果(不管是成功的營收成長,或是失敗的經驗學習)。

最後,再次快速回顧一下上面文中有說到的一些增長模型:


  • AIDA|最早的增長框架,更加重視拉新獲客環節。

  • AARRR|以漏斗形式呈現的用戶增長框架。

  • RARRA|按優先級重新排序AARRR,強調留存的重要性。

  • Growth Loops|以循環取代漏斗,可持續性、複用性是這個框架的核心。

  • HEART|源自於UX,更加重視產品/服務與用戶之間的關係。


感謝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引用資料:

AIDA法則wiki

https://wiki.mbalib.com/wiki/AIDA%E6%A8%A1%E5%BC%8F

一次弄懂五個常見的用戶增長框架

https://medium.com/3pm-lab/growth-101-introduction-to-5-popular-growth-frameworks-aarrr-rarra-growthloops-heart-aida-13296ba7dcbc

縮短營銷時間的方法論

https://wylin.tw/introduction-to-growth-marketing/

Google HEART模型:助力設計成果評估,提升用戶體驗

http://www.woshipm.com/user-research/1726864.html


作者:Adam旺仔 本文在PMCAFF社區發佈,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